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将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第五百四十八章故交
(月票看来是赶不上人家了,所以恳请大家还是多投投推荐什么的吧。)
李士芳是熟人,而且和赵石走的很近,联想起上次宣旨来的李师雄,让人觉着这些所谓隐秘的关系便如同青天白日的物什似的,无所遁形。
工部侍郎蒋中流赵石见过一次,也听说过此人,四十多岁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据说接任工部主事也就在这几年之间,等他接任了工部尚书,估计御史中丞汪老大人再一下来,正德一朝的老臣在朝堂之上也就不剩几个了,当然,这些朝廷上的事情都是一封封家书中写的,并非赵石自己臆想而来。
宣旨完毕,自然就是给钦差大人接风洗尘,李士芳等人这回没急着离开,欣然赴宴,赵石这些日子很是忙碌,各处援军纷纷到达金州,这驻扎营地,粮草调拨,以及面见领兵将领等事都是不容耽搁的,所有金州一应官吏也是忙的脚不沾地一般,这回又来了八千殿前司禁军,又得一番忙碌。
所幸金州现在粮草无缺,军资足够,人手更是不少,加上金州这两年都是大军驻扎之地,不论官吏还是百姓也都熟悉了这些事物,各司其职,并不慌乱,到是让人省心不少。
陆续而来的大多都是禁军以及团练,到得此时,金州人马加起来已有四万余众,赵石心里总算有了些底气。
各路探子已经派往蜀中,陆续传回来的消息并不算好,利州一地已然没有多少乱匪,利州乱匪几乎都陷在了金州,不过要说利州已经安静下来了却是瞎话,利州在金州战后却多出了许多土寨土堡,都依山靠水的,据于险要之处,探子打问,大多都是一些地主乡绅聚众自保所为,反正一句话,利州已是无主之地,还是乱的跟一锅粥似的。
而利州城却还在秦军手中,却被剑门蜀军围了个水泄不通,据说已经有些时日了,探子无法混入城中,也就没什么详细的消息。
而最险峻的估计要属汉中了,当初去取汉中的以秦州军为主,里面有平凉镇军,禁军等等有近万人马,领兵之人也不是旁人,正是张锋聚的三叔张承,副将也是老熟人,是那个东征时被他胖揍过一顿的郭猛。
说起来,这两人领兵取汉中十分的顺利,到了阳平关,关中蜀军竟然已经跑了个七七八八,随后几处隘口,都是极为险要之处,若是蜀军能据险而守,别说阳平关,就是后面几处隘口也能让数万秦军强攻不下的。
这可都是蜀中有名的地方,三国时不论张鲁,还是后来的刘备,曹操都曾领兵大战于此,哪次都是十数万兵马,就他们那点军兵,别说进入汉中盆地,就连阳平关都过不去的。
不过蜀军将无战心,兵无斗志,让他们二人却是长驱直入,直接杀到了汉中城下,过不了几天,守城的蜀军节度使蓝惟谐,这位节度使大人可能是看三国看多了,竟然想要趁秦军远来疲惫,趁夜袭营。
张承等虽无防备,但大军扎营,怎么会没有一点防范,尤其是像秦军这样久经战阵的军旅,蜀军出城夜战,两人正是求之不得,晚上一番混战下来,不但后蜀节度使蓝惟谐被阵斩当场,出城的蜀军正是没回去几个。
两人乘胜攻城,几度攻上城桓,却都被刺史魏士成带兵赶了下来,要不怎么所两人运气好呢,正无奈间,蜀人自己却是先乱了套,后蜀咸安郡王孟信杀了刺史魏士成以及反对降秦的部将,开城请降。
若非李任权率部千里奔袭,同时立下大功,他们两个就是伐蜀头功了。
当然,这都是前事了,也不一一细说,但两个人的好运气到此也就为止了,两人手下军兵本就不多,驻守汉中,看押降卒,又要护卫后蜀咸安郡王等一应降官回秦,加上还要不停的运送粮草。
这么算下来,两个人实在无力派兵驻守阳平关等险碍,再说了,后路自由入蜀大军看着,也无须担心不是?
但蜀中大乱,数十万乱匪取金州,也就可见汉中这里的情形了,阳平关为乱匪所据,之后各个要隘处情形虽无法探知,但想来也已经入了乱匪手中,不过近万秦军士卒应是能守住汉中的,这个赵石毫不怀疑,就算领兵之人被人刺杀或是重伤,秦军也不会太过慌乱,乱匪的伎俩赵石现在已是清楚的差不多了,先是使人刺杀首脑,然后趁群龙无首之间,靠人多势众一拥而上,招数虽然实用,但却非是百无一失,只要有人在关键时候稳住军心,乱匪也就无机可趁了。
就像利州城,即便守军已然不多,二十万乱匪在关下徘徊数月,也不是没能破城而入?
而秦军入蜀,这阳平关必定是要先拔了的,不然大军后路就随时可能被乱匪切断,也正好趁机打通到汉中盆地的道路。
这些天,他看的都是探子关于阳平关的探报,直到钦差来了,他心中已有了些成算。
身为钦差的李士芳等众人都散了,这才又掏出另一道圣旨,赵石,陈祖,种从端三人又得跪下接旨。
这一道旨意就不是封赏了,而是让三个人协力入蜀,而让陈祖与种从端两人高兴的是,朝廷旨意上并非急着让赵石领兵入川,而是让三人商量决定,这无疑给之后的战事增添了许多的胜算。
让两人尤为佩服的是当今圣上的英明,蜀中之战到如今已经打成了一个烂摊子,这谁都明白,而力主伐蜀的当今陛下恐怕也是焦头烂额,对于京师长安现在的情形他们两人也并非一无所知,若是金州这一战败了,当年宣武皇帝旧事很可能会重演,皇帝下罪己诏,传位太子这样耸人听闻之事也并非不可能发生。
但就是如此情形之下,那位陛下竟然还能体谅前方将士征战不宜,给领兵大将以信重,这样的心胸和气魄,足可让人称道一声,圣明天子。
而种从端心中这时也痛悔非常,当年为何要扶助那么一位,做下那许多事情,真真是猪油蒙了心。。。。。。
接下来说的却是金州所俘乱匪之事了,以工部为主,刑部为辅,十余万罪民将被分往数州劳作,因蜀中战局未定,所以这些罪民将有数万留在金州,不管是运送粮草,还是临时成军,发往军前,都由赵石等人决定。
至于其余乱匪的去向,朝廷还是斟酌当中,不出一月,当有定论,而工部侍郎蒋中流将主理此事,赵石三人此时恍然,为何工部,刑部都来了人,却还没几个,原来如此。
赵石心里也是高兴,看来圣上以及朝中重臣已经同意了他的意见,看来自己灵机一动的想法却也有可取之处,不过他是军人,并非真正的政客,这些想法一闪而逝,并不深究,种从端眯着眼睛,现在他算是看出来了,当今圣上对这位大帅当真是宠信到了极点,所奏无有不准不说,其中竟然连打折扣的地方都没有。
等到宣旨完毕,将圣旨交到赵石手中,李士芳才满脸含笑的将赵石搀扶起来,笑道:“恭喜几位大人,百战功成,可谓朝廷柱石。”
接着却是含笑看向赵石道:“今次已是小臣给大人第二次传旨了,汾水一别恍如昨日,而今大人已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前程似锦,当真让士芳羡慕啊。”
>
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第五百四十八章故交
(月票看来是赶不上人家了,所以恳请大家还是多投投推荐什么的吧。)
李士芳是熟人,而且和赵石走的很近,联想起上次宣旨来的李师雄,让人觉着这些所谓隐秘的关系便如同青天白日的物什似的,无所遁形。
工部侍郎蒋中流赵石见过一次,也听说过此人,四十多岁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据说接任工部主事也就在这几年之间,等他接任了工部尚书,估计御史中丞汪老大人再一下来,正德一朝的老臣在朝堂之上也就不剩几个了,当然,这些朝廷上的事情都是一封封家书中写的,并非赵石自己臆想而来。
宣旨完毕,自然就是给钦差大人接风洗尘,李士芳等人这回没急着离开,欣然赴宴,赵石这些日子很是忙碌,各处援军纷纷到达金州,这驻扎营地,粮草调拨,以及面见领兵将领等事都是不容耽搁的,所有金州一应官吏也是忙的脚不沾地一般,这回又来了八千殿前司禁军,又得一番忙碌。
所幸金州现在粮草无缺,军资足够,人手更是不少,加上金州这两年都是大军驻扎之地,不论官吏还是百姓也都熟悉了这些事物,各司其职,并不慌乱,到是让人省心不少。
陆续而来的大多都是禁军以及团练,到得此时,金州人马加起来已有四万余众,赵石心里总算有了些底气。
各路探子已经派往蜀中,陆续传回来的消息并不算好,利州一地已然没有多少乱匪,利州乱匪几乎都陷在了金州,不过要说利州已经安静下来了却是瞎话,利州在金州战后却多出了许多土寨土堡,都依山靠水的,据于险要之处,探子打问,大多都是一些地主乡绅聚众自保所为,反正一句话,利州已是无主之地,还是乱的跟一锅粥似的。
而利州城却还在秦军手中,却被剑门蜀军围了个水泄不通,据说已经有些时日了,探子无法混入城中,也就没什么详细的消息。
而最险峻的估计要属汉中了,当初去取汉中的以秦州军为主,里面有平凉镇军,禁军等等有近万人马,领兵之人也不是旁人,正是张锋聚的三叔张承,副将也是老熟人,是那个东征时被他胖揍过一顿的郭猛。
说起来,这两人领兵取汉中十分的顺利,到了阳平关,关中蜀军竟然已经跑了个七七八八,随后几处隘口,都是极为险要之处,若是蜀军能据险而守,别说阳平关,就是后面几处隘口也能让数万秦军强攻不下的。
这可都是蜀中有名的地方,三国时不论张鲁,还是后来的刘备,曹操都曾领兵大战于此,哪次都是十数万兵马,就他们那点军兵,别说进入汉中盆地,就连阳平关都过不去的。
不过蜀军将无战心,兵无斗志,让他们二人却是长驱直入,直接杀到了汉中城下,过不了几天,守城的蜀军节度使蓝惟谐,这位节度使大人可能是看三国看多了,竟然想要趁秦军远来疲惫,趁夜袭营。
张承等虽无防备,但大军扎营,怎么会没有一点防范,尤其是像秦军这样久经战阵的军旅,蜀军出城夜战,两人正是求之不得,晚上一番混战下来,不但后蜀节度使蓝惟谐被阵斩当场,出城的蜀军正是没回去几个。
两人乘胜攻城,几度攻上城桓,却都被刺史魏士成带兵赶了下来,要不怎么所两人运气好呢,正无奈间,蜀人自己却是先乱了套,后蜀咸安郡王孟信杀了刺史魏士成以及反对降秦的部将,开城请降。
若非李任权率部千里奔袭,同时立下大功,他们两个就是伐蜀头功了。
当然,这都是前事了,也不一一细说,但两个人的好运气到此也就为止了,两人手下军兵本就不多,驻守汉中,看押降卒,又要护卫后蜀咸安郡王等一应降官回秦,加上还要不停的运送粮草。
这么算下来,两个人实在无力派兵驻守阳平关等险碍,再说了,后路自由入蜀大军看着,也无须担心不是?
但蜀中大乱,数十万乱匪取金州,也就可见汉中这里的情形了,阳平关为乱匪所据,之后各个要隘处情形虽无法探知,但想来也已经入了乱匪手中,不过近万秦军士卒应是能守住汉中的,这个赵石毫不怀疑,就算领兵之人被人刺杀或是重伤,秦军也不会太过慌乱,乱匪的伎俩赵石现在已是清楚的差不多了,先是使人刺杀首脑,然后趁群龙无首之间,靠人多势众一拥而上,招数虽然实用,但却非是百无一失,只要有人在关键时候稳住军心,乱匪也就无机可趁了。
就像利州城,即便守军已然不多,二十万乱匪在关下徘徊数月,也不是没能破城而入?
而秦军入蜀,这阳平关必定是要先拔了的,不然大军后路就随时可能被乱匪切断,也正好趁机打通到汉中盆地的道路。
这些天,他看的都是探子关于阳平关的探报,直到钦差来了,他心中已有了些成算。
身为钦差的李士芳等众人都散了,这才又掏出另一道圣旨,赵石,陈祖,种从端三人又得跪下接旨。
这一道旨意就不是封赏了,而是让三个人协力入蜀,而让陈祖与种从端两人高兴的是,朝廷旨意上并非急着让赵石领兵入川,而是让三人商量决定,这无疑给之后的战事增添了许多的胜算。
让两人尤为佩服的是当今圣上的英明,蜀中之战到如今已经打成了一个烂摊子,这谁都明白,而力主伐蜀的当今陛下恐怕也是焦头烂额,对于京师长安现在的情形他们两人也并非一无所知,若是金州这一战败了,当年宣武皇帝旧事很可能会重演,皇帝下罪己诏,传位太子这样耸人听闻之事也并非不可能发生。
但就是如此情形之下,那位陛下竟然还能体谅前方将士征战不宜,给领兵大将以信重,这样的心胸和气魄,足可让人称道一声,圣明天子。
而种从端心中这时也痛悔非常,当年为何要扶助那么一位,做下那许多事情,真真是猪油蒙了心。。。。。。
接下来说的却是金州所俘乱匪之事了,以工部为主,刑部为辅,十余万罪民将被分往数州劳作,因蜀中战局未定,所以这些罪民将有数万留在金州,不管是运送粮草,还是临时成军,发往军前,都由赵石等人决定。
至于其余乱匪的去向,朝廷还是斟酌当中,不出一月,当有定论,而工部侍郎蒋中流将主理此事,赵石三人此时恍然,为何工部,刑部都来了人,却还没几个,原来如此。
赵石心里也是高兴,看来圣上以及朝中重臣已经同意了他的意见,看来自己灵机一动的想法却也有可取之处,不过他是军人,并非真正的政客,这些想法一闪而逝,并不深究,种从端眯着眼睛,现在他算是看出来了,当今圣上对这位大帅当真是宠信到了极点,所奏无有不准不说,其中竟然连打折扣的地方都没有。
等到宣旨完毕,将圣旨交到赵石手中,李士芳才满脸含笑的将赵石搀扶起来,笑道:“恭喜几位大人,百战功成,可谓朝廷柱石。”
接着却是含笑看向赵石道:“今次已是小臣给大人第二次传旨了,汾水一别恍如昨日,而今大人已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前程似锦,当真让士芳羡慕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