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元末新世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负的谢林也不禁诧异。
于志龙曾对谢林和方学道:圣贤书里多是修身齐家的道德之言,个人领会受教确是受益无穷,但是在如何治政,劝导农桑和水利,如何有序开展城乡建设,发展农商牧渔林等事项上几乎是粗放式治理,缺乏明确详实、因地制宜的指导。特别是朝廷专项管理之吏难得有专业之能,只知收税赋、摊杂役,很少想着如何将蛋糕做大做强。
谢林初时尚不服气,这飞将军虽然智勇卓著,看他如此年轻,能有多少经验可谈。谢林嘴上不说,但心里颇有些不以为然,只是他内心沉稳,善于隐藏心机,况且既以决心追随志龙为,自然不愿与其分辩。
时元廷司农司编作《农桑辑要》,又有西域人鲁明善写的《农桑衣食撮要》,以及东平人王祯所著《农书》,均刻版发行。于志龙自谢林处得到一本《农桑辑要》,连续翻阅三夜,可惜其文简略,尽是文言,别说是于志龙读起来极为吃力,估计田间地头的老农更是瞪眼!
相对而言,《农桑衣食撮要》所述较为详备,能够将操作之法简要述之,可惜亦是全无标点,于志龙勉强能读下去,只是其中大量繁体专属字词根本不识,其语义自然难懂。如防“露伤麦 但有沙雾用苘麻散絟长绳上侵晨令两人对持其绳于麦上牵拽抹去沙雾则不伤麦”一句,于志龙请教了田烈方知“苘、絟”其音,其义。但何为沙雾,于志龙实不知!
这没有文化真是太可怕了!于志龙拍着脑袋深深叹息,虽然元廷也将其刊印书册,并转发四方府县官衙,要求借鉴推广,但这类读物只能是极少数人能够读到,读懂。而官府中人多是想着升官发财,怎肯勤于民事和农事?至于乱世时,官府更是无心打理农事。
况且民众多不识字,而农夫尤甚,以现有的识字化水平要想在民间采取书籍形式大力推广新成果难免流于形式!
于志龙
细细思索,眼下战事紧张,自己无暇专注此事,待大局稳定后,定要组织人手,推广结社、识字等事。至于现在的文字有很多笔划极其繁冗,难写难认,文章亦无断句符号等皆需一并解决。
真不知古人为何如此繁琐!
这些事太过长远,先把眼下农事及种具先解决再说吧。于志龙终于默默下定心思。
谈起农事,于志龙不仅关心恢复农桑,对于提高单位田产亦极为关注。而这一点在当下吏员和耕农中往往被忽视。
看到谢林、程世林整理出的兴农纲要,于志龙大力加以肯定,但是以官府的力量如何开展选种,育种,两人并没有明确的思路。
于志龙曾问及谢林和田间老农,如今作物的选种、育种一般多是民间自发行为,官府很少有组织的大举试验和推广。毕竟这些事可能数十年也没有什么大的成果,而人物的投入又异常巨大,绝非小家小户所能承受,万一失败,一户的一年生计就此成泡影。
即便是一地的官府也无法长期坚持,特别是当地主官的频繁更迭,造成了人走政息的弊端。
见谢林对选种,育种有些不以为然,于志龙也不点破。能够做到如此勤于民事和农事的地步,谢林、程世林绝对可列入元廷政绩考核甲等,且谢林做事得力,对己忠心,他不再对其苛求。
不过此时不做要求,但是还要有目标为好,于志龙随口提出几个问题,让谢林、程世林和方学有暇时认真琢磨,有了思路或答案后再回复。
譬如如何将麦子的亩产量提高百斤,甚至到两百斤;城内小民一年生活费用需多少方可度日,城外农户则一年需收获多少米粮才能既满足上交税赋,又可一家裹腹?若是想一家人多扯几件衣裳,每月有肉有鱼下锅,又得需要多收多少粮食才能实现?
谢林等初时尚觉轻松,仔细深究才觉得于志龙用心良苦,几个问题全关乎民生大计。方学自幼在城内长大,家有一间书铺,虽通算筹,但对务农无头绪,谢林身为本地县丞数年,总理当地已有不少经验,两人下去后一通参详好一阵儿,竟不能全部答出。
后面的问题还好说,关键是第一个问题:如何提高亩产量百斤,甚至二百斤。
时有五谷,北方以麦黍为主,南方以水稻为先。按照农经和农书记载,此时北方麦黍的亩产量最多是三百斤,遇到年景不好的多在一二百斤,甚至灾旱年颗粒无收。
以当下主流想法,若多出亩产,除了天时好外,无外乎除草、追肥、浇灌等步骤。
但每年的翻地、播种、除草、施肥、灌溉、收割、脱粒、晾晒、转运等环节在作物的种植和收获中是一个也少不了,且皆是人工,极为费时费力,若水源充足,尚能缓解部分劳作。
女子体力所限,田间农事无法与男子比,故壮男丁实是家中的顶梁柱!若是有牛马辅助自然可以省去相当的人力,只是一般农户多贫困,根本无力供养牲畜。
实际上在农忙时,农妇和小儿亦不能免。
朝廷的抚恤和减免根本抵消不了男丁的损失,这也是男子不愿从军的一个原因。
田间劳作量大,亩产低,元廷的劳役摊派又多,能保证有充足的男丁下地对小户难度不小;此时又是靠天吃饭,所以想大大提高亩产量在农耕时代几乎是一个奢望,绝大多数人只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谢林、方学亦不免俗。两人琢磨了许久,也只是在施肥、灌溉、甚至密植等方面转悠,至于育种、选种,他们也是听闻,农书虽提及,但如何具体行事亦是纸上谈兵,一时拿不出好的办法。
好在于志龙不强求二人立刻找出育种的可行之策,只是要求二人多加留心,待战事过去后,择机而试。
自负的谢林也不禁诧异。
于志龙曾对谢林和方学道:圣贤书里多是修身齐家的道德之言,个人领会受教确是受益无穷,但是在如何治政,劝导农桑和水利,如何有序开展城乡建设,发展农商牧渔林等事项上几乎是粗放式治理,缺乏明确详实、因地制宜的指导。特别是朝廷专项管理之吏难得有专业之能,只知收税赋、摊杂役,很少想着如何将蛋糕做大做强。
谢林初时尚不服气,这飞将军虽然智勇卓著,看他如此年轻,能有多少经验可谈。谢林嘴上不说,但心里颇有些不以为然,只是他内心沉稳,善于隐藏心机,况且既以决心追随志龙为,自然不愿与其分辩。
时元廷司农司编作《农桑辑要》,又有西域人鲁明善写的《农桑衣食撮要》,以及东平人王祯所著《农书》,均刻版发行。于志龙自谢林处得到一本《农桑辑要》,连续翻阅三夜,可惜其文简略,尽是文言,别说是于志龙读起来极为吃力,估计田间地头的老农更是瞪眼!
相对而言,《农桑衣食撮要》所述较为详备,能够将操作之法简要述之,可惜亦是全无标点,于志龙勉强能读下去,只是其中大量繁体专属字词根本不识,其语义自然难懂。如防“露伤麦 但有沙雾用苘麻散絟长绳上侵晨令两人对持其绳于麦上牵拽抹去沙雾则不伤麦”一句,于志龙请教了田烈方知“苘、絟”其音,其义。但何为沙雾,于志龙实不知!
这没有文化真是太可怕了!于志龙拍着脑袋深深叹息,虽然元廷也将其刊印书册,并转发四方府县官衙,要求借鉴推广,但这类读物只能是极少数人能够读到,读懂。而官府中人多是想着升官发财,怎肯勤于民事和农事?至于乱世时,官府更是无心打理农事。
况且民众多不识字,而农夫尤甚,以现有的识字化水平要想在民间采取书籍形式大力推广新成果难免流于形式!
于志龙
细细思索,眼下战事紧张,自己无暇专注此事,待大局稳定后,定要组织人手,推广结社、识字等事。至于现在的文字有很多笔划极其繁冗,难写难认,文章亦无断句符号等皆需一并解决。
真不知古人为何如此繁琐!
这些事太过长远,先把眼下农事及种具先解决再说吧。于志龙终于默默下定心思。
谈起农事,于志龙不仅关心恢复农桑,对于提高单位田产亦极为关注。而这一点在当下吏员和耕农中往往被忽视。
看到谢林、程世林整理出的兴农纲要,于志龙大力加以肯定,但是以官府的力量如何开展选种,育种,两人并没有明确的思路。
于志龙曾问及谢林和田间老农,如今作物的选种、育种一般多是民间自发行为,官府很少有组织的大举试验和推广。毕竟这些事可能数十年也没有什么大的成果,而人物的投入又异常巨大,绝非小家小户所能承受,万一失败,一户的一年生计就此成泡影。
即便是一地的官府也无法长期坚持,特别是当地主官的频繁更迭,造成了人走政息的弊端。
见谢林对选种,育种有些不以为然,于志龙也不点破。能够做到如此勤于民事和农事的地步,谢林、程世林绝对可列入元廷政绩考核甲等,且谢林做事得力,对己忠心,他不再对其苛求。
不过此时不做要求,但是还要有目标为好,于志龙随口提出几个问题,让谢林、程世林和方学有暇时认真琢磨,有了思路或答案后再回复。
譬如如何将麦子的亩产量提高百斤,甚至到两百斤;城内小民一年生活费用需多少方可度日,城外农户则一年需收获多少米粮才能既满足上交税赋,又可一家裹腹?若是想一家人多扯几件衣裳,每月有肉有鱼下锅,又得需要多收多少粮食才能实现?
谢林等初时尚觉轻松,仔细深究才觉得于志龙用心良苦,几个问题全关乎民生大计。方学自幼在城内长大,家有一间书铺,虽通算筹,但对务农无头绪,谢林身为本地县丞数年,总理当地已有不少经验,两人下去后一通参详好一阵儿,竟不能全部答出。
后面的问题还好说,关键是第一个问题:如何提高亩产量百斤,甚至二百斤。
时有五谷,北方以麦黍为主,南方以水稻为先。按照农经和农书记载,此时北方麦黍的亩产量最多是三百斤,遇到年景不好的多在一二百斤,甚至灾旱年颗粒无收。
以当下主流想法,若多出亩产,除了天时好外,无外乎除草、追肥、浇灌等步骤。
但每年的翻地、播种、除草、施肥、灌溉、收割、脱粒、晾晒、转运等环节在作物的种植和收获中是一个也少不了,且皆是人工,极为费时费力,若水源充足,尚能缓解部分劳作。
女子体力所限,田间农事无法与男子比,故壮男丁实是家中的顶梁柱!若是有牛马辅助自然可以省去相当的人力,只是一般农户多贫困,根本无力供养牲畜。
实际上在农忙时,农妇和小儿亦不能免。
朝廷的抚恤和减免根本抵消不了男丁的损失,这也是男子不愿从军的一个原因。
田间劳作量大,亩产低,元廷的劳役摊派又多,能保证有充足的男丁下地对小户难度不小;此时又是靠天吃饭,所以想大大提高亩产量在农耕时代几乎是一个奢望,绝大多数人只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谢林、方学亦不免俗。两人琢磨了许久,也只是在施肥、灌溉、甚至密植等方面转悠,至于育种、选种,他们也是听闻,农书虽提及,但如何具体行事亦是纸上谈兵,一时拿不出好的办法。
好在于志龙不强求二人立刻找出育种的可行之策,只是要求二人多加留心,待战事过去后,择机而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