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新战国策——二战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再次晋见莫洛托夫,并且通知他:“德国准备同苏联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而且,如果苏联政府也有同样愿望的话,这项条约的期限可定为5年,期满以前不得废除。德国还准备同苏联一起,对波罗的海各国作出担保。最后,德国也愿意发挥影响,来改进并巩固苏日关系。”
德国表面上装作不急于同莫斯科“做交易”,其实非常急迫。里宾特洛甫给大使指示:“我要求你再一次把这一指示读给莫洛托夫听,并且要求立即知道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先生的意见。如果我能在本周末或者下周初到莫斯科的话,对我们将特别有利。”
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在阿尔卑斯山顶,十分焦急地等待着莫斯科的回答。联共中央和斯大林不但知道希特勒在着急,而且无疑也完全知道他为何着急。因此想出办法对付希特勒。莫洛托夫拿出苏联政府8月15日第一次来信的书面答复。这份答复追溯了纳粹政府对苏联的敌视行为,并且说:“直到最近以前,苏联政府一直认为,德国政府是在找机会同苏联发生冲突。”照会解释说,正是由于这个理由,苏联“才参与组织一个反对(德国)侵略的联合阵线。”
照会中最后写道:“如果德国政府现在要对过去的政策实行改变,准备认真改善同苏联的政治关系的话,苏联政府只能对这样一种改变表示欢迎,并且准备在自己这方面修改政策,以便认真改善对德关系。”
希特勒接到这个报告,就不顾一切了。8月18日晚间,他在萨尔斯堡又给舒伦堡大使发出了一封由里宾特洛甫署名的“特急”电报。指示他“立即安排再次晋见莫洛托夫先生”,告诉他德国外交部长建议,自己“立即动身来莫斯科”。外长来时“将由元首授以全权,来全面地而且最后地解决全部问题”。
直到8月19日晚7时,希特勒望眼欲穿的电报终于来了。就在当天下午4时0分,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德国大使,将一份互不侵犯条约草案交给他。并且说,如果苏德贸易协定能在0日签字并公布的话,里宾特洛甫就可以在8月6日或7日到莫斯科来。莫洛托夫没有解释苏联突然改变主意的理由,舒伦堡猜想,是斯大林过问了这件事。
在这成败关头,希特勒决定直接同斯大林打交道。他放下架子,亲自请求他长期以来痛骂诅咒的苏联“独裁者”,立即同意他的外长到莫斯科去。
8月0日下午6时45分,希特勒直接打电报给斯大林,他在电报中说:“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对我来说,意味着确立德国的长期政策。德国从此将恢复过去若干世纪中,对我们两国都属于有益的政治方针。我接受你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先生交来的互不侵犯条约草案,但是认为迫切需要尽快澄清与之有关的问题。”
“德国和波兰之间紧张关系已变得不可容忍了,不论哪一天都可以爆发危机。德国已经下定决心,从现在起将以它支配的一切手段,来保护它的国家利益。”
“在我看来,鉴于我们两国都有建立彼此间新关系的愿望,最好是不要丧失时间。我因此再次建议你在星期二(8月日),接见我的外交部部长,至迟到星期三。德国外交部长有最充分的权力,来拟定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和议定书。鉴于目前的国际形势,外交部长在莫斯科只能逗留一天,至多两天,再长是不可能的。我将十分高兴得到你尽早的答复。”
在以后的这段时间里,希特勒处在近乎精神崩溃状态中。半夜里还打电话给戈林,说他心里嘀咕斯大林对他的电报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并对莫斯科迟迟不作答复惴惴不安。直到8月1日晚9时5分,收到斯大林同意里宾特洛甫8月日来莫斯科访问的复电。
客观地说,对于如此重大的决策,斯大林的回复是很快的,这对他来说也是迫切需要的事情。日深夜,斯大林接见了里宾特洛甫,他们商定了协议的文本。在这份只有两国利益的协议中,里宾特洛甫在前言中加进一句,有关德苏两国形成友好关系的话。斯大林对此表示反对。
他说:“苏联政府在被纳粹政府劈头盖脸地倾倒了6年大粪之后,不能突然之间把一项德苏友好宣言拿到群众面前来。”
希特勒和斯大林都知道,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只这一个暂时的权宜之计。他们是敌人,在他们之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条约规定: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条约还规定双方今后保持联系,对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交换情报;对某些问题产生分歧时,双方通过和平方法,友好地交换意见以资解决。条约期限为10年,除非一方在期满前一年通知废止,条约将被认为自动延长5年。
据1946年5月0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披露,在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际,苏德在严守秘密的会谈中,讨论了划分各自在东欧的势力范围问题。即“秘密附属议定书”:
在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国家所属地区,发生领土上或政治上的变动时,立陶宛北部边界应成为德国和苏联两国势力范围的边界。
在波兰国家所属的地区发生领土或政治上的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大体上以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一线为界。
缔约双方的利益是否需要维持一个独立的波兰,以及这个国家的边界应如何划定问题,只有今后在政治局势的进一步发展中,方能予以明确决定。在任何情况下,两国政府都将通过友好协议来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东南欧,苏联提请注意它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方面宣布,它对这些地区在政治上完全不感兴趣。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引起了不同反响。
希特勒的盟友大发雷霆,墨索里尼和佛朗哥公开表示不同意。这个条约对日本是沉重打击,因为日本已经在中蒙边境同苏联作战。日本头目曾告诉希特勒,他们在8月就可以参加“大规模的推进”。在反对德国同苏联签订这个条约的叫嚷声中,日本平沼内阁倒台。
伦敦保守党中的希特勒支持者们,更是难以接受,他们第一次叫嚷要索取希特勒的命。但张伯伦政府仍然故我,甚至在希特勒进攻波兰之后,他仍然企图召集参加慕尼黑会议四国,来商讨同希特勒取得协议解决波兰命运的问题。
美国著名作家斯特朗在波兰遭受危难时,一位苏联外交家对她说:“要是没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我们现在就会受到德、意、日同盟从欧洲和亚洲两面夹击。英法会据守马奇诺防线并且资助希特勒。美国会成为日本的兵工厂来反对我们,就像它反对中国那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后,我们就在希特勒、日本和支持希特勒的伦敦人士之间引起了矛盾。要制止对波兰的入侵已经太迟了。张伯伦甚至没有尝试这样做。可是我们已经分裂了法西斯世界阵营,我们将不需要对整个世界作战了。”
丘吉尔说:“斯大林同希特勒做交易一举,固然足以令人齿冷,然而在当时是高度现实主义的。斯大林的首要考虑,就同任何其他国家政府首脑的考虑一样,是他自己国家的安全。”
据斯大林后来告诉丘吉尔说,他在199年夏天深信,希特勒就要打仗了。他决定,苏联决不能被别人骗到单独对德作战的倒霉局面中去。如果同西方结成靠得住的联盟证明已不可能的话,那为什么不转而联合希特勒呢?他不是已突然来敲门求教了吗?
对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最大的震惊者,当数日本。此时,日本已经开始了它对苏联的试探性进攻。那么,日本将如何处置与苏联的关系呢?(未完待续)
再次晋见莫洛托夫,并且通知他:“德国准备同苏联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而且,如果苏联政府也有同样愿望的话,这项条约的期限可定为5年,期满以前不得废除。德国还准备同苏联一起,对波罗的海各国作出担保。最后,德国也愿意发挥影响,来改进并巩固苏日关系。”
德国表面上装作不急于同莫斯科“做交易”,其实非常急迫。里宾特洛甫给大使指示:“我要求你再一次把这一指示读给莫洛托夫听,并且要求立即知道苏联政府和斯大林先生的意见。如果我能在本周末或者下周初到莫斯科的话,对我们将特别有利。”
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在阿尔卑斯山顶,十分焦急地等待着莫斯科的回答。联共中央和斯大林不但知道希特勒在着急,而且无疑也完全知道他为何着急。因此想出办法对付希特勒。莫洛托夫拿出苏联政府8月15日第一次来信的书面答复。这份答复追溯了纳粹政府对苏联的敌视行为,并且说:“直到最近以前,苏联政府一直认为,德国政府是在找机会同苏联发生冲突。”照会解释说,正是由于这个理由,苏联“才参与组织一个反对(德国)侵略的联合阵线。”
照会中最后写道:“如果德国政府现在要对过去的政策实行改变,准备认真改善同苏联的政治关系的话,苏联政府只能对这样一种改变表示欢迎,并且准备在自己这方面修改政策,以便认真改善对德关系。”
希特勒接到这个报告,就不顾一切了。8月18日晚间,他在萨尔斯堡又给舒伦堡大使发出了一封由里宾特洛甫署名的“特急”电报。指示他“立即安排再次晋见莫洛托夫先生”,告诉他德国外交部长建议,自己“立即动身来莫斯科”。外长来时“将由元首授以全权,来全面地而且最后地解决全部问题”。
直到8月19日晚7时,希特勒望眼欲穿的电报终于来了。就在当天下午4时0分,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德国大使,将一份互不侵犯条约草案交给他。并且说,如果苏德贸易协定能在0日签字并公布的话,里宾特洛甫就可以在8月6日或7日到莫斯科来。莫洛托夫没有解释苏联突然改变主意的理由,舒伦堡猜想,是斯大林过问了这件事。
在这成败关头,希特勒决定直接同斯大林打交道。他放下架子,亲自请求他长期以来痛骂诅咒的苏联“独裁者”,立即同意他的外长到莫斯科去。
8月0日下午6时45分,希特勒直接打电报给斯大林,他在电报中说:“同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对我来说,意味着确立德国的长期政策。德国从此将恢复过去若干世纪中,对我们两国都属于有益的政治方针。我接受你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先生交来的互不侵犯条约草案,但是认为迫切需要尽快澄清与之有关的问题。”
“德国和波兰之间紧张关系已变得不可容忍了,不论哪一天都可以爆发危机。德国已经下定决心,从现在起将以它支配的一切手段,来保护它的国家利益。”
“在我看来,鉴于我们两国都有建立彼此间新关系的愿望,最好是不要丧失时间。我因此再次建议你在星期二(8月日),接见我的外交部部长,至迟到星期三。德国外交部长有最充分的权力,来拟定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和议定书。鉴于目前的国际形势,外交部长在莫斯科只能逗留一天,至多两天,再长是不可能的。我将十分高兴得到你尽早的答复。”
在以后的这段时间里,希特勒处在近乎精神崩溃状态中。半夜里还打电话给戈林,说他心里嘀咕斯大林对他的电报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并对莫斯科迟迟不作答复惴惴不安。直到8月1日晚9时5分,收到斯大林同意里宾特洛甫8月日来莫斯科访问的复电。
客观地说,对于如此重大的决策,斯大林的回复是很快的,这对他来说也是迫切需要的事情。日深夜,斯大林接见了里宾特洛甫,他们商定了协议的文本。在这份只有两国利益的协议中,里宾特洛甫在前言中加进一句,有关德苏两国形成友好关系的话。斯大林对此表示反对。
他说:“苏联政府在被纳粹政府劈头盖脸地倾倒了6年大粪之后,不能突然之间把一项德苏友好宣言拿到群众面前来。”
希特勒和斯大林都知道,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只这一个暂时的权宜之计。他们是敌人,在他们之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条约规定: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条约还规定双方今后保持联系,对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交换情报;对某些问题产生分歧时,双方通过和平方法,友好地交换意见以资解决。条约期限为10年,除非一方在期满前一年通知废止,条约将被认为自动延长5年。
据1946年5月0日英国《曼彻斯特卫报》披露,在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际,苏德在严守秘密的会谈中,讨论了划分各自在东欧的势力范围问题。即“秘密附属议定书”:
在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国家所属地区,发生领土上或政治上的变动时,立陶宛北部边界应成为德国和苏联两国势力范围的边界。
在波兰国家所属的地区发生领土或政治上的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大体上以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一线为界。
缔约双方的利益是否需要维持一个独立的波兰,以及这个国家的边界应如何划定问题,只有今后在政治局势的进一步发展中,方能予以明确决定。在任何情况下,两国政府都将通过友好协议来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东南欧,苏联提请注意它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方面宣布,它对这些地区在政治上完全不感兴趣。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引起了不同反响。
希特勒的盟友大发雷霆,墨索里尼和佛朗哥公开表示不同意。这个条约对日本是沉重打击,因为日本已经在中蒙边境同苏联作战。日本头目曾告诉希特勒,他们在8月就可以参加“大规模的推进”。在反对德国同苏联签订这个条约的叫嚷声中,日本平沼内阁倒台。
伦敦保守党中的希特勒支持者们,更是难以接受,他们第一次叫嚷要索取希特勒的命。但张伯伦政府仍然故我,甚至在希特勒进攻波兰之后,他仍然企图召集参加慕尼黑会议四国,来商讨同希特勒取得协议解决波兰命运的问题。
美国著名作家斯特朗在波兰遭受危难时,一位苏联外交家对她说:“要是没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我们现在就会受到德、意、日同盟从欧洲和亚洲两面夹击。英法会据守马奇诺防线并且资助希特勒。美国会成为日本的兵工厂来反对我们,就像它反对中国那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后,我们就在希特勒、日本和支持希特勒的伦敦人士之间引起了矛盾。要制止对波兰的入侵已经太迟了。张伯伦甚至没有尝试这样做。可是我们已经分裂了法西斯世界阵营,我们将不需要对整个世界作战了。”
丘吉尔说:“斯大林同希特勒做交易一举,固然足以令人齿冷,然而在当时是高度现实主义的。斯大林的首要考虑,就同任何其他国家政府首脑的考虑一样,是他自己国家的安全。”
据斯大林后来告诉丘吉尔说,他在199年夏天深信,希特勒就要打仗了。他决定,苏联决不能被别人骗到单独对德作战的倒霉局面中去。如果同西方结成靠得住的联盟证明已不可能的话,那为什么不转而联合希特勒呢?他不是已突然来敲门求教了吗?
对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最大的震惊者,当数日本。此时,日本已经开始了它对苏联的试探性进攻。那么,日本将如何处置与苏联的关系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