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长公主不想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常,自然很引人在意。
因此这一日,薛知道再次路过站在路边盯着树叶出神的顾铮,就没忍住停下了脚步,“玉声这是在做什么?”
“臣在思索自然之理。”顾铮道。
薛知道不由肃然起敬,“《大学》曰:‘致知在格物。’其发幽微,其理至纯,诚圣人之道也!玉声有如此向道之心,我道盛矣!”
说完之后鼓励地拍拍顾铮的肩,然后脚底抹油迅速溜走了,以免被留下来参悟圣人大道。他年纪大了,只想太太平平地过日子,这种事情,还是留给志向远大的年轻人去钻研吧!
不过薛相公还是好生为顾铮宣扬了一番:顾学士只是在思考大道,并不是发呆。
于是“路过”顾铮的人更多了。他将来虽然是圣人一流的人物,但在当下,虽然品格高秀,却还没到令人高山仰止的程度。所以人人都好奇,他到底从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里,参悟出了什么东西?
还真有几个年轻人对此十分好奇,跟他讨论起来,忙里偷闲地换换脑子,免得眼睛里只看得到何处受灾赈济多少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
到后来,大抵是因为几位相公都夸赞过,所以思考这些问题,竟渐渐取代写诗作文,成了朝堂上的一股新风气。
贺卿在宫中都听说了消息,好笑之余,又觉得并不是坏事。
纵观中国古代,发明众多,而且大都比西方国家要早许多年。提起来令人骄傲,但这些发明大都不成体系,最终也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甚至很多都消泯在了历史之中。
归根结底,因为他们多是技术性,观察性,个别性的。对广大民众有用的如造纸术流传了下来,无用的就逐渐没落。
在近千年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讲究学以致用,所以很多发明,都是偏重实用性的,却并不去总结其中的规律、逻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系统。
直到穿越者穿越而来的那个时代,科学技术还是被混为一谈。但其实,在古代中国,只有技术,并无科学。
即便是这些技术,因为与读书清贵的理念不同,所以其实也是不受主流重视的。读书只能读四书五经,涉及到技术性的东西,那就是“奇技淫巧”,流于外道。
所以百家争鸣的时代就已经有了《墨子》这样的书,其后一千多年,却始终没有任何进步。
穿越女的那份记忆里,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种说法:虽然宋朝末年和明朝末年都出现过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实际上,在这种封建制度的桎梏之下,想要从这片土壤上开出现代文明之花,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种说法未免又自贬之嫌,但纵观数千年历史,也的确像是在重复某种天定的循环:战乱-安定-发展-战乱。每当一种新兴的制度要打破就有的桎梏时,就会有一场战争将之扼杀在萌芽状态。
贺卿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时饱受震动,之后才对那些小实验生出无限热情来。
其实以她的知识储备水平和智商,在没有人教导的情况下,学这些东西非常费劲,很多内容都是云里雾里,想不清楚。
但贺卿不想放弃。在那份记忆之中,这片土地后来出现了现代化的文明,但却是在中西方的惨烈碰撞之中,磕磕绊绊长出来的,而且遗祸无穷。
如果能够改变这种既定的历史,该有多好?
所以当日对顾铮问出那个问题,只是随口无心之言。但现在,贺卿却真心实意的希望他能解答出这个问题。
如果这个时代,乃至之后的数百年之间,还有一个人能够打破这个时代本身的局限,开创出新的局面,那个人一定是顾铮。因为在他原本的生命轨迹之中,到死都在钻研这些自然之理,并为之深深痴迷。
可惜走错了路。
贺卿的车队跟顾铮走在了一起。
顾学士虽然是个文臣,但身体素质不错,并不像大部分文官那样乘坐车轿,而是纵马奔驰在前方领路,看起来倒是一副英姿飒爽的模样。
历史上记载,他曾经在大楚国破之后奔袭数万里之遥,辗转几乎整个中国,连横合纵,说服了各地拥兵自重的割据势力,一同对抗草原铁狼族,将异族拒于国土之外。
或许优秀的身体素质,也是他成功的其中一环。否则光是这遥遥路途,就能让大部分书生折戟却步了。
贺卿现在很矛盾。
常,自然很引人在意。
因此这一日,薛知道再次路过站在路边盯着树叶出神的顾铮,就没忍住停下了脚步,“玉声这是在做什么?”
“臣在思索自然之理。”顾铮道。
薛知道不由肃然起敬,“《大学》曰:‘致知在格物。’其发幽微,其理至纯,诚圣人之道也!玉声有如此向道之心,我道盛矣!”
说完之后鼓励地拍拍顾铮的肩,然后脚底抹油迅速溜走了,以免被留下来参悟圣人大道。他年纪大了,只想太太平平地过日子,这种事情,还是留给志向远大的年轻人去钻研吧!
不过薛相公还是好生为顾铮宣扬了一番:顾学士只是在思考大道,并不是发呆。
于是“路过”顾铮的人更多了。他将来虽然是圣人一流的人物,但在当下,虽然品格高秀,却还没到令人高山仰止的程度。所以人人都好奇,他到底从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里,参悟出了什么东西?
还真有几个年轻人对此十分好奇,跟他讨论起来,忙里偷闲地换换脑子,免得眼睛里只看得到何处受灾赈济多少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
到后来,大抵是因为几位相公都夸赞过,所以思考这些问题,竟渐渐取代写诗作文,成了朝堂上的一股新风气。
贺卿在宫中都听说了消息,好笑之余,又觉得并不是坏事。
纵观中国古代,发明众多,而且大都比西方国家要早许多年。提起来令人骄傲,但这些发明大都不成体系,最终也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甚至很多都消泯在了历史之中。
归根结底,因为他们多是技术性,观察性,个别性的。对广大民众有用的如造纸术流传了下来,无用的就逐渐没落。
在近千年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讲究学以致用,所以很多发明,都是偏重实用性的,却并不去总结其中的规律、逻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系统。
直到穿越者穿越而来的那个时代,科学技术还是被混为一谈。但其实,在古代中国,只有技术,并无科学。
即便是这些技术,因为与读书清贵的理念不同,所以其实也是不受主流重视的。读书只能读四书五经,涉及到技术性的东西,那就是“奇技淫巧”,流于外道。
所以百家争鸣的时代就已经有了《墨子》这样的书,其后一千多年,却始终没有任何进步。
穿越女的那份记忆里,曾经在网络上看过一种说法:虽然宋朝末年和明朝末年都出现过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实际上,在这种封建制度的桎梏之下,想要从这片土壤上开出现代文明之花,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种说法未免又自贬之嫌,但纵观数千年历史,也的确像是在重复某种天定的循环:战乱-安定-发展-战乱。每当一种新兴的制度要打破就有的桎梏时,就会有一场战争将之扼杀在萌芽状态。
贺卿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时饱受震动,之后才对那些小实验生出无限热情来。
其实以她的知识储备水平和智商,在没有人教导的情况下,学这些东西非常费劲,很多内容都是云里雾里,想不清楚。
但贺卿不想放弃。在那份记忆之中,这片土地后来出现了现代化的文明,但却是在中西方的惨烈碰撞之中,磕磕绊绊长出来的,而且遗祸无穷。
如果能够改变这种既定的历史,该有多好?
所以当日对顾铮问出那个问题,只是随口无心之言。但现在,贺卿却真心实意的希望他能解答出这个问题。
如果这个时代,乃至之后的数百年之间,还有一个人能够打破这个时代本身的局限,开创出新的局面,那个人一定是顾铮。因为在他原本的生命轨迹之中,到死都在钻研这些自然之理,并为之深深痴迷。
可惜走错了路。
贺卿的车队跟顾铮走在了一起。
顾学士虽然是个文臣,但身体素质不错,并不像大部分文官那样乘坐车轿,而是纵马奔驰在前方领路,看起来倒是一副英姿飒爽的模样。
历史上记载,他曾经在大楚国破之后奔袭数万里之遥,辗转几乎整个中国,连横合纵,说服了各地拥兵自重的割据势力,一同对抗草原铁狼族,将异族拒于国土之外。
或许优秀的身体素质,也是他成功的其中一环。否则光是这遥遥路途,就能让大部分书生折戟却步了。
贺卿现在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