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唐朝诡事录2:长安鬼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几个月后,冯生上任,过雁荡山灵岩寺,想起鉴禅师的话,就入寺访问。但是,寺僧称这里没有叫鉴的禅师。冯生想:禅师当是诚信之人,不会欺骗我。他回忆起鉴禅师曾说自己居于寺院西堂下,于是转至西堂,并无人迹,唯有壁画一面。
这时,冯生似乎突然感觉到了什么,仔细看,果然在壁画中发现一僧,容貌与鉴禅师一模一样。冯生追思二人在长安的交往,潸然动情。
接着说朱敖的故事。
他逃脱壁上女子的侵扰后,跟李舒一起离去。
再后来,他参加了河南府考试,踏上仕途。有一天,与朋友渭南县县令陈察微去拜访曾救过自己的道士程谷神。三人高谈阔论,很投机,直到日暮时分,朱、陈才告辞。
他们离开少室山大约五里,忽见远山之巅,黑云翻滚,火电闪烁,须臾间,骤雨突降。朱、陈一行人伏于枥树林下避雨。过了很长时间,大雨初歇,有异光出现在远天。随后,奇迹出现了。那光中尽是摇曳的松树,有数名仙女手持一块舞毯,缓缓打开,长达数里。随后又出现数十名仙女,两人一组,舞于毯上,其四周不时出现如观音等诸神身影。
就这样,奇幻的仙景出现在天空中。过了很长时间,曲终舞止。仙女们又卷起舞毯。随着舞毯一点点被卷起,天色也一点点黑起来。最后,天完全黑下来。朱敖等人为奇幻之景所震骇,直到夜半才缓缓回到住所。
朱敖的故事中有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是遇见壁上女子并被其在梦中迷惑;第二个片段是路遇大雨,雨停后,发现天边出现神奇的幻景。更吸引我们的当然是第二个片段。如果不出意外,第二个片段可能不是虚构的志怪,而是发生在唐朝的一次真实的海市蜃楼事件。
按现代科学解释,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映显在空中、海面或地面,从而形成各种光怪陆离的奇异景象。”这种幻景多发于大雨过后。但古人认为,出现海市蜃楼是因为“蜃”这种动物在作怪。西晋时,博物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认为:“海中有蜃,能吐气成楼台……”
到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张华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当时,山东登州出现了一次海市蜃楼,“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
虽然进行了质疑,但沈括也没能成功解释产生海市蜃楼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则记载中,沈括顺便提到欧阳修目击的另一次海市蜃楼,跟朱敖看到的天际幻景非常接近。
假如以现代科学对朱敖目击的情景进行解释,可以认为:当时,唐朝的另一个地方,确实有一些女子在舞蹈,她们曼妙的身影通过光线的折射或全反射,被映到了少室山即嵩山的上空。
同样是“幻”,海市蜃楼是一回事,幻由心生则是另一回事了。
唐朝中期有个叫石宪的太原商人,因做生意,往来于代北,即山西北部地区。
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夏,石宪正行进在雁门关附近的大道上。时值酷暑,烈日当头,石宪非常饥渴,又有些中暑,因而止步道边,找了棵大树,坐下来休息。
石宪打开行囊,吃了点东西,又喝了点水,多少感到舒服了一些。连日赶路,也许有些累了,他靠在大树上,很快就睡着了。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恍惚中,石宪觉得面前站着一个人。
石宪定睛一看,那影像一点点清晰起来,是个僧人,披褐衣,貌怪异,双眼如炬,正在对他微笑。
僧人道:“施主莫怕,我修行之地在五台山以南,那里远离尘世,有幽林清水,实为避暑胜境。从这里去,只有几里地的路,您可想与我同游,到那里走一遭?且我观施主,似已中暑,如不随我走,若因此而病,危及性命,到了那时恐怕是追悔莫及了。”
石宪遥望四周并无人烟,又酷热难耐,水壶中的水也已所剩无几,加上僧人的劝说,不免动心。
石宪跟僧人一路西行,走了几里地,果见一片密林,进入到深处,在密林尽头,有一池潭,一群僧人正在戏水。石宪很奇怪,问僧人,僧人回答:“此乃玄阴池。我的弟子们正在里面洗澡,以消却炎热。”
说罢,僧人带石宪绕池而行。
石宪观看那些洗澡的僧人,总觉得有些别扭,但一时又说不出来哪儿不对劲。
再看,不禁心中大恐:戏水群僧,观其容貌,竟都长得一样!石宪猛一回头,发现引他而来的僧人正在诡异地微笑。
此时四周已经黑下来。
僧人说:“施主可想听我弟子诵经之声?”
石宪还没说,但已听到池里群僧合声而噪。大约一顿饭的工夫,有一僧人爬上岸,拉住石宪的手:“施主与我们一起洗洗吧,不要害怕啊!”
石宪感到对方的手很冷,却又挣脱不了,没办法,只能入池,刚一下水,更觉冰冷,寒战不已,石宪大叫一声,睁开眼,发现是个梦。太阳在此时已经落山,他卧在道边大树下,但衣服已被水浸湿,浑身上下寒冷异常,仿佛刚从水中上来。
石宪觉得很难受,似乎是生病了。他思忖着刚才的境遇,一时无法断定是不是梦幻。
石宪拼命赶路,希望入夜前能抵达前面的村庄或客栈。一路疾行,终于见前面有个村子。进了村子,他找了户人家住下,休养了一晚,转天感到身体好了些,便继续赶路。走着走着,他听到道边有蛙鸣,开始没在意,后来觉得那声音很熟悉。他终于想起来了:这不就是那洗澡的群僧所发出的声音吗?他顺着蛙声寻去,走了数里,见一池塘,里面青蛙甚多,鼓噪不已。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梦幻小说那么简单。
故事里,梦幻与现实的界限实际上被混淆了。你可以说主人公的遭遇来自于梦境,也可以说那一切都是真实的,是石宪梦游时所见,同时,也可以认为:这一切,纯粹来自于他在树下的幻想。
这三种可能都存在。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由幻而生的。
这可以引出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的那个著名公案。
当年,寺中风起幡动,一僧人认为是经幡在动,另一僧人认为是风在动。而六祖慧能说:“都不是,是心在动。”
这是个哲学命题: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只是石宪没想那么多,杀完群蛙后,就大步流星地上路了。
秘境寻仙
唐朝诗人戴叔伦有名诗《题稚川山水》:“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稚川,唐朝人心中的著名仙境。
下面的故事就与稚川有关,与仙境,与隐逸,与仕途,与一个唐朝人的理想有关。
玄宗天宝年间,有原籍凉州的僧人契虚,俗家姓李,父亲曾做过御史中丞。但是,契虚无意权贵,而好佛学,二十岁起就进入长安佛寺修行。“安史之乱”开始,潼关被破,玄宗奔蜀,长安失陷,契虚逃入太白山。
在山中隐居的契虚,不再吃五谷凡食,而以柏叶果腹,饮山泉解渴,过起修行的日子。
一天,有白发道士自称乔君的前来拜访,此人貌相清瘦,仙风道骨,对契虚说:“我看你形貌秀异,神采非凡,为什么不去仙境看看?”
契虚说:“我尘俗之人,怎么能到仙境?”
乔君说:“其实仙境离此地特别近。”
契虚说:“既然如此,可否引我去?
乔君说:“可以,但那人未必是我。你可按我说的去做:离开太白,去商山,山脚下有一客栈,你在那里准备美食,若遇见贩卖东西的山民,就请他吃饭,他会问你去什么地方,你就说去稚川,他就会为你指路了。”
“稚川?”契虚茫然道。
契虚按乔君说的去做了。
在商山客栈,他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每有山民路过就请他们吃饭,前后有一百来位,他们饭都吃了,但没一个人问契虚去哪里。
契虚很沮丧,思忖着,定是乔君骗他,便准备离开。
就当天晚上,又来了一个卖东西的山民,契虚做最后的努力,请他吃饭。
山民说:“你要去哪儿呢?”
nbsp; 几个月后,冯生上任,过雁荡山灵岩寺,想起鉴禅师的话,就入寺访问。但是,寺僧称这里没有叫鉴的禅师。冯生想:禅师当是诚信之人,不会欺骗我。他回忆起鉴禅师曾说自己居于寺院西堂下,于是转至西堂,并无人迹,唯有壁画一面。
这时,冯生似乎突然感觉到了什么,仔细看,果然在壁画中发现一僧,容貌与鉴禅师一模一样。冯生追思二人在长安的交往,潸然动情。
接着说朱敖的故事。
他逃脱壁上女子的侵扰后,跟李舒一起离去。
再后来,他参加了河南府考试,踏上仕途。有一天,与朋友渭南县县令陈察微去拜访曾救过自己的道士程谷神。三人高谈阔论,很投机,直到日暮时分,朱、陈才告辞。
他们离开少室山大约五里,忽见远山之巅,黑云翻滚,火电闪烁,须臾间,骤雨突降。朱、陈一行人伏于枥树林下避雨。过了很长时间,大雨初歇,有异光出现在远天。随后,奇迹出现了。那光中尽是摇曳的松树,有数名仙女手持一块舞毯,缓缓打开,长达数里。随后又出现数十名仙女,两人一组,舞于毯上,其四周不时出现如观音等诸神身影。
就这样,奇幻的仙景出现在天空中。过了很长时间,曲终舞止。仙女们又卷起舞毯。随着舞毯一点点被卷起,天色也一点点黑起来。最后,天完全黑下来。朱敖等人为奇幻之景所震骇,直到夜半才缓缓回到住所。
朱敖的故事中有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是遇见壁上女子并被其在梦中迷惑;第二个片段是路遇大雨,雨停后,发现天边出现神奇的幻景。更吸引我们的当然是第二个片段。如果不出意外,第二个片段可能不是虚构的志怪,而是发生在唐朝的一次真实的海市蜃楼事件。
按现代科学解释,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映显在空中、海面或地面,从而形成各种光怪陆离的奇异景象。”这种幻景多发于大雨过后。但古人认为,出现海市蜃楼是因为“蜃”这种动物在作怪。西晋时,博物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认为:“海中有蜃,能吐气成楼台……”
到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张华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当时,山东登州出现了一次海市蜃楼,“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
虽然进行了质疑,但沈括也没能成功解释产生海市蜃楼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则记载中,沈括顺便提到欧阳修目击的另一次海市蜃楼,跟朱敖看到的天际幻景非常接近。
假如以现代科学对朱敖目击的情景进行解释,可以认为:当时,唐朝的另一个地方,确实有一些女子在舞蹈,她们曼妙的身影通过光线的折射或全反射,被映到了少室山即嵩山的上空。
同样是“幻”,海市蜃楼是一回事,幻由心生则是另一回事了。
唐朝中期有个叫石宪的太原商人,因做生意,往来于代北,即山西北部地区。
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夏,石宪正行进在雁门关附近的大道上。时值酷暑,烈日当头,石宪非常饥渴,又有些中暑,因而止步道边,找了棵大树,坐下来休息。
石宪打开行囊,吃了点东西,又喝了点水,多少感到舒服了一些。连日赶路,也许有些累了,他靠在大树上,很快就睡着了。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恍惚中,石宪觉得面前站着一个人。
石宪定睛一看,那影像一点点清晰起来,是个僧人,披褐衣,貌怪异,双眼如炬,正在对他微笑。
僧人道:“施主莫怕,我修行之地在五台山以南,那里远离尘世,有幽林清水,实为避暑胜境。从这里去,只有几里地的路,您可想与我同游,到那里走一遭?且我观施主,似已中暑,如不随我走,若因此而病,危及性命,到了那时恐怕是追悔莫及了。”
石宪遥望四周并无人烟,又酷热难耐,水壶中的水也已所剩无几,加上僧人的劝说,不免动心。
石宪跟僧人一路西行,走了几里地,果见一片密林,进入到深处,在密林尽头,有一池潭,一群僧人正在戏水。石宪很奇怪,问僧人,僧人回答:“此乃玄阴池。我的弟子们正在里面洗澡,以消却炎热。”
说罢,僧人带石宪绕池而行。
石宪观看那些洗澡的僧人,总觉得有些别扭,但一时又说不出来哪儿不对劲。
再看,不禁心中大恐:戏水群僧,观其容貌,竟都长得一样!石宪猛一回头,发现引他而来的僧人正在诡异地微笑。
此时四周已经黑下来。
僧人说:“施主可想听我弟子诵经之声?”
石宪还没说,但已听到池里群僧合声而噪。大约一顿饭的工夫,有一僧人爬上岸,拉住石宪的手:“施主与我们一起洗洗吧,不要害怕啊!”
石宪感到对方的手很冷,却又挣脱不了,没办法,只能入池,刚一下水,更觉冰冷,寒战不已,石宪大叫一声,睁开眼,发现是个梦。太阳在此时已经落山,他卧在道边大树下,但衣服已被水浸湿,浑身上下寒冷异常,仿佛刚从水中上来。
石宪觉得很难受,似乎是生病了。他思忖着刚才的境遇,一时无法断定是不是梦幻。
石宪拼命赶路,希望入夜前能抵达前面的村庄或客栈。一路疾行,终于见前面有个村子。进了村子,他找了户人家住下,休养了一晚,转天感到身体好了些,便继续赶路。走着走着,他听到道边有蛙鸣,开始没在意,后来觉得那声音很熟悉。他终于想起来了:这不就是那洗澡的群僧所发出的声音吗?他顺着蛙声寻去,走了数里,见一池塘,里面青蛙甚多,鼓噪不已。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梦幻小说那么简单。
故事里,梦幻与现实的界限实际上被混淆了。你可以说主人公的遭遇来自于梦境,也可以说那一切都是真实的,是石宪梦游时所见,同时,也可以认为:这一切,纯粹来自于他在树下的幻想。
这三种可能都存在。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由幻而生的。
这可以引出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的那个著名公案。
当年,寺中风起幡动,一僧人认为是经幡在动,另一僧人认为是风在动。而六祖慧能说:“都不是,是心在动。”
这是个哲学命题: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只是石宪没想那么多,杀完群蛙后,就大步流星地上路了。
秘境寻仙
唐朝诗人戴叔伦有名诗《题稚川山水》:“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稚川,唐朝人心中的著名仙境。
下面的故事就与稚川有关,与仙境,与隐逸,与仕途,与一个唐朝人的理想有关。
玄宗天宝年间,有原籍凉州的僧人契虚,俗家姓李,父亲曾做过御史中丞。但是,契虚无意权贵,而好佛学,二十岁起就进入长安佛寺修行。“安史之乱”开始,潼关被破,玄宗奔蜀,长安失陷,契虚逃入太白山。
在山中隐居的契虚,不再吃五谷凡食,而以柏叶果腹,饮山泉解渴,过起修行的日子。
一天,有白发道士自称乔君的前来拜访,此人貌相清瘦,仙风道骨,对契虚说:“我看你形貌秀异,神采非凡,为什么不去仙境看看?”
契虚说:“我尘俗之人,怎么能到仙境?”
乔君说:“其实仙境离此地特别近。”
契虚说:“既然如此,可否引我去?
乔君说:“可以,但那人未必是我。你可按我说的去做:离开太白,去商山,山脚下有一客栈,你在那里准备美食,若遇见贩卖东西的山民,就请他吃饭,他会问你去什么地方,你就说去稚川,他就会为你指路了。”
“稚川?”契虚茫然道。
契虚按乔君说的去做了。
在商山客栈,他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每有山民路过就请他们吃饭,前后有一百来位,他们饭都吃了,但没一个人问契虚去哪里。
契虚很沮丧,思忖着,定是乔君骗他,便准备离开。
就当天晚上,又来了一个卖东西的山民,契虚做最后的努力,请他吃饭。
山民说:“你要去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