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一个人的明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个穿着五品官袍的年轻官员从屏风后面闪出,见杨嗣昌仍然在沉思而书桌前摊放着奏折,不由走上前去细看。这个年轻官员是刑部主事张若麒,在崇祯七年担任永平府卢龙县知县时,与担任巡抚的杨嗣昌时常往来诗文唱和结为至交。五月少詹事黄道周弹劾杨嗣昌,正是张若麒随后反弹劾黄道周成功,为了酬功张若麒由刑部主事调任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武选清吏司掌考武官的品级、选授、升调、功赏之事,大明大大小小的武将的命运就掌握在手中,一向是兵部最核心的部门。
“阁部,可是为东虏即将入寇所担忧?”在屏风后一直听着商谈内容的张若麒很早就来了,与杨嗣昌在商谈山东同乡刘泽清的起复之事。刘泽清是山东曹县人,行伍出身,早年在辽东与后金作战屡立战功,升迁为左都督山东总兵驻防于通州保卫京师。然则刘泽清此人骄奢淫逸而且阴狠残暴更兼胆大包天,驻防在京师周围也敢抄掠商旅钱财以供挥霍,克扣军粮引起军士哗变,最终被弹劾下狱,最终落了个削职为民的处分,那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刘泽清没有回乡,而是一直住在京城以观时变,听闻同乡新任武选司郎中,随即豪掷五千两白银以求起复,并允诺事成之后再付五千两。
“哎!五月招抚张献忠、刘国能、罗汝才等人;李自成全军覆没仅以身免逃入大山之中,眼看着流寇之乱即将平定,十年不解之局即将终结。只要与我三年时间,休养生息精炼士卒,定能调集数十万大军于辽东,再一举荡平东虏。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东虏入寇了,子乔的谋划很好,我就怕到时候皇上惊慌失措之下,将洪承畴所部也一起调入京畿,中原空虚,各地流寇又会死灰复燃,那时候恐怕中原又将不可收拾矣!”
张若麒迟疑了片刻,没有回应杨嗣昌的担忧,反而说道:“阁部,当下来看,我以为不若暂时隐瞒几天,这毕竟只是职方司单方面的情报,还需行文蓟辽总督和辽东巡抚进一步确认。”
“哦?”杨嗣昌目光灼灼的盯着对面的年轻人,对方是什么德行他还是知道的,聪明机敏又野心勃勃,找准一切的机会为自己谋利。
“阁部,前日你提到皇上有意免去你兼任的兵部尚书一职,好集中精力处理内阁事务?”
明制,内阁是协助皇帝决策的机构,职级低但是权重,而六部是实际执行的机构,内阁阁员虽然入阁前都担任六部堂官,入阁后也挂某部侍郎或尚书衔,但是那只是挂职,并不能管理部务,另有专门的管部尚书。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部分权臣就曾经以阁臣兼掌部务,例如隆庆朝的权相高拱甚至兼掌吏部,就是实打实的既是内阁大学士又是吏部尚书,权倾朝野。杨嗣昌也属于这种,他于崇祯十年三月被夺情担任兵部尚书,主持清剿流寇的战略大见成效,因而于今年六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机务,仍掌兵部事,礼部尚书只是职衔挂职并不实任。
大学士兼掌兵部,这是皇帝莫大的信任,但是也引起朝野巨大的非议,认为事权太重,内阁首辅刘宇亮和次辅薛国观也非常忌刻杨嗣昌的受宠,慢慢的皇帝也觉得威权太重于国不利,因此不再对杨嗣昌言听计从,例如因为其父杨鹤力主招抚流寇失败险被治罪,所以杨嗣昌一贯是力主剿灭流寇的,尤其不相信张献忠的投降,可是皇帝急于平定流寇,没有同意杨嗣昌的主张。
对这些变化,杨嗣昌是感受的到的。
“你的意思是?”
“此次东虏入寇,蓟州、京师兵力空虚,京师极有可能再一次被兵临产下,到时候兵部尚书一职一定是众矢之的,既然如此,阁部何不在此之前丢出这个烫手的山芋,同时也缓解皇上和朝野对阁部揽权的疑虑呢?”杨嗣昌眼神一亮,不由轻轻敲击窗棂,仔细权衡其中的得失。
然则最后还是摇摇头,“明日我不上奏,子乔也会单独上奏,更何况即使压下预警又能压得了几时,数天的时间,何人又是傻子呢?”
“阁部乃是当今重臣,何须如此在意属下的意见?我听说刘侍郎常常跟他的属下说道一句名言:不换思路就换人,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他自己吧!”杨嗣昌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张若麒有些害怕,但还是壮着胆子说道:“刘侍郎执掌职方司已逾七年,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且不用说,职方司已经逐渐膨胀为我大明第一司,驻外二十余个情报站,编制各类暗探密探数不胜数,在内编制的各军方略完全替代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官员们都说刘侍郎不是本兵的下属,反而本兵是职方司的执行机构,只是对职方司的方略用印的泥塑菩萨而已!”
杨嗣昌想起平日敌军未动而职方司的情报早十数日已至,紧跟着已经制定好了御敌方略和详细部署,即使知兵闻名的杨嗣昌也提不出什么反对意见,只能签字用印上报皇帝。
这数年的战事屡屡证明职方司对东虏和流寇的预判之准确,以及职方司用兵方略的正确,也因此,职方司以及刘重元的方略越来越被重视,地位也越来越高。这一年多的兵部尚书坐下来,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也知道张若麒说的没错。“那... -->>
一个穿着五品官袍的年轻官员从屏风后面闪出,见杨嗣昌仍然在沉思而书桌前摊放着奏折,不由走上前去细看。这个年轻官员是刑部主事张若麒,在崇祯七年担任永平府卢龙县知县时,与担任巡抚的杨嗣昌时常往来诗文唱和结为至交。五月少詹事黄道周弹劾杨嗣昌,正是张若麒随后反弹劾黄道周成功,为了酬功张若麒由刑部主事调任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武选清吏司掌考武官的品级、选授、升调、功赏之事,大明大大小小的武将的命运就掌握在手中,一向是兵部最核心的部门。
“阁部,可是为东虏即将入寇所担忧?”在屏风后一直听着商谈内容的张若麒很早就来了,与杨嗣昌在商谈山东同乡刘泽清的起复之事。刘泽清是山东曹县人,行伍出身,早年在辽东与后金作战屡立战功,升迁为左都督山东总兵驻防于通州保卫京师。然则刘泽清此人骄奢淫逸而且阴狠残暴更兼胆大包天,驻防在京师周围也敢抄掠商旅钱财以供挥霍,克扣军粮引起军士哗变,最终被弹劾下狱,最终落了个削职为民的处分,那已经是去年的事情了。刘泽清没有回乡,而是一直住在京城以观时变,听闻同乡新任武选司郎中,随即豪掷五千两白银以求起复,并允诺事成之后再付五千两。
“哎!五月招抚张献忠、刘国能、罗汝才等人;李自成全军覆没仅以身免逃入大山之中,眼看着流寇之乱即将平定,十年不解之局即将终结。只要与我三年时间,休养生息精炼士卒,定能调集数十万大军于辽东,再一举荡平东虏。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东虏入寇了,子乔的谋划很好,我就怕到时候皇上惊慌失措之下,将洪承畴所部也一起调入京畿,中原空虚,各地流寇又会死灰复燃,那时候恐怕中原又将不可收拾矣!”
张若麒迟疑了片刻,没有回应杨嗣昌的担忧,反而说道:“阁部,当下来看,我以为不若暂时隐瞒几天,这毕竟只是职方司单方面的情报,还需行文蓟辽总督和辽东巡抚进一步确认。”
“哦?”杨嗣昌目光灼灼的盯着对面的年轻人,对方是什么德行他还是知道的,聪明机敏又野心勃勃,找准一切的机会为自己谋利。
“阁部,前日你提到皇上有意免去你兼任的兵部尚书一职,好集中精力处理内阁事务?”
明制,内阁是协助皇帝决策的机构,职级低但是权重,而六部是实际执行的机构,内阁阁员虽然入阁前都担任六部堂官,入阁后也挂某部侍郎或尚书衔,但是那只是挂职,并不能管理部务,另有专门的管部尚书。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部分权臣就曾经以阁臣兼掌部务,例如隆庆朝的权相高拱甚至兼掌吏部,就是实打实的既是内阁大学士又是吏部尚书,权倾朝野。杨嗣昌也属于这种,他于崇祯十年三月被夺情担任兵部尚书,主持清剿流寇的战略大见成效,因而于今年六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机务,仍掌兵部事,礼部尚书只是职衔挂职并不实任。
大学士兼掌兵部,这是皇帝莫大的信任,但是也引起朝野巨大的非议,认为事权太重,内阁首辅刘宇亮和次辅薛国观也非常忌刻杨嗣昌的受宠,慢慢的皇帝也觉得威权太重于国不利,因此不再对杨嗣昌言听计从,例如因为其父杨鹤力主招抚流寇失败险被治罪,所以杨嗣昌一贯是力主剿灭流寇的,尤其不相信张献忠的投降,可是皇帝急于平定流寇,没有同意杨嗣昌的主张。
对这些变化,杨嗣昌是感受的到的。
“你的意思是?”
“此次东虏入寇,蓟州、京师兵力空虚,京师极有可能再一次被兵临产下,到时候兵部尚书一职一定是众矢之的,既然如此,阁部何不在此之前丢出这个烫手的山芋,同时也缓解皇上和朝野对阁部揽权的疑虑呢?”杨嗣昌眼神一亮,不由轻轻敲击窗棂,仔细权衡其中的得失。
然则最后还是摇摇头,“明日我不上奏,子乔也会单独上奏,更何况即使压下预警又能压得了几时,数天的时间,何人又是傻子呢?”
“阁部乃是当今重臣,何须如此在意属下的意见?我听说刘侍郎常常跟他的属下说道一句名言:不换思路就换人,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他自己吧!”杨嗣昌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张若麒有些害怕,但还是壮着胆子说道:“刘侍郎执掌职方司已逾七年,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且不用说,职方司已经逐渐膨胀为我大明第一司,驻外二十余个情报站,编制各类暗探密探数不胜数,在内编制的各军方略完全替代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官员们都说刘侍郎不是本兵的下属,反而本兵是职方司的执行机构,只是对职方司的方略用印的泥塑菩萨而已!”
杨嗣昌想起平日敌军未动而职方司的情报早十数日已至,紧跟着已经制定好了御敌方略和详细部署,即使知兵闻名的杨嗣昌也提不出什么反对意见,只能签字用印上报皇帝。
这数年的战事屡屡证明职方司对东虏和流寇的预判之准确,以及职方司用兵方略的正确,也因此,职方司以及刘重元的方略越来越被重视,地位也越来越高。这一年多的兵部尚书坐下来,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也知道张若麒说的没错。“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