笔趣阁 www.bqgkk.com,重生娘子在种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景炎二十三年是大周灾难最多的一年,后世的历史普遍认为大周始亡于此时。
当年,此时的端宗皇帝和他的臣子们并不这样认为,虽然从开春始雨水就比往年的少,但他们觉得去年钦天监就已经有了预测,因此他们并不担心,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端宗皇帝依然翘首盼着城外的汤山行宫快点建造好,今年冬天好搬进去,嗯,夏天的时候也能在山上避暑。
虽然汤山里面最主要的是温汤,但半山腰上还是很凉快的。
如果皇帝知道,因为这一年,他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亡国,这一年他说什么也不会逼着户部拿钱给他建汤山行宫,而是把那些钱拿去加强军备,不对,应该是拿去赈济百姓。
景炎二十三年秋,利州路一带干旱,水稻几乎颗粒无收,小麦的最高产量只有一百二十斤,而最低产量跌破历史,只有十八斤,堪堪收回粮种。
好在有齐修远贡献出来的玉米种子,配合他推广的玉米种植法,最高亩产有六百三十二斤,最低也有二百八十九斤,在小麦水稻如此歉收的情况下可谓是唱了一曲高歌。
但别路州府可没有利州路这么好的运气,临安府一带也干旱起来,但两湖地区却发了水灾,不仅将农田淹没,房屋也被冲垮淹没不少,百姓流离失所。
南疆一带的苗民也蠢蠢欲动起来,但这一切在朝廷看来都是小范围的灾情,在临安府里,朝廷正在举行宴会,一是庆祝汤山行宫建成,入冬皇帝就能搬进去避寒了。
二是庆祝玉米大丰收,没错,就是玉米大丰收。
朝廷逼着齐修远交出来的那些玉米种子,四分之一上交给了皇帝,皇帝交给了皇庄进行播种,剩下的四分之三被大臣和世家们瓜分了。
经过大家一个冬天的扯皮,种子被瓜分殆尽后就被他们家的佃户精心的种到了地里,依据的是齐修远上交的种植方法,前不久他们刚刚秋收,亩产达到了七百四十八斤,当然,这是最高产量,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年世宗皇帝对玉米的评语是正确的。
这样的高产量,先不论它好不好吃,反正推广来后是肯定饿不死人了,所以听到各地有灾民造反的时候,他们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里。
都是一群刁民,都有了这么高产量的东西竟然还造反。
此时他们忘了,玉米种子还不够散布开,而南来的玉米种子全被他们私吞了,没有一粒流出去。
听说利州路也有百姓造反后,大周皇帝大手一挥就让齐修远带兵去平反了。
齐修远收到公文的时候几乎要咬牙切齿起来,将公文拍在桌子上,怒道:“难道就没人劝着要说和吗?”
齐浩然也很生气,该说和的时候那些大臣一个屁都不放,不改说和的时候却巴巴的要和胡人议和。
“大哥,我去查过了,那都是潼川一带的农民,全都是活不下去了才攻击县衙的,也没杀人,就是把衙门的粮仓给打开了。”说到这里,齐浩然磨着牙齿道:“听说潼川一带的百姓... -->>
景炎二十三年是大周灾难最多的一年,后世的历史普遍认为大周始亡于此时。
当年,此时的端宗皇帝和他的臣子们并不这样认为,虽然从开春始雨水就比往年的少,但他们觉得去年钦天监就已经有了预测,因此他们并不担心,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端宗皇帝依然翘首盼着城外的汤山行宫快点建造好,今年冬天好搬进去,嗯,夏天的时候也能在山上避暑。
虽然汤山里面最主要的是温汤,但半山腰上还是很凉快的。
如果皇帝知道,因为这一年,他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亡国,这一年他说什么也不会逼着户部拿钱给他建汤山行宫,而是把那些钱拿去加强军备,不对,应该是拿去赈济百姓。
景炎二十三年秋,利州路一带干旱,水稻几乎颗粒无收,小麦的最高产量只有一百二十斤,而最低产量跌破历史,只有十八斤,堪堪收回粮种。
好在有齐修远贡献出来的玉米种子,配合他推广的玉米种植法,最高亩产有六百三十二斤,最低也有二百八十九斤,在小麦水稻如此歉收的情况下可谓是唱了一曲高歌。
但别路州府可没有利州路这么好的运气,临安府一带也干旱起来,但两湖地区却发了水灾,不仅将农田淹没,房屋也被冲垮淹没不少,百姓流离失所。
南疆一带的苗民也蠢蠢欲动起来,但这一切在朝廷看来都是小范围的灾情,在临安府里,朝廷正在举行宴会,一是庆祝汤山行宫建成,入冬皇帝就能搬进去避寒了。
二是庆祝玉米大丰收,没错,就是玉米大丰收。
朝廷逼着齐修远交出来的那些玉米种子,四分之一上交给了皇帝,皇帝交给了皇庄进行播种,剩下的四分之三被大臣和世家们瓜分了。
经过大家一个冬天的扯皮,种子被瓜分殆尽后就被他们家的佃户精心的种到了地里,依据的是齐修远上交的种植方法,前不久他们刚刚秋收,亩产达到了七百四十八斤,当然,这是最高产量,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年世宗皇帝对玉米的评语是正确的。
这样的高产量,先不论它好不好吃,反正推广来后是肯定饿不死人了,所以听到各地有灾民造反的时候,他们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里。
都是一群刁民,都有了这么高产量的东西竟然还造反。
此时他们忘了,玉米种子还不够散布开,而南来的玉米种子全被他们私吞了,没有一粒流出去。
听说利州路也有百姓造反后,大周皇帝大手一挥就让齐修远带兵去平反了。
齐修远收到公文的时候几乎要咬牙切齿起来,将公文拍在桌子上,怒道:“难道就没人劝着要说和吗?”
齐浩然也很生气,该说和的时候那些大臣一个屁都不放,不改说和的时候却巴巴的要和胡人议和。
“大哥,我去查过了,那都是潼川一带的农民,全都是活不下去了才攻击县衙的,也没杀人,就是把衙门的粮仓给打开了。”说到这里,齐浩然磨着牙齿道:“听说潼川一带的百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