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新战国策——二战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戴高乐立即派出这支生力军,去消灭进攻时残留在身后的顽抗之敌。
这时,集结在塞尔河北岸的德军炮兵开始轰击,法国的大炮却没有进入阵地。下午,德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袭击了法军的坦克和载重汽车,双方力量十分悬殊,但戴高乐率领部队奋勇杀敌,到晚上,他们以不足00人的伤亡,击毙敌军数百名,还俘虏了10名德军。这一胜利稳定了军心,他们背后的难民也不再向南跑了,并兴奋地高呼:“戴高乐挡住了德国人!”
然而,整个局势已无可挽回。法军缺乏作战经验,许多坦克兵驾驶时数还不足4小时,军官第一次和他们的士兵见面,无线电之类最起码的通讯设备都没有。尽管如此,戴高乐仍义无反顾地指挥部队英勇作战。
5月7日,戴高乐晋升为准将的第三天。他带领残缺不全的第4装甲师,一直在连续作战,又一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取得了胜利。三天之内,他迫使敌人后退了9英里,俘虏了500多人,并缴获大批战利品。
到了5月0日,布伦落入德军手中,比利时国王奥波德三世于8日清晨向德军投降,使大量德军从英法部队侧翼长驱直入,把5万英军和10万法军包围在加莱地区的敦刻尔克。法国政府和最高统帅部内部,一些高级军政官员已在谈论法国无条件投降。雷诺总理感到自己在内阁越来越孤立,需要志同道合朋友的支持,于是,在法国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6月5日,再次调整内阁的时候,他毅然任命晋升准将才10天的戴高乐,为法国国防和陆军部副部长。
当16日晚9时半,戴高乐从伦敦返回波尔多时,在机场获悉雷诺总理愤而辞职,勒布伦总统召见贝当,请他组阁时。他意识到,目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遵循军人服从的天职,留下跟着投降;一是就此背弃投降政府,舍弃身家性命和高堂老母,乘原机返回英国救亡图存。
戴高乐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他当即赶去见到了那位失败的朋友雷诺最后一面。见面时戴高乐没有责备他,只是说:“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战斗下去!”并把自己准备逃亡英国的决定告诉了雷诺。雷诺再次给了不屈不挠戴高乐最后一次支持:从总理秘密款项中,支付给戴高乐10万法郎作秘密经费!
第二天上午,即6月17日10时,戴高乐在秘密警察的监视下,泰然自若地到机场为斯皮尔将军送行。他的副官戴库尔塞尔中尉事先躲进了飞机里,在发动机发出轰鸣,机轮开始滑行的瞬间,从飞机里伸出一双大手,把戴高乐迅速拉入了飞机,旋即关闭了舱门。
监视戴高乐的秘密警察还没有反应过来,飞机已经“载着法国的荣誉和未来”升上了蓝天。
初到伦敦,戴高乐感到自己很孤单,两手空空,前途未卜,后退无路。所有的只是一个不屈的信念和满腔战斗的热血。目前最紧要的,是在异国他乡升起国旗,宣布奋斗目标;其次是取得武器,组建一支救国队伍。
最为幸运的是,东道主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斗志与戴高乐一样坚决、一样旺盛。他们是一对天然的盟友。此时的丘吉尔也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坚持战斗。他的陆军已是残兵败将,飞机不多,主要盟国已经屈膝投降。但他还是坚定不移,准备迎击德国人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来保卫英伦三岛。
应该说,丘吉尔和戴高乐都具有巨大的坚持继续战争资源,英法海外殖民地人口达数亿,面积遍布全球每一个洲。这也是丘吉尔看好戴高乐并支持他的重要因素。
在最困难的时刻,丘吉尔热情而坚定的慨然承诺,使戴高乐立即得到了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6月17日,戴高乐10日之内第五次来到丘吉尔面前,要求使用英国广播公司的电台。丘吉尔不假思索满口答应。两人商定,只等贝当一向德国人屈膝,就立即公开广播。
当天晚上,贝当政府正式通过比利时大使,向德国法西斯表示求和意愿。第二天,即6月18日下午6时,戴高乐来到布什大厦B播音室,坐在麦克风前开始了他对法国的首次广播。从这一刻起,戴高乐就成为法兰西的战斗旗手。
“我是戴高乐将军,我现在在伦敦,我向目前在英国土地上和将来可能来到英国土地上的,持有武器或没有武器的法国官兵发出号召,我向目前在英国土地上,和将来可能来到英国土地上的军火工厂的一切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发出号召,请你们和我取得联系。”
“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烈火不能熄灭,也决不会熄灭!”
戴高乐为激励贝当政府振奋斗志的最后努力,换回的却是命令他立即回国的电报。他给魏刚将军去了封信,恳切要求他出来领导抵抗运动。得到的却是法国大使馆转来的,要他去图卢兹的圣米歇尔监狱去投降,接受战争委员会审判的命令。这个委员会起初判处戴高乐4年徒刑,后来由于魏刚的坚持,竟改为“缺席判处戴高乐死刑”。
戴高乐只好向法国驻海外殖民当局打电话,呼吁他们坚持抗战,邀请他们来伦敦共商抵抗大计,得到的却是一片嘲笑。那些总督们认为戴高乐“只不过是一个野心勃勃、追逐名利、不久以前才被临时提升上来准将”,他在官场中“唯一足以挂齿的经历,只是在已经下野的雷诺内阁中担任过国防和陆军次长而已”。就连决心打下去的北非总司令兼摩洛哥总督诺盖将军,也认为没有理由非得响应戴高乐的呼吁不可。
面对德国苛刻的条件,法国军政首脑们没提出任何异议,6月日下午,法国代表和凯特尔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全世界人民都怵目惊心地注视着法兰西这颗巨星殒落,很多法国人听到广播后潸然泪下。
在这严峻时刻,戴高乐在伦敦再一次发表声明,严正指出维希政府已完全丧失了正统性,并正式宣布成立“自由法国运动”,号召把“自由还给世界,把荣誉归还祖国!”当天,代表“自由法国运动”的洛林十字旗帜,在海峡彼岸高高飘扬起来了。
6月8日,英国正式承认临时的法兰西全国委员会,承认戴高乐为“一切自由法国人的领袖”。
丘吉尔对戴高乐说:“你孤身一人,那没关系!我就承认你一个人!”
这样,历史的大潮把戴高乐推上了非常独特的境地:在法国本土,存在着一个表面上“合法”并得到美、苏等大多数国家承认、只有英国认为“不能再将它视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政府”的维希政府;在伦敦,戴高乐打出代表“自由法国”的洛林十字旗得到了英国的承认。
戴高乐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强烈的爱国情操,感染着每一位和他见面的爱国志士。在他“六一八”广播呼吁后,已有几百人集合到他的旗帜下。6月9日,他到利物浦招募了外籍军团第1旅两个营,00名阿尔卑斯山步兵,一个坦克连的/,以及一些炮兵、工兵和通信兵。几天后又有两艘潜艇和一艘巡逻艇宣布拥护他。驻圣阿塔恩的几十名飞行员组成了他未来空军的核心。
6月0日,第一个高级军衔者米塞利埃海军中将,投奔到洛林十字旗帜下。他的到来对戴高乐的事业是很大的支持和鼓舞。紧接着,一些人从法国经西班牙逃出来,一些人从北非直布罗陀投奔而来。
7月14日上午,拥有7000多人的自由法国战斗队,齐集白城体育馆。戴高乐全副戎装,威严地站在台阶上,他身后是一幅巨大的一战英雄福煦元帅的画像。在伦敦公众赞许的目光下,一列列方队英姿勃发地走过主席台。戴高乐默默地注视着这支年轻的队伍,可以感到他冷峻的外表下燃烧着一团烈火;他清楚地意识到,他必须团结和依靠他们,肩负起光复祖国的使命。
这是戴高乐和他的部队第一次在伦敦公开亮相。紧接着,首批自由法国飞行员参加了对德国鲁尔区的轰炸。标志着法国重新投入了战斗。
绝望中的法国人民,立刻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向戴高乐表明了他们的态度。这是两张照片:一张拍的是7月14日,法兰西国庆节,法国男女伫立在无名将士碑周围,沉浸在无尽的悲哀里。照片上面写了这么几句话:戴高乐!我们听到你的话了。现在我们在等待你!
另一张,是一被路过人献满鲜花的坟墓。这是戴高乐母亲的坟墓。7月16日,这位伟大的母亲向上帝奉献了她的苦难,祈求挽救法国和庇护她的儿子的使命以后,便独自在班明死去了。
早在6月8日,英国政府便公告承认戴高乐是“自由法国的领袖”。于是,戴高乐就以“自由法国领袖”的身份,与英国首相及其外交部进行“必要的谈判”。他们以他6月6日交给丘吉尔首相和外部大臣哈里法克斯勋爵的一份备忘录为起点,通过艰苦努力,终于达成了1940年8月7日的协议。
这份被称为“丘吉尔-戴高乐协议”,是戴高乐努力建立大厦的基石。在协议中,戴高乐坚持英国必须保证重新恢复法国本土和法兰西帝国的疆界。他是想以这种办法,从法律上打消英国人可能怀有的任何攫取法属领土,以扩大不列颠帝国的冒险想法。最后,英国人终于承认他们有义务“完整地恢复法国的独立和伟大”。
在协议中,自由法国军队的开支暂时由英国政府负担。由于初期戴高乐没有财源,所以坚持载明这只是借贷。所有开支将单独立帐,以后予以偿还。从而保持了法国的荣誉和独立自主。这一点使戴高乐在对外关系中,凡涉及到法国利益问题上,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一个“高大的强硬者形象”。
法国战败投降,使欧洲乃至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欧洲大国之一意大利,此时的动向最引人瞩目。那么,意大利此时有哪些重大动作呢?(未完待续)
。戴高乐立即派出这支生力军,去消灭进攻时残留在身后的顽抗之敌。
这时,集结在塞尔河北岸的德军炮兵开始轰击,法国的大炮却没有进入阵地。下午,德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袭击了法军的坦克和载重汽车,双方力量十分悬殊,但戴高乐率领部队奋勇杀敌,到晚上,他们以不足00人的伤亡,击毙敌军数百名,还俘虏了10名德军。这一胜利稳定了军心,他们背后的难民也不再向南跑了,并兴奋地高呼:“戴高乐挡住了德国人!”
然而,整个局势已无可挽回。法军缺乏作战经验,许多坦克兵驾驶时数还不足4小时,军官第一次和他们的士兵见面,无线电之类最起码的通讯设备都没有。尽管如此,戴高乐仍义无反顾地指挥部队英勇作战。
5月7日,戴高乐晋升为准将的第三天。他带领残缺不全的第4装甲师,一直在连续作战,又一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取得了胜利。三天之内,他迫使敌人后退了9英里,俘虏了500多人,并缴获大批战利品。
到了5月0日,布伦落入德军手中,比利时国王奥波德三世于8日清晨向德军投降,使大量德军从英法部队侧翼长驱直入,把5万英军和10万法军包围在加莱地区的敦刻尔克。法国政府和最高统帅部内部,一些高级军政官员已在谈论法国无条件投降。雷诺总理感到自己在内阁越来越孤立,需要志同道合朋友的支持,于是,在法国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6月5日,再次调整内阁的时候,他毅然任命晋升准将才10天的戴高乐,为法国国防和陆军部副部长。
当16日晚9时半,戴高乐从伦敦返回波尔多时,在机场获悉雷诺总理愤而辞职,勒布伦总统召见贝当,请他组阁时。他意识到,目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遵循军人服从的天职,留下跟着投降;一是就此背弃投降政府,舍弃身家性命和高堂老母,乘原机返回英国救亡图存。
戴高乐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他当即赶去见到了那位失败的朋友雷诺最后一面。见面时戴高乐没有责备他,只是说:“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战斗下去!”并把自己准备逃亡英国的决定告诉了雷诺。雷诺再次给了不屈不挠戴高乐最后一次支持:从总理秘密款项中,支付给戴高乐10万法郎作秘密经费!
第二天上午,即6月17日10时,戴高乐在秘密警察的监视下,泰然自若地到机场为斯皮尔将军送行。他的副官戴库尔塞尔中尉事先躲进了飞机里,在发动机发出轰鸣,机轮开始滑行的瞬间,从飞机里伸出一双大手,把戴高乐迅速拉入了飞机,旋即关闭了舱门。
监视戴高乐的秘密警察还没有反应过来,飞机已经“载着法国的荣誉和未来”升上了蓝天。
初到伦敦,戴高乐感到自己很孤单,两手空空,前途未卜,后退无路。所有的只是一个不屈的信念和满腔战斗的热血。目前最紧要的,是在异国他乡升起国旗,宣布奋斗目标;其次是取得武器,组建一支救国队伍。
最为幸运的是,东道主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斗志与戴高乐一样坚决、一样旺盛。他们是一对天然的盟友。此时的丘吉尔也是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坚持战斗。他的陆军已是残兵败将,飞机不多,主要盟国已经屈膝投降。但他还是坚定不移,准备迎击德国人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来保卫英伦三岛。
应该说,丘吉尔和戴高乐都具有巨大的坚持继续战争资源,英法海外殖民地人口达数亿,面积遍布全球每一个洲。这也是丘吉尔看好戴高乐并支持他的重要因素。
在最困难的时刻,丘吉尔热情而坚定的慨然承诺,使戴高乐立即得到了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6月17日,戴高乐10日之内第五次来到丘吉尔面前,要求使用英国广播公司的电台。丘吉尔不假思索满口答应。两人商定,只等贝当一向德国人屈膝,就立即公开广播。
当天晚上,贝当政府正式通过比利时大使,向德国法西斯表示求和意愿。第二天,即6月18日下午6时,戴高乐来到布什大厦B播音室,坐在麦克风前开始了他对法国的首次广播。从这一刻起,戴高乐就成为法兰西的战斗旗手。
“我是戴高乐将军,我现在在伦敦,我向目前在英国土地上和将来可能来到英国土地上的,持有武器或没有武器的法国官兵发出号召,我向目前在英国土地上,和将来可能来到英国土地上的军火工厂的一切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发出号召,请你们和我取得联系。”
“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烈火不能熄灭,也决不会熄灭!”
戴高乐为激励贝当政府振奋斗志的最后努力,换回的却是命令他立即回国的电报。他给魏刚将军去了封信,恳切要求他出来领导抵抗运动。得到的却是法国大使馆转来的,要他去图卢兹的圣米歇尔监狱去投降,接受战争委员会审判的命令。这个委员会起初判处戴高乐4年徒刑,后来由于魏刚的坚持,竟改为“缺席判处戴高乐死刑”。
戴高乐只好向法国驻海外殖民当局打电话,呼吁他们坚持抗战,邀请他们来伦敦共商抵抗大计,得到的却是一片嘲笑。那些总督们认为戴高乐“只不过是一个野心勃勃、追逐名利、不久以前才被临时提升上来准将”,他在官场中“唯一足以挂齿的经历,只是在已经下野的雷诺内阁中担任过国防和陆军次长而已”。就连决心打下去的北非总司令兼摩洛哥总督诺盖将军,也认为没有理由非得响应戴高乐的呼吁不可。
面对德国苛刻的条件,法国军政首脑们没提出任何异议,6月日下午,法国代表和凯特尔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全世界人民都怵目惊心地注视着法兰西这颗巨星殒落,很多法国人听到广播后潸然泪下。
在这严峻时刻,戴高乐在伦敦再一次发表声明,严正指出维希政府已完全丧失了正统性,并正式宣布成立“自由法国运动”,号召把“自由还给世界,把荣誉归还祖国!”当天,代表“自由法国运动”的洛林十字旗帜,在海峡彼岸高高飘扬起来了。
6月8日,英国正式承认临时的法兰西全国委员会,承认戴高乐为“一切自由法国人的领袖”。
丘吉尔对戴高乐说:“你孤身一人,那没关系!我就承认你一个人!”
这样,历史的大潮把戴高乐推上了非常独特的境地:在法国本土,存在着一个表面上“合法”并得到美、苏等大多数国家承认、只有英国认为“不能再将它视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政府”的维希政府;在伦敦,戴高乐打出代表“自由法国”的洛林十字旗得到了英国的承认。
戴高乐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强烈的爱国情操,感染着每一位和他见面的爱国志士。在他“六一八”广播呼吁后,已有几百人集合到他的旗帜下。6月9日,他到利物浦招募了外籍军团第1旅两个营,00名阿尔卑斯山步兵,一个坦克连的/,以及一些炮兵、工兵和通信兵。几天后又有两艘潜艇和一艘巡逻艇宣布拥护他。驻圣阿塔恩的几十名飞行员组成了他未来空军的核心。
6月0日,第一个高级军衔者米塞利埃海军中将,投奔到洛林十字旗帜下。他的到来对戴高乐的事业是很大的支持和鼓舞。紧接着,一些人从法国经西班牙逃出来,一些人从北非直布罗陀投奔而来。
7月14日上午,拥有7000多人的自由法国战斗队,齐集白城体育馆。戴高乐全副戎装,威严地站在台阶上,他身后是一幅巨大的一战英雄福煦元帅的画像。在伦敦公众赞许的目光下,一列列方队英姿勃发地走过主席台。戴高乐默默地注视着这支年轻的队伍,可以感到他冷峻的外表下燃烧着一团烈火;他清楚地意识到,他必须团结和依靠他们,肩负起光复祖国的使命。
这是戴高乐和他的部队第一次在伦敦公开亮相。紧接着,首批自由法国飞行员参加了对德国鲁尔区的轰炸。标志着法国重新投入了战斗。
绝望中的法国人民,立刻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向戴高乐表明了他们的态度。这是两张照片:一张拍的是7月14日,法兰西国庆节,法国男女伫立在无名将士碑周围,沉浸在无尽的悲哀里。照片上面写了这么几句话:戴高乐!我们听到你的话了。现在我们在等待你!
另一张,是一被路过人献满鲜花的坟墓。这是戴高乐母亲的坟墓。7月16日,这位伟大的母亲向上帝奉献了她的苦难,祈求挽救法国和庇护她的儿子的使命以后,便独自在班明死去了。
早在6月8日,英国政府便公告承认戴高乐是“自由法国的领袖”。于是,戴高乐就以“自由法国领袖”的身份,与英国首相及其外交部进行“必要的谈判”。他们以他6月6日交给丘吉尔首相和外部大臣哈里法克斯勋爵的一份备忘录为起点,通过艰苦努力,终于达成了1940年8月7日的协议。
这份被称为“丘吉尔-戴高乐协议”,是戴高乐努力建立大厦的基石。在协议中,戴高乐坚持英国必须保证重新恢复法国本土和法兰西帝国的疆界。他是想以这种办法,从法律上打消英国人可能怀有的任何攫取法属领土,以扩大不列颠帝国的冒险想法。最后,英国人终于承认他们有义务“完整地恢复法国的独立和伟大”。
在协议中,自由法国军队的开支暂时由英国政府负担。由于初期戴高乐没有财源,所以坚持载明这只是借贷。所有开支将单独立帐,以后予以偿还。从而保持了法国的荣誉和独立自主。这一点使戴高乐在对外关系中,凡涉及到法国利益问题上,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一个“高大的强硬者形象”。
法国战败投降,使欧洲乃至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欧洲大国之一意大利,此时的动向最引人瞩目。那么,意大利此时有哪些重大动作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