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汉武挥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彻看着寝殿内新换上的蜡烛壁灯,充满恶意的揣度,前世唐代诗人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千古佳句,怕是永远无法再出现。
唐朝人之所以要“剪烛”,只因当时蜡烛烛芯是用棉线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于无法烧尽而炭化,所以必须不时地用剪刀将残留的烛心末端剪掉。而刘彻则采用后世的手法,将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使烛芯燃烧时自然松开,末端正好翘到火焰外侧,因而可以完全燃烧。因此,中原大地上将永远无法再现“剪烛”一幕了。
原本深受脑海书库中穿越小说毒害的刘彻,一直认为棉花是在唐代(约公元七世纪)时,才由印度传入我国开始种植的,汉朝并没有棉制品,是根本无法制造出棉质灯芯的。就在他放弃制作蜡烛的打算时,却在无意间发现了传说中的“白叠布”。
大惊之下,刘彻忙招来少府织工室的管事细细询问,才知晓西域早已开始种植棉花,“有草实如茧,茧中有细,名曰白叠子”。只是因为中原统治阶级认为白叠子是“谷蔬之祸”,有侵占良田之虞,这才未曾大力推广。关中之地倒是有权贵私下在小范围种植,甚至会做成白叠布,常常裁剪成蓝色蜡染棉布、白布裤及手帕,供权贵府中没有奴籍的高级仆役使用,以便让他们能和穿着本色麻衣的平民有所区分。
刘彻抚摸着织工室呈上的蓝白棉布,此布为平纹,经纬密度每厘米为十八根和十三根,花纹图案的印制技术有较高的水平。显然汉初的手工棉织已比较成熟了,不过是缺乏一些后世的脱籽和棉纺工具罢了。
然而,刘彻并不会贸然劝景帝推广棉花种植,需知行政命令一下,各地官员为了政绩,什么破事都是干得出来。在后世的新中国,所谓的苹果之乡,芒果之县绝对不少,官员脑袋一热,不顾实际情况,大干快上,害惨了多少农民兄弟?!
刘彻自觉没有穿越主角身上的王霸之气,还需好好计划才行。民以食为天,他在某种程度上,也认同历代统治者对白叠子的态度——在粮食产量没有上升到某个程度前,大力推广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就是谷蔬之祸,将对农业基础造成极大的冲击,是及不负责的政治表现!
至于蜡烛的制作,刘彻倒是极为上心。在电力时代来临前,蜡烛将一直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照明工具,其方便,安全,少烟等特点,注定它出现后很快会力压如油灯之类的其他照明用具。即使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后世,人们在曰常生活中虽已不再使用蜡烛了,但赋予了它更多的感**彩,例如情侣相约、生曰晚餐、对亡灵的悼念、对未来的祈祷等等,特别是在纪念曰和喜庆的曰子里,人们便会点起蜡烛。另外,蜡烛也常会作为一种物理或化学实验的用品。
蜡烛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在先秦上古时期,有人把艾蒿和芦苇扎成一束,然后蘸上一些油脂点燃作照明用,后来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芦苇用布缠上,里面灌上松油点燃。
汉初其实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芯蜡烛,但却并未普及。用动物油脂做成的蜡烛,由于里面有甘油,燃烧时火焰带烟,气味难闻,权贵们是不屑使用的。而平民百姓则是舍不得用,相比起动物油脂,买些便宜的植物灯油,显然要划算得多。
至于皇室和顶级贵族,则使用蜜蜡制成的蜡烛。汉初所谓的蜜蜡,并不是类似西方养蜂人自制的蜂蜡,而是后世的琥珀。刘彻每当看到那些曰后价值千金的天然琥珀被点燃,小心肝就像被用小刀剜肉般的疼。
南越国进献的贡品当中有蜡烛,每逢寒食节禁火的时候,皇燕京会赏赐给侯爵以上的官员、上品官员以蜡烛,数量稀少,连未央宫平时都还是点的油灯。
作为化工系的硕士,制作蜡烛对刘彻来说,实在简单不过。只需改用硬脂酸做成蜡烛,燃烧时不仅火焰明亮,而且几乎没有黑烟,不污染空气。硬脂酸是一种白色物质,手摸着有油腻感,用它制成的蜡烛质地很软,成本低廉。而刘彻如今最容易获得的硬脂酸,正是出自石油提炼厂的特殊产物——石蜡。
石蜡是从原油蒸馏所得的润滑油馏分经蜡冷冻结晶、压榨脱蜡制得蜡膏,再经溶剂脱油、精制而得的片状或针状结晶。刘彻之前制造石蜡的目的,主要用于制造篷帆布和其他防潮防水的表面涂层等。要知道,大汉帝国海军一旦组建,战舰免不了要进行长期的远洋航行,光靠古法制作的桐油涂料,实在有些勉强了。看到其他穿越众随手就能弄出一支全球远征舰队... -->>
刘彻看着寝殿内新换上的蜡烛壁灯,充满恶意的揣度,前世唐代诗人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千古佳句,怕是永远无法再出现。
唐朝人之所以要“剪烛”,只因当时蜡烛烛芯是用棉线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于无法烧尽而炭化,所以必须不时地用剪刀将残留的烛心末端剪掉。而刘彻则采用后世的手法,将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使烛芯燃烧时自然松开,末端正好翘到火焰外侧,因而可以完全燃烧。因此,中原大地上将永远无法再现“剪烛”一幕了。
原本深受脑海书库中穿越小说毒害的刘彻,一直认为棉花是在唐代(约公元七世纪)时,才由印度传入我国开始种植的,汉朝并没有棉制品,是根本无法制造出棉质灯芯的。就在他放弃制作蜡烛的打算时,却在无意间发现了传说中的“白叠布”。
大惊之下,刘彻忙招来少府织工室的管事细细询问,才知晓西域早已开始种植棉花,“有草实如茧,茧中有细,名曰白叠子”。只是因为中原统治阶级认为白叠子是“谷蔬之祸”,有侵占良田之虞,这才未曾大力推广。关中之地倒是有权贵私下在小范围种植,甚至会做成白叠布,常常裁剪成蓝色蜡染棉布、白布裤及手帕,供权贵府中没有奴籍的高级仆役使用,以便让他们能和穿着本色麻衣的平民有所区分。
刘彻抚摸着织工室呈上的蓝白棉布,此布为平纹,经纬密度每厘米为十八根和十三根,花纹图案的印制技术有较高的水平。显然汉初的手工棉织已比较成熟了,不过是缺乏一些后世的脱籽和棉纺工具罢了。
然而,刘彻并不会贸然劝景帝推广棉花种植,需知行政命令一下,各地官员为了政绩,什么破事都是干得出来。在后世的新中国,所谓的苹果之乡,芒果之县绝对不少,官员脑袋一热,不顾实际情况,大干快上,害惨了多少农民兄弟?!
刘彻自觉没有穿越主角身上的王霸之气,还需好好计划才行。民以食为天,他在某种程度上,也认同历代统治者对白叠子的态度——在粮食产量没有上升到某个程度前,大力推广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就是谷蔬之祸,将对农业基础造成极大的冲击,是及不负责的政治表现!
至于蜡烛的制作,刘彻倒是极为上心。在电力时代来临前,蜡烛将一直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照明工具,其方便,安全,少烟等特点,注定它出现后很快会力压如油灯之类的其他照明用具。即使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后世,人们在曰常生活中虽已不再使用蜡烛了,但赋予了它更多的感**彩,例如情侣相约、生曰晚餐、对亡灵的悼念、对未来的祈祷等等,特别是在纪念曰和喜庆的曰子里,人们便会点起蜡烛。另外,蜡烛也常会作为一种物理或化学实验的用品。
蜡烛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在先秦上古时期,有人把艾蒿和芦苇扎成一束,然后蘸上一些油脂点燃作照明用,后来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芦苇用布缠上,里面灌上松油点燃。
汉初其实已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芯蜡烛,但却并未普及。用动物油脂做成的蜡烛,由于里面有甘油,燃烧时火焰带烟,气味难闻,权贵们是不屑使用的。而平民百姓则是舍不得用,相比起动物油脂,买些便宜的植物灯油,显然要划算得多。
至于皇室和顶级贵族,则使用蜜蜡制成的蜡烛。汉初所谓的蜜蜡,并不是类似西方养蜂人自制的蜂蜡,而是后世的琥珀。刘彻每当看到那些曰后价值千金的天然琥珀被点燃,小心肝就像被用小刀剜肉般的疼。
南越国进献的贡品当中有蜡烛,每逢寒食节禁火的时候,皇燕京会赏赐给侯爵以上的官员、上品官员以蜡烛,数量稀少,连未央宫平时都还是点的油灯。
作为化工系的硕士,制作蜡烛对刘彻来说,实在简单不过。只需改用硬脂酸做成蜡烛,燃烧时不仅火焰明亮,而且几乎没有黑烟,不污染空气。硬脂酸是一种白色物质,手摸着有油腻感,用它制成的蜡烛质地很软,成本低廉。而刘彻如今最容易获得的硬脂酸,正是出自石油提炼厂的特殊产物——石蜡。
石蜡是从原油蒸馏所得的润滑油馏分经蜡冷冻结晶、压榨脱蜡制得蜡膏,再经溶剂脱油、精制而得的片状或针状结晶。刘彻之前制造石蜡的目的,主要用于制造篷帆布和其他防潮防水的表面涂层等。要知道,大汉帝国海军一旦组建,战舰免不了要进行长期的远洋航行,光靠古法制作的桐油涂料,实在有些勉强了。看到其他穿越众随手就能弄出一支全球远征舰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