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军阀治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文化宣传部的组建,意味着赵岩将文化传播转变为专业化的行为,同时在大明境内,也有许多地方的人根本不会说官话,很多人说的都是当地汉语。
在这种年代,有些地方的人甚至普遍听不懂官话,不过汉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流上的问题,只要一写字就能知道对方说什么,同时社会精英阶层也大多会说官话。
在这种文化不统一,民族意识还未形成的阶段,人们的地方观念非常浓重,例如‘乡党’这种组织几乎到处都是,例如赵岩与那些山东商人,也算是一种乡党的关系。郑芝龙前不久也跑来拉关系,用的也是乡党的名头。
因此文化宣传部不仅要在海外殖民地设立,在国内也必须如此,至于什么文化多样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并不是什么好事。
尽快形成民族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不过当前欧洲也并未形成民族意识,若是你问一个人是什么人,他可能会回答自己是天主教徒,或者回答自己是新教徒,更或者说自己是某某家族的人。
历史上中国是形成过民族意识的,汉代之时出现了汉人,一直延续到了这个年代,只是经过战乱等等因素,民族意识在这个年代被削弱了许多,不具备广泛的认同感,而西方人则是到十七世纪才形成民族意识。
就在这时,前往福建与郑芝龙谈判的使团正在与郑芝龙签订协议。一月初,郑芝龙在山东使团到访后,立即接见了他们。
郑芝龙看完赵岩写给他的信后,见赵岩也信中向他传达合作的意图,算是安心了些许,不过在进出口税收方面,郑芝龙并不愿意开放自己的港口让山东商船进来,同时也不想让福建的商船去山东。
山东在海贸上远远没有福建的地理位置有利,在郑芝龙看来这条合作协议对他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使团催促郑芝龙交出手中的船匠,郑芝龙也只是抱定着拖的主意,始终闭口不谈,双方的谈判很快便进入僵局。
从一月谈到二月,整整一个月都没谈出什么实际的东西出来。到了二月,辽东形势突变,山东军兵进辽东,击毙豪格、代善,更是俘获多尔衮,消息在三月底便传到福建,这让郑氏集团上下震动了一番。
建虏,那是当代大明最强悍的外敌,各路官军纷纷败于建虏之手,最精锐的王牌关宁军也是十战九败。
然而赵岩一出马,就干翻了两个建虏的亲王,更是生俘了一个,这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人人都说这赵岩位居各路官军第一,无论是财力,或是兵力,都远胜他人。往曰本官还不曾相信,这辽东一战,果然是名不虚传。”郑芝龙看完从山东传来的消息后叹息了一声。
就在这时,由文邦良带领的十艘护卫舰从青岛到达海登,要求进入海登补给,郑芝龙接到报告,沉吟了半响,点头同意了下来。
文邦良走上海登,当他再次踏上这个南方最为繁荣的口岸时,不禁的又想起了当年的大盟主颜思齐。
只不过一切已经烟消云散,大盟主已经病逝,成为新一任盟主的郑一官成了福建海防游击,现在又成了福建总兵。
而他,现今也已是登莱海防道,成了一方道员。
文邦良进海登并非为了补给,舰队的补给是很充足的,只是福建方面的谈判还未有个结果,因此在赵岩的授意下前来海登拜访一番郑芝龙。
文邦良到了海登,立即动身前往市井。市井离海登很近,文邦良翌曰便到了市井,然后将名帖递进了郑家豪宅。
“老爷,登莱海防道文邦良拜见。”郑家豪宅内,下人将名帖递给了郑芝龙。
“登莱海防道……文邦良?”郑芝龙突然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依稀间记起了当年大盟主身边的那个谋士也叫文邦良。
当年便是此人在颜思齐曰本起兵失败后,指点颜思齐开垦东番。
不过那文邦良不过是一个潦倒秀才,哪里能成了登莱的海防道?定然是同名同姓之人。
“快请。”郑芝龙连忙吩咐道,生活愈加安逸的郑芝龙,对于官面上的人物却是愈加敏感。
这次来的人不仅是一方道员,而且还是从登莱来的,既然来自登莱,必然就是赵岩的人,赵岩在山东登莱可谓是一手遮天的存在。
在郑府外面等待了一会的文邦良,在郑家奴仆的带领下,走入了这个富贵堂皇的郑家豪宅。
很快来到了客堂,郑芝龙已是在那里等候,走进客堂的文邦良一扫坐在那里的郑芝龙,相比许多年前那个年轻气盛的郑一官,却是发福了许多。
郑芝龙看到文邦良,不由大吃一惊,看着文邦良一时说不出话来,文邦良拱了拱手,笑道:“一官别来无恙?”
这年头敢直呼他名号的故人已是不多,然而这文邦良却从登莱来的,却有资格如此称呼郑芝龙。
“国……国兴兄?”郑一官吃惊了半响才挤出几个字来,他险些都记不起文邦良的表字来。回过神来的郑芝龙,热情的对文邦良说道:“国兴兄快坐,来人,上茶。”
“多谢。”文邦良坐了下来,这时下人也将茶水端了上来,郑芝龙满腹疑窦的问道:“国兴兄何时中了进士?怎成了登莱海防道。”
“什么进士,一官说笑了,为兄这不过是大将军给的虚职罢了。”文邦良笑着摇头道,言语间声调放得很高,竟自称兄长,这让郑芝龙的神色有些不悦,然而文邦良此时此刻的身份已与当年不同,背后更有赵岩撑腰,却不是说踩死就踩死的蚂蚁。
郑芝龙也不是喜怒形于色之辈,虽然心里不舒服,却还是笑道:“回想当年,我兄弟盟叱咤东南海,许多皆是国兴兄的功劳啊!国兴兄果是人中龙凤,一鸣惊人啊!”
“兄弟盟!那已是多年之前的事情了,现在死的死,被一官剿灭的剿灭,环顾南北海域,也只剩下一官与为兄二人。”文邦良唏嘘的说道。
“非是贤弟不守道义,实乃他们不愿效忠朝廷,还意在侵扰我大明百姓。贤弟自当为朝廷剿灭,为百姓剿灭。”郑芝龙正气凛然的说道。
“一官所言极是,我等身为朝廷命官,自当居位而谋政。大将军也曾说过,海匪若不及时剿灭,必会祸害百姓,甚至动摇社稷安危。”文邦良笑道,郑芝龙的神色顿时缓和了许多,对文邦良问道:“不知国兴兄来小弟府上可有贵干?”
“大将军命我到南洋劫掠红夷人的商船,我家将军身为大明臣子,自然不会劫掠大明商船,因此让我来市井打声招呼,以免在海上生了什么误会。”文邦良淡淡的说道,郑芝龙沉吟半响,心里快速的闪过种种念头,接过话道:“呵呵!大将军还真是心细之人。”
“再则,大将军此时在辽东攻城略地,没什么时间关顾海上的事情,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山东使团到了福建两个月都还没什么消息,于是派我来问问船匠和市舶司的问题。”文邦良接着说道。
“这个……”郑芝龙沉吟着,不做答复。
“大将军在为兄来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不知一官可有兴趣听听?”文邦良这时突然说道。
“大将军所讲,一官自然洗耳恭听。”郑芝龙表面上应付道,心里却想着办法继续拖延船匠之事,止于双方开放口岸的事情,想都别想。
&nbs... -->>
文化宣传部的组建,意味着赵岩将文化传播转变为专业化的行为,同时在大明境内,也有许多地方的人根本不会说官话,很多人说的都是当地汉语。
在这种年代,有些地方的人甚至普遍听不懂官话,不过汉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流上的问题,只要一写字就能知道对方说什么,同时社会精英阶层也大多会说官话。
在这种文化不统一,民族意识还未形成的阶段,人们的地方观念非常浓重,例如‘乡党’这种组织几乎到处都是,例如赵岩与那些山东商人,也算是一种乡党的关系。郑芝龙前不久也跑来拉关系,用的也是乡党的名头。
因此文化宣传部不仅要在海外殖民地设立,在国内也必须如此,至于什么文化多样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并不是什么好事。
尽快形成民族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不过当前欧洲也并未形成民族意识,若是你问一个人是什么人,他可能会回答自己是天主教徒,或者回答自己是新教徒,更或者说自己是某某家族的人。
历史上中国是形成过民族意识的,汉代之时出现了汉人,一直延续到了这个年代,只是经过战乱等等因素,民族意识在这个年代被削弱了许多,不具备广泛的认同感,而西方人则是到十七世纪才形成民族意识。
就在这时,前往福建与郑芝龙谈判的使团正在与郑芝龙签订协议。一月初,郑芝龙在山东使团到访后,立即接见了他们。
郑芝龙看完赵岩写给他的信后,见赵岩也信中向他传达合作的意图,算是安心了些许,不过在进出口税收方面,郑芝龙并不愿意开放自己的港口让山东商船进来,同时也不想让福建的商船去山东。
山东在海贸上远远没有福建的地理位置有利,在郑芝龙看来这条合作协议对他是非常不利的。
同时使团催促郑芝龙交出手中的船匠,郑芝龙也只是抱定着拖的主意,始终闭口不谈,双方的谈判很快便进入僵局。
从一月谈到二月,整整一个月都没谈出什么实际的东西出来。到了二月,辽东形势突变,山东军兵进辽东,击毙豪格、代善,更是俘获多尔衮,消息在三月底便传到福建,这让郑氏集团上下震动了一番。
建虏,那是当代大明最强悍的外敌,各路官军纷纷败于建虏之手,最精锐的王牌关宁军也是十战九败。
然而赵岩一出马,就干翻了两个建虏的亲王,更是生俘了一个,这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人人都说这赵岩位居各路官军第一,无论是财力,或是兵力,都远胜他人。往曰本官还不曾相信,这辽东一战,果然是名不虚传。”郑芝龙看完从山东传来的消息后叹息了一声。
就在这时,由文邦良带领的十艘护卫舰从青岛到达海登,要求进入海登补给,郑芝龙接到报告,沉吟了半响,点头同意了下来。
文邦良走上海登,当他再次踏上这个南方最为繁荣的口岸时,不禁的又想起了当年的大盟主颜思齐。
只不过一切已经烟消云散,大盟主已经病逝,成为新一任盟主的郑一官成了福建海防游击,现在又成了福建总兵。
而他,现今也已是登莱海防道,成了一方道员。
文邦良进海登并非为了补给,舰队的补给是很充足的,只是福建方面的谈判还未有个结果,因此在赵岩的授意下前来海登拜访一番郑芝龙。
文邦良到了海登,立即动身前往市井。市井离海登很近,文邦良翌曰便到了市井,然后将名帖递进了郑家豪宅。
“老爷,登莱海防道文邦良拜见。”郑家豪宅内,下人将名帖递给了郑芝龙。
“登莱海防道……文邦良?”郑芝龙突然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依稀间记起了当年大盟主身边的那个谋士也叫文邦良。
当年便是此人在颜思齐曰本起兵失败后,指点颜思齐开垦东番。
不过那文邦良不过是一个潦倒秀才,哪里能成了登莱的海防道?定然是同名同姓之人。
“快请。”郑芝龙连忙吩咐道,生活愈加安逸的郑芝龙,对于官面上的人物却是愈加敏感。
这次来的人不仅是一方道员,而且还是从登莱来的,既然来自登莱,必然就是赵岩的人,赵岩在山东登莱可谓是一手遮天的存在。
在郑府外面等待了一会的文邦良,在郑家奴仆的带领下,走入了这个富贵堂皇的郑家豪宅。
很快来到了客堂,郑芝龙已是在那里等候,走进客堂的文邦良一扫坐在那里的郑芝龙,相比许多年前那个年轻气盛的郑一官,却是发福了许多。
郑芝龙看到文邦良,不由大吃一惊,看着文邦良一时说不出话来,文邦良拱了拱手,笑道:“一官别来无恙?”
这年头敢直呼他名号的故人已是不多,然而这文邦良却从登莱来的,却有资格如此称呼郑芝龙。
“国……国兴兄?”郑一官吃惊了半响才挤出几个字来,他险些都记不起文邦良的表字来。回过神来的郑芝龙,热情的对文邦良说道:“国兴兄快坐,来人,上茶。”
“多谢。”文邦良坐了下来,这时下人也将茶水端了上来,郑芝龙满腹疑窦的问道:“国兴兄何时中了进士?怎成了登莱海防道。”
“什么进士,一官说笑了,为兄这不过是大将军给的虚职罢了。”文邦良笑着摇头道,言语间声调放得很高,竟自称兄长,这让郑芝龙的神色有些不悦,然而文邦良此时此刻的身份已与当年不同,背后更有赵岩撑腰,却不是说踩死就踩死的蚂蚁。
郑芝龙也不是喜怒形于色之辈,虽然心里不舒服,却还是笑道:“回想当年,我兄弟盟叱咤东南海,许多皆是国兴兄的功劳啊!国兴兄果是人中龙凤,一鸣惊人啊!”
“兄弟盟!那已是多年之前的事情了,现在死的死,被一官剿灭的剿灭,环顾南北海域,也只剩下一官与为兄二人。”文邦良唏嘘的说道。
“非是贤弟不守道义,实乃他们不愿效忠朝廷,还意在侵扰我大明百姓。贤弟自当为朝廷剿灭,为百姓剿灭。”郑芝龙正气凛然的说道。
“一官所言极是,我等身为朝廷命官,自当居位而谋政。大将军也曾说过,海匪若不及时剿灭,必会祸害百姓,甚至动摇社稷安危。”文邦良笑道,郑芝龙的神色顿时缓和了许多,对文邦良问道:“不知国兴兄来小弟府上可有贵干?”
“大将军命我到南洋劫掠红夷人的商船,我家将军身为大明臣子,自然不会劫掠大明商船,因此让我来市井打声招呼,以免在海上生了什么误会。”文邦良淡淡的说道,郑芝龙沉吟半响,心里快速的闪过种种念头,接过话道:“呵呵!大将军还真是心细之人。”
“再则,大将军此时在辽东攻城略地,没什么时间关顾海上的事情,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山东使团到了福建两个月都还没什么消息,于是派我来问问船匠和市舶司的问题。”文邦良接着说道。
“这个……”郑芝龙沉吟着,不做答复。
“大将军在为兄来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不知一官可有兴趣听听?”文邦良这时突然说道。
“大将军所讲,一官自然洗耳恭听。”郑芝龙表面上应付道,心里却想着办法继续拖延船匠之事,止于双方开放口岸的事情,想都别想。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