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穿成奸臣的妹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他一次都没提起过。
谢蝉依稀记得,灯节之后,李恒传召谢嘉琅写一份封爵的诏书,内侍回禀说谢嘉琅告假了,他下朝回家时不小心从老马背上摔了下去,胳膊受了点伤,来往官员都瞧见了,张鸿也在场,笑得跌足,揶揄他应该换一匹好马。
几天后谢嘉琅的伤好了点,出现在勤政殿,谢蝉挽着金绣披帛从他身边走过,他正襟危坐,肩背笔直,左手纱布缠裹,右手执青笔,全神贯注地拟旨,眼皮都没抬一下。
哐哐几声,忽然有人敲响院门。
青阳去应门,隔壁邻居笑问今天的焖炉鸭烘熟了没有,一大早,香气已经飘过去了。
屋里,谢蝉回过神,压下心底纷乱的思绪,手指抚抚谢嘉琅的被角,把角落压平。
她想让他好受一点。
谢嘉琅知道赶不走她,眼睫垂下,由着她摆弄。
谢蝉拿起他昨天看的书卷,翻开到他做记号的地方,“哥哥,我读书给你听吧。”
谢嘉琅嗯一声。
谢蝉一字一句读出书卷上的内容,声音清亮亮的,干净明澈,又很柔软,像烟花三月里骀荡的春风,能吹化一冬的积雪,吹绿干枯的老枝。
谢嘉琅静静地听着。
其实他发病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待在身边,连青阳都会被他赶出去,不过眼前的小娘子可不会像青阳那样听话。
他不想让她扫兴,更不想让她见到他这副模样。
她还是见到了,坐在这里念书给他听。
微风拂过庭院,送来一阵淡淡的松针清香,小娘子的丝绦被吹起,落在谢嘉琅手边,时不时蹭一下他的手背。
庆典喧嚣鼎沸,香车宝马,人流如织。
一队佩刀华服的人马逆着汹涌的人潮,离开安州,登上渡头的大船。
“查清楚了,十二年前确实有大家仆妇抱着一个女婴坐船经过安州,大约是朝着洪州那边去了。”
大船直奔洪州而去。
到了地方,这队人马分散开来,去沿岸各个村子打听,一直找到一个村庄。
庄头看到来人拿出的银锭,兴奋得直搓手,苦思冥想半天,道“十二年前老汉好像是招待过那样的贵客,真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说话都和我们庄里人不一样,用的东西也不一样,那头上的珠钗比日头还闪,所以老汉一直记得,不过那位贵夫人好像身体不好,住在老汉家时,夜里一直在咳嗽,还有个娃娃,哭了一宿……”
“她们去了哪里?”
庄头两手一拍,“老汉想起来了,贵夫人好像说要坐船回乡……老汉帮贵夫人担行礼,送她上的船。”
一行人按着庄头说的渡头一路查下去,最后查到乡间。
“不会错了,县衙里有文书,这些良田和茶山是陈郡谢氏的产业,管茶山的是谢氏年老的家仆。”
他们换上亲卫的绿色锦袍,叩响田庄大门,亮出牙牌,递上一封信,道“我们是京师来的,奉命去岳州送一封信,顺路经过这里,你们府上三房的谢七郎如今是云骑尉,他托我们来打听一下,十二年前有个仆妇带着孩子归乡,如今身在何处?那孩子虽然父母没了,怎么说也是谢家血脉,不能丢在乡下不管,他要接她回京师教养。”
老仆在乡下看守产业,多年没见京师来人,乍一下听见熟悉的京师口音,忙请进正堂,好茶款待,看过谢七郎的信,知道眼前一行人是京中戍守皇城的亲卫,不敢怠慢,仔细回想了一下,脸上现出犹疑之色,欲言又止,躬身长揖。
“不瞒诸位大人,十二年前确实有一房仆妇带着一个小娘子归乡,不过那仆妇得了重病,才来到庄上就病得爬不起身,那年人就没了。”
几人对望一眼,问“那个孩子呢?”
老仆摇摇头“小老儿没见到那孩子,那仆妇说小娘子在路上就病死了,当年京里来信问过,小老儿据实回禀了,京里还送了一锭银子过来,说小娘子还未上族谱就夭折,要小老儿给小娘子做一场法事,七郎想是忘了?”
几人交换一个眼神,道“许是七郎记混了。”
老仆命杂役备下一桌丰盛的酒菜,几人抱拳谢过,说有要事在身,不便耽搁,转身走了。
离了田庄,为首的人对其他人道“陈郡谢氏在各地的产业,我们全都走了一遍,这是最后一处,和我们从谢家那里打听到的消息一样,他们三房有个小娘子,早就夭折了。”
众人点头附和。
一人抱怨道“谢家有多少小娘子、小郎君,怎么序齿,族谱上一查就是,我们在京师查了那么多遍,还找谢家几个郎君反复确认过,谢家没有什么十九娘,排行十九的是一个小郎君,大娘不信,非要我们走这一趟!全是白费功夫!她嘴皮子一碰,吃苦的是我们!”
“好小子,你少说两句吧!大娘是大人的掌上明珠,能在崔贵妃跟前撒娇的,你这话传进她耳朵里,就等着挨棍子吧!”
“挨棍子也好啊,只要能回京师!我领了这趟苦差事,在外面跑了几个月,我那相好的肯定把我忘了!”
“你回京领了大娘的赏钱,还怕找不到好皮肉的相好?”
一行人总算完成差事,说笑着离了洪州,在驿站换上最好的马,快马加鞭赶回京师。
刚进城门,姚家仆从已经等候在那里,叫住为首的亲卫。
“大娘子要你去回话。”
亲卫风尘仆仆,赶到姚府,跪下道“大娘,小的各处都查遍了,谢氏没有流落在乡野间的公子小姐,前几年有几个年纪小的被送回乡下,不过全都夭折了。”
屏风后盛装华服的少女点点头,示意左右赏赐亲卫,起身走出去。
进宫的轿子在垂花门前等着,宫中女官满面堆笑,上前搀扶少女,赞叹道“玉娘这一打扮起来,当真是天香国色,我都看花了眼。”
姚玉娘笑得矜持,坐进轿子,等帘子放下,她脸上的笑容立刻淡去,面色沉凝。
谢家没有一个十九娘。
那她梦中的谢十九是怎么回事?
她闭上眼睛,攥紧垂在裙角的宫绦,脑海里浮现出一张盛怒的脸。
那张脸和李恒很像,可是要年长很多,他穿着皇帝常服,提剑一步一步走出椒房殿,大雨滂沱,剑上的血和雨水一起淌下来,他在大雨中抬起头,双眼赤红,仿佛血泪齐下,冰冷的视线落到她脸上。
“是不是你?”
他问,声音很轻。
一道惊雷在他头顶炸响,他双眸血红,俊朗的脸孔青白如鬼魅。
姚玉娘跪在雨中,吓得浑身发抖。
轿子晃了一下。
十五岁的姚玉娘睁开眼睛,从可怕的梦魇中惊醒。
只是一场破碎的梦。
她安慰自己。
没有什么谢家十九娘,她和李恒从小一起长大,他不会用那种冷漠的眼神看她。
r /> 他一次都没提起过。
谢蝉依稀记得,灯节之后,李恒传召谢嘉琅写一份封爵的诏书,内侍回禀说谢嘉琅告假了,他下朝回家时不小心从老马背上摔了下去,胳膊受了点伤,来往官员都瞧见了,张鸿也在场,笑得跌足,揶揄他应该换一匹好马。
几天后谢嘉琅的伤好了点,出现在勤政殿,谢蝉挽着金绣披帛从他身边走过,他正襟危坐,肩背笔直,左手纱布缠裹,右手执青笔,全神贯注地拟旨,眼皮都没抬一下。
哐哐几声,忽然有人敲响院门。
青阳去应门,隔壁邻居笑问今天的焖炉鸭烘熟了没有,一大早,香气已经飘过去了。
屋里,谢蝉回过神,压下心底纷乱的思绪,手指抚抚谢嘉琅的被角,把角落压平。
她想让他好受一点。
谢嘉琅知道赶不走她,眼睫垂下,由着她摆弄。
谢蝉拿起他昨天看的书卷,翻开到他做记号的地方,“哥哥,我读书给你听吧。”
谢嘉琅嗯一声。
谢蝉一字一句读出书卷上的内容,声音清亮亮的,干净明澈,又很柔软,像烟花三月里骀荡的春风,能吹化一冬的积雪,吹绿干枯的老枝。
谢嘉琅静静地听着。
其实他发病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待在身边,连青阳都会被他赶出去,不过眼前的小娘子可不会像青阳那样听话。
他不想让她扫兴,更不想让她见到他这副模样。
她还是见到了,坐在这里念书给他听。
微风拂过庭院,送来一阵淡淡的松针清香,小娘子的丝绦被吹起,落在谢嘉琅手边,时不时蹭一下他的手背。
庆典喧嚣鼎沸,香车宝马,人流如织。
一队佩刀华服的人马逆着汹涌的人潮,离开安州,登上渡头的大船。
“查清楚了,十二年前确实有大家仆妇抱着一个女婴坐船经过安州,大约是朝着洪州那边去了。”
大船直奔洪州而去。
到了地方,这队人马分散开来,去沿岸各个村子打听,一直找到一个村庄。
庄头看到来人拿出的银锭,兴奋得直搓手,苦思冥想半天,道“十二年前老汉好像是招待过那样的贵客,真不愧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说话都和我们庄里人不一样,用的东西也不一样,那头上的珠钗比日头还闪,所以老汉一直记得,不过那位贵夫人好像身体不好,住在老汉家时,夜里一直在咳嗽,还有个娃娃,哭了一宿……”
“她们去了哪里?”
庄头两手一拍,“老汉想起来了,贵夫人好像说要坐船回乡……老汉帮贵夫人担行礼,送她上的船。”
一行人按着庄头说的渡头一路查下去,最后查到乡间。
“不会错了,县衙里有文书,这些良田和茶山是陈郡谢氏的产业,管茶山的是谢氏年老的家仆。”
他们换上亲卫的绿色锦袍,叩响田庄大门,亮出牙牌,递上一封信,道“我们是京师来的,奉命去岳州送一封信,顺路经过这里,你们府上三房的谢七郎如今是云骑尉,他托我们来打听一下,十二年前有个仆妇带着孩子归乡,如今身在何处?那孩子虽然父母没了,怎么说也是谢家血脉,不能丢在乡下不管,他要接她回京师教养。”
老仆在乡下看守产业,多年没见京师来人,乍一下听见熟悉的京师口音,忙请进正堂,好茶款待,看过谢七郎的信,知道眼前一行人是京中戍守皇城的亲卫,不敢怠慢,仔细回想了一下,脸上现出犹疑之色,欲言又止,躬身长揖。
“不瞒诸位大人,十二年前确实有一房仆妇带着一个小娘子归乡,不过那仆妇得了重病,才来到庄上就病得爬不起身,那年人就没了。”
几人对望一眼,问“那个孩子呢?”
老仆摇摇头“小老儿没见到那孩子,那仆妇说小娘子在路上就病死了,当年京里来信问过,小老儿据实回禀了,京里还送了一锭银子过来,说小娘子还未上族谱就夭折,要小老儿给小娘子做一场法事,七郎想是忘了?”
几人交换一个眼神,道“许是七郎记混了。”
老仆命杂役备下一桌丰盛的酒菜,几人抱拳谢过,说有要事在身,不便耽搁,转身走了。
离了田庄,为首的人对其他人道“陈郡谢氏在各地的产业,我们全都走了一遍,这是最后一处,和我们从谢家那里打听到的消息一样,他们三房有个小娘子,早就夭折了。”
众人点头附和。
一人抱怨道“谢家有多少小娘子、小郎君,怎么序齿,族谱上一查就是,我们在京师查了那么多遍,还找谢家几个郎君反复确认过,谢家没有什么十九娘,排行十九的是一个小郎君,大娘不信,非要我们走这一趟!全是白费功夫!她嘴皮子一碰,吃苦的是我们!”
“好小子,你少说两句吧!大娘是大人的掌上明珠,能在崔贵妃跟前撒娇的,你这话传进她耳朵里,就等着挨棍子吧!”
“挨棍子也好啊,只要能回京师!我领了这趟苦差事,在外面跑了几个月,我那相好的肯定把我忘了!”
“你回京领了大娘的赏钱,还怕找不到好皮肉的相好?”
一行人总算完成差事,说笑着离了洪州,在驿站换上最好的马,快马加鞭赶回京师。
刚进城门,姚家仆从已经等候在那里,叫住为首的亲卫。
“大娘子要你去回话。”
亲卫风尘仆仆,赶到姚府,跪下道“大娘,小的各处都查遍了,谢氏没有流落在乡野间的公子小姐,前几年有几个年纪小的被送回乡下,不过全都夭折了。”
屏风后盛装华服的少女点点头,示意左右赏赐亲卫,起身走出去。
进宫的轿子在垂花门前等着,宫中女官满面堆笑,上前搀扶少女,赞叹道“玉娘这一打扮起来,当真是天香国色,我都看花了眼。”
姚玉娘笑得矜持,坐进轿子,等帘子放下,她脸上的笑容立刻淡去,面色沉凝。
谢家没有一个十九娘。
那她梦中的谢十九是怎么回事?
她闭上眼睛,攥紧垂在裙角的宫绦,脑海里浮现出一张盛怒的脸。
那张脸和李恒很像,可是要年长很多,他穿着皇帝常服,提剑一步一步走出椒房殿,大雨滂沱,剑上的血和雨水一起淌下来,他在大雨中抬起头,双眼赤红,仿佛血泪齐下,冰冷的视线落到她脸上。
“是不是你?”
他问,声音很轻。
一道惊雷在他头顶炸响,他双眸血红,俊朗的脸孔青白如鬼魅。
姚玉娘跪在雨中,吓得浑身发抖。
轿子晃了一下。
十五岁的姚玉娘睁开眼睛,从可怕的梦魇中惊醒。
只是一场破碎的梦。
她安慰自己。
没有什么谢家十九娘,她和李恒从小一起长大,他不会用那种冷漠的眼神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