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道心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五十一章朵颜三卫
宁王朱权兴奋得几乎是一夜未睡,当然多疑的他也绝不会放松警惕,天色未亮他便召集众将安排城防,强令各部必须加强警惕。
众将心中却都是疑惑不已,心想:“这蒙古人都退去多时了,如今还要防备谁?燕军么?燕王和殿下可是亲兄弟,此次蒙古来袭,燕王殿下更是仗义出兵,我们的宁王殿下也太多疑了吧!”
朱权看到众将的迷惑之色立刻面色一沉,沉声说道:“不必疑惑,我要防备的就是城外的我那位四哥,他燕王早已明确的举起了反抗朝廷的大旗,现今朝廷的五十万大军正在猛攻北平,燕军形势可谓是岌岌可危。你们以为他朱棣此来大宁就只是为了助我们防御蒙古人么?不是!他燕王此来就是要将我们绑上他造反的战车,我朱权不可能拿着众位身家姓命去为他火中取栗。所以今曰为燕军送行大家更要提高警惕,不要因一时的大意而追悔莫及。”
众将此时才真正明白了事情的真伪,造反是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更别提这还是要为燕军去做嫁衣那就更加的不可能,众将立刻齐声向朱权保证城防绝对会万无一失。
朱权面色稍缓,立刻转向了阿札施里、海撒男答奚、脱鲁忽察尔三人。他们正是朵颜三卫的首领,阿札施里是泰宁卫指挥,海撒男答奚是福余卫指挥同知,而脱鲁忽察尔则是朵颜卫指挥同知,三人见朱权望来立刻挺身敬立,同时右手抚胸等候朱权的命令。
“朵颜三卫”的起源十分复杂,其有史记载起于成吉思汗时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创建了大蒙古帝国后,为了便于统治而分封天下。当时大兴安岭东西地区的民族成分十分复杂,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成吉思汗分别将自己的幼弟帖木哥斡赤斤、异母弟别勒古台、侄儿额勒只带三人分封到这一地区。可该地仍是不稳,成吉思汗便有封自己的爱将木华黎为国王统驭大兴安岭东西之地,并且将国王这一封号世袭罔替;同时蒙古名将者勒篾的后裔所率之部也迁徙到了此地。后来,元世祖忽必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又封别勒古台的孙子爪都为探马赤率部进驻这一地区。
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失败以后,这一地区的蒙古各部为了防止明朝的进攻,保卫自己的领地,进行了积极防御。他们充分继承了自己先祖的血姓与勇气,对明军采取了以攻代守的策略,不断的主动袭击明军。尤其是木华黎的后裔纳哈楚将军,他统率着二十万蒙古军驻扎在辽河以北的金山到龙安(今吉林省农安县)、一图河(今伊通河)、亦迷河(今驿马河)一带,成为蒙古在这一地区的重要屏障。
公元一三八七年,明将冯胜、傅友德和蓝玉率部绕道包围了纳哈楚军,纳哈楚被迫投降,使得该地蒙古各部失去屏障,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一年后,也就是公元一三八八年,明朝大将蓝玉在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大败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迫使其向西逃窜,更是的该地蒙古各部更是孤立无援,最终只得归附了大明王朝。
公元一三**年,明廷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一地区,便在此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同时封赏三卫首领各级官职,进行笼络和羁縻。封阿札施里为泰宁卫指挥,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尔为朵颜卫指挥同知。本来三卫中本来是以泰宁卫实力最强,可朵颜卫却是很快后来居上,是以在大明就将三卫统称为“朵颜三卫”,这也就是朵颜三卫的由来。朱权就番后,三卫很快便归附朱权,接受朱权的节制。
朱权见三卫首领恭敬候命,心中甚是满意,如今朵颜三卫是他手中最重要的力量,自然要予以重用。他面带笑容的对三人说道:“十年来三位首领为我大明守卫北疆,可谓是忠心耿耿,这次逼退蒙古大军,更是居功甚伟;等这件事过后,本王一定会上报朝廷为三位首领请功。”
阿札施里三人赶紧躬身说道:“多谢王爷美意,这都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应该做的,不敢讨大皇帝的封赏。”三人为明朝官员多年,倒也将明朝官场的规矩学了个通透。
朱权将听了三人的回答更是高兴,立刻说道:“三位首领如此说,本王甚是欣慰;今曰本王会亲自到燕军大营为燕王送行,所以劳请三位为本王助威,以震慑一些别有用心的宵小之辈。”
阿札施里三人立刻挺身说道:“我等多年来一直深受王爷大恩,王爷旦有什么吩咐,我等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请王爷吩咐!”
朱权听了三人的允诺更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当即高兴的说道:“好!好!好!那本王就不客气了。”说着他语气一顿,又看了一眼仍旧恭敬候命的三人,下令道:“稍后请阿札施里将军率本卫人马随本王一同前往燕军大营,而海撒男答奚、脱鲁忽察尔两位首领,则各率本卫出东门列阵以为震慑。”
阿札施里三人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以手抚胸躬身领命道:“末将遵命!能得王爷重用是我等的荣幸。”
朱权点点头这才转面面向大宁卫诸将下令道:“本王出城后,其余各将必须谨守城池,不得有误!”
“是!谨遵王爷军令。”其余众将更是不敢有丝毫的迟疑,赶紧抱拳躬身。
朱权这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心道:“有大宁城在,有朵颜三卫精兵在,这是我朱权的领地,我就不信你朱棣敢耍什么花招。”他又看了一眼殿前诸将,挥手说道:“本王一个时辰后出城,都下去准备吧,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否则休怪本王军令无情!”(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一章朵颜三卫
宁王朱权兴奋得几乎是一夜未睡,当然多疑的他也绝不会放松警惕,天色未亮他便召集众将安排城防,强令各部必须加强警惕。
众将心中却都是疑惑不已,心想:“这蒙古人都退去多时了,如今还要防备谁?燕军么?燕王和殿下可是亲兄弟,此次蒙古来袭,燕王殿下更是仗义出兵,我们的宁王殿下也太多疑了吧!”
朱权看到众将的迷惑之色立刻面色一沉,沉声说道:“不必疑惑,我要防备的就是城外的我那位四哥,他燕王早已明确的举起了反抗朝廷的大旗,现今朝廷的五十万大军正在猛攻北平,燕军形势可谓是岌岌可危。你们以为他朱棣此来大宁就只是为了助我们防御蒙古人么?不是!他燕王此来就是要将我们绑上他造反的战车,我朱权不可能拿着众位身家姓命去为他火中取栗。所以今曰为燕军送行大家更要提高警惕,不要因一时的大意而追悔莫及。”
众将此时才真正明白了事情的真伪,造反是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更别提这还是要为燕军去做嫁衣那就更加的不可能,众将立刻齐声向朱权保证城防绝对会万无一失。
朱权面色稍缓,立刻转向了阿札施里、海撒男答奚、脱鲁忽察尔三人。他们正是朵颜三卫的首领,阿札施里是泰宁卫指挥,海撒男答奚是福余卫指挥同知,而脱鲁忽察尔则是朵颜卫指挥同知,三人见朱权望来立刻挺身敬立,同时右手抚胸等候朱权的命令。
“朵颜三卫”的起源十分复杂,其有史记载起于成吉思汗时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创建了大蒙古帝国后,为了便于统治而分封天下。当时大兴安岭东西地区的民族成分十分复杂,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成吉思汗分别将自己的幼弟帖木哥斡赤斤、异母弟别勒古台、侄儿额勒只带三人分封到这一地区。可该地仍是不稳,成吉思汗便有封自己的爱将木华黎为国王统驭大兴安岭东西之地,并且将国王这一封号世袭罔替;同时蒙古名将者勒篾的后裔所率之部也迁徙到了此地。后来,元世祖忽必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又封别勒古台的孙子爪都为探马赤率部进驻这一地区。
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失败以后,这一地区的蒙古各部为了防止明朝的进攻,保卫自己的领地,进行了积极防御。他们充分继承了自己先祖的血姓与勇气,对明军采取了以攻代守的策略,不断的主动袭击明军。尤其是木华黎的后裔纳哈楚将军,他统率着二十万蒙古军驻扎在辽河以北的金山到龙安(今吉林省农安县)、一图河(今伊通河)、亦迷河(今驿马河)一带,成为蒙古在这一地区的重要屏障。
公元一三八七年,明将冯胜、傅友德和蓝玉率部绕道包围了纳哈楚军,纳哈楚被迫投降,使得该地蒙古各部失去屏障,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一年后,也就是公元一三八八年,明朝大将蓝玉在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大败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迫使其向西逃窜,更是的该地蒙古各部更是孤立无援,最终只得归附了大明王朝。
公元一三**年,明廷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一地区,便在此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同时封赏三卫首领各级官职,进行笼络和羁縻。封阿札施里为泰宁卫指挥,塔宾帖木儿为指挥同知;海撒男答奚为福余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尔为朵颜卫指挥同知。本来三卫中本来是以泰宁卫实力最强,可朵颜卫却是很快后来居上,是以在大明就将三卫统称为“朵颜三卫”,这也就是朵颜三卫的由来。朱权就番后,三卫很快便归附朱权,接受朱权的节制。
朱权见三卫首领恭敬候命,心中甚是满意,如今朵颜三卫是他手中最重要的力量,自然要予以重用。他面带笑容的对三人说道:“十年来三位首领为我大明守卫北疆,可谓是忠心耿耿,这次逼退蒙古大军,更是居功甚伟;等这件事过后,本王一定会上报朝廷为三位首领请功。”
阿札施里三人赶紧躬身说道:“多谢王爷美意,这都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应该做的,不敢讨大皇帝的封赏。”三人为明朝官员多年,倒也将明朝官场的规矩学了个通透。
朱权将听了三人的回答更是高兴,立刻说道:“三位首领如此说,本王甚是欣慰;今曰本王会亲自到燕军大营为燕王送行,所以劳请三位为本王助威,以震慑一些别有用心的宵小之辈。”
阿札施里三人立刻挺身说道:“我等多年来一直深受王爷大恩,王爷旦有什么吩咐,我等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请王爷吩咐!”
朱权听了三人的允诺更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当即高兴的说道:“好!好!好!那本王就不客气了。”说着他语气一顿,又看了一眼仍旧恭敬候命的三人,下令道:“稍后请阿札施里将军率本卫人马随本王一同前往燕军大营,而海撒男答奚、脱鲁忽察尔两位首领,则各率本卫出东门列阵以为震慑。”
阿札施里三人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以手抚胸躬身领命道:“末将遵命!能得王爷重用是我等的荣幸。”
朱权点点头这才转面面向大宁卫诸将下令道:“本王出城后,其余各将必须谨守城池,不得有误!”
“是!谨遵王爷军令。”其余众将更是不敢有丝毫的迟疑,赶紧抱拳躬身。
朱权这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心道:“有大宁城在,有朵颜三卫精兵在,这是我朱权的领地,我就不信你朱棣敢耍什么花招。”他又看了一眼殿前诸将,挥手说道:“本王一个时辰后出城,都下去准备吧,不可有丝毫的懈怠。否则休怪本王军令无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