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开元天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长安之后,明皇正式下发诏文,拜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任中书令,进封梁国公。
姚崇先前在朝廷任职多年,三朝为相,对历年积弊深有感触,经长时间思考总结,才有了对李隆基面陈的“十事要说”。一旦身居高位,大权在握,他开始革新鼎故,兴利除弊,为推行明皇新政做积极的准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明皇也充分信任姚崇,放手让他总理军国大事。事无巨细,皆由姚崇裁决处置。姚崇深感明皇知遇之恩,到任之后,宵衣旰食,尽心尽职,办事雷厉风行,当日事当日毕,绝不推诿拖延,且有根有据,有条有理。明皇看在眼里,心中十分赞赏。
一日,吏部报来一批需要升任新职的州府刺史长史及各部下级官员,姚崇拿到手之后,觉得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还是应该把名册呈给明皇看看,得了他的首肯之后,再做批复为好。拿着名册进了明德殿,李隆基正坐在榻上与高力士下围棋。见到姚崇到来,两个人罢了棋局,李隆基下了榻,站在姚崇面前,背手问道:“姚爱卿,有要紧公务吗?”
姚崇把名册呈上:“这是吏部报批的官员名册,请陛下过目。”
李隆基听了姚崇的话,不知为什么不发一语,只是斜着眼睛,把姚崇看了一眼,就转过脸去,若无其事地看着殿中的红漆盘龙大柱,似乎没有听见姚崇的话。姚崇只得清清嗓子,提高了声音,再说了一遍:“陛下,这是吏部报上来的升职官员名册,请陛下御览。”
明皇依然是听而不闻,还背着手踱开去,又仰起头来看着大殿的屋顶,看得专心致志,根本忘记了身边还有个姚崇存在。
姚崇不知明皇为什么对自己的奏请不予理睬,万般无奈,上前一步,把册子递到了明皇的眼皮底下:“陛下,这是吏部报请擢升的官员名册,老臣特地送来,请圣上早日审定核准。”
“唔?”
三次奏请,明皇竟然全不理会,看了一阵子屋顶,转身又走到榻边,上去盘腿坐好,一心一意地研究起棋局来。
姚崇又是惶惑又是无奈,目视明皇一阵,见他心无旁骛,两只眼睛只是盯着棋盘不放,只好默默地退了出去。
高力士在一旁侍立,连他这日夜陪护在李隆基身旁的人,也弄不明白李隆基为何是这般做派,他暗自为姚崇着急,但又不好开口帮他说话。
等姚崇退出了大殿,李隆基招呼高力士道:“来来来,好好的棋生生地被姚崇这老儿给搅了,好不容易他走了,我们接着来。”
高力士走了过去,拿起一个黑子,捏在手里,眼观棋盘,嘴里说道:“陛下,奴才方才在一旁冷眼观看,实在为姚相着急啊。”
“你急的什么?”
“陛下新理朝纲,宰相来奏事,应该当面回复他,行还是不行,可还是不可,不理不睬,奴才觉得不该如此。”
李隆基淡淡一笑,慢条斯理地说:“朕既然对姚崇委以重任,他就应该放手去干,如果是朝廷要务,他来奏请,朕自当与他商量着处置。这任命几个小官吏这样的芝麻大的事情,他自己完全可以决断,为什么偏要跑来给朕找麻烦呢?朕要是回复了他,日后他岂不是更加小心谨慎,恐怕连几升谷子几升米的事情也要颠颠儿地跑到朕面前来,诚惶诚恐地奏报一番了吧。”
高力士这才明白了明皇的良苦用心。第二天在殿外遇见姚崇,他说:“姚相,知道为什么昨天在圣上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了吗?”
姚崇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
“那我告诉你吧。圣上的意思是,既然让你总理朝政,你老人家就放心大胆地放手去干,你觉得该怎么着就怎么着,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大事小事都要去找他请准,明白了吗?”
“哦哦哦,”姚崇频频点头:“明白了,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姚相,老朽也替圣上给你传传话:咱们圣上是信得着你,你就大胆地为圣上办事,不要瞻前顾后就得了。”
“一定一定。”
高力士三言两语,释去了姚崇心头疑云。他深感明皇是个圣明君主,值得自己为其披肝沥胆,尽忠效命。自此以后,姚崇更加勤勉用命,大胆地用自己的方略和主张治理军国庶务。
不过,老谋深算的姚崇心里还存有一份心思。眼见得围绕在明皇身边的几个重臣,都因为拥立明皇登临王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个个劳苦功高,功勋卓著,跟他们比起来,自己说话的分量就轻了许多许多,尽管明皇对自己信任有加,但是,一旦他们从中作梗,在明皇耳旁说上几句闲言碎语,轻者自己的努力会付之东流,重则会使明皇对自己起了猜忌之心,想要推行的新政也就随之泡了汤。这样想来,施展才干,大展宏图还在其后,“清君侧”才是当务之急。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经过一番研判,姚崇先选了个软柿子下手。
先天政变后,王琚因为资历较浅,没有位列宰相之位,李隆基让他当了个中书侍郎,但宠信分毫不减,每日里王琚随同明皇上朝,下朝,朝会完毕,王琚便跟随明皇返回后宫,两个人再一起处置朝廷要务,每有大事,明皇必先问计于王琚,王琚博闻广记,言谈诙谐,常常用几句笑谈,便化解了明皇心头疑难。因此,明皇也更加看重王琚,不但把他当成一个臣下,更把他看成是一个无所不谈的知心朋友。处理完公务,明皇留下王琚,陪自己下棋,吟诗,行投壶之戏。最后,还要王琚陪着饮酒作乐,席间,无话不说,无话不谈。直至红日西坠,才肯放王琚回府。朝内人都知王琚深得明皇爱重,人送雅号“内宰相”。
王琚只以为自己是在明皇尚未得势的时候追... -->>
回到长安之后,明皇正式下发诏文,拜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任中书令,进封梁国公。
姚崇先前在朝廷任职多年,三朝为相,对历年积弊深有感触,经长时间思考总结,才有了对李隆基面陈的“十事要说”。一旦身居高位,大权在握,他开始革新鼎故,兴利除弊,为推行明皇新政做积极的准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明皇也充分信任姚崇,放手让他总理军国大事。事无巨细,皆由姚崇裁决处置。姚崇深感明皇知遇之恩,到任之后,宵衣旰食,尽心尽职,办事雷厉风行,当日事当日毕,绝不推诿拖延,且有根有据,有条有理。明皇看在眼里,心中十分赞赏。
一日,吏部报来一批需要升任新职的州府刺史长史及各部下级官员,姚崇拿到手之后,觉得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还是应该把名册呈给明皇看看,得了他的首肯之后,再做批复为好。拿着名册进了明德殿,李隆基正坐在榻上与高力士下围棋。见到姚崇到来,两个人罢了棋局,李隆基下了榻,站在姚崇面前,背手问道:“姚爱卿,有要紧公务吗?”
姚崇把名册呈上:“这是吏部报批的官员名册,请陛下过目。”
李隆基听了姚崇的话,不知为什么不发一语,只是斜着眼睛,把姚崇看了一眼,就转过脸去,若无其事地看着殿中的红漆盘龙大柱,似乎没有听见姚崇的话。姚崇只得清清嗓子,提高了声音,再说了一遍:“陛下,这是吏部报上来的升职官员名册,请陛下御览。”
明皇依然是听而不闻,还背着手踱开去,又仰起头来看着大殿的屋顶,看得专心致志,根本忘记了身边还有个姚崇存在。
姚崇不知明皇为什么对自己的奏请不予理睬,万般无奈,上前一步,把册子递到了明皇的眼皮底下:“陛下,这是吏部报请擢升的官员名册,老臣特地送来,请圣上早日审定核准。”
“唔?”
三次奏请,明皇竟然全不理会,看了一阵子屋顶,转身又走到榻边,上去盘腿坐好,一心一意地研究起棋局来。
姚崇又是惶惑又是无奈,目视明皇一阵,见他心无旁骛,两只眼睛只是盯着棋盘不放,只好默默地退了出去。
高力士在一旁侍立,连他这日夜陪护在李隆基身旁的人,也弄不明白李隆基为何是这般做派,他暗自为姚崇着急,但又不好开口帮他说话。
等姚崇退出了大殿,李隆基招呼高力士道:“来来来,好好的棋生生地被姚崇这老儿给搅了,好不容易他走了,我们接着来。”
高力士走了过去,拿起一个黑子,捏在手里,眼观棋盘,嘴里说道:“陛下,奴才方才在一旁冷眼观看,实在为姚相着急啊。”
“你急的什么?”
“陛下新理朝纲,宰相来奏事,应该当面回复他,行还是不行,可还是不可,不理不睬,奴才觉得不该如此。”
李隆基淡淡一笑,慢条斯理地说:“朕既然对姚崇委以重任,他就应该放手去干,如果是朝廷要务,他来奏请,朕自当与他商量着处置。这任命几个小官吏这样的芝麻大的事情,他自己完全可以决断,为什么偏要跑来给朕找麻烦呢?朕要是回复了他,日后他岂不是更加小心谨慎,恐怕连几升谷子几升米的事情也要颠颠儿地跑到朕面前来,诚惶诚恐地奏报一番了吧。”
高力士这才明白了明皇的良苦用心。第二天在殿外遇见姚崇,他说:“姚相,知道为什么昨天在圣上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了吗?”
姚崇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
“那我告诉你吧。圣上的意思是,既然让你总理朝政,你老人家就放心大胆地放手去干,你觉得该怎么着就怎么着,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大事小事都要去找他请准,明白了吗?”
“哦哦哦,”姚崇频频点头:“明白了,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姚相,老朽也替圣上给你传传话:咱们圣上是信得着你,你就大胆地为圣上办事,不要瞻前顾后就得了。”
“一定一定。”
高力士三言两语,释去了姚崇心头疑云。他深感明皇是个圣明君主,值得自己为其披肝沥胆,尽忠效命。自此以后,姚崇更加勤勉用命,大胆地用自己的方略和主张治理军国庶务。
不过,老谋深算的姚崇心里还存有一份心思。眼见得围绕在明皇身边的几个重臣,都因为拥立明皇登临王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个个劳苦功高,功勋卓著,跟他们比起来,自己说话的分量就轻了许多许多,尽管明皇对自己信任有加,但是,一旦他们从中作梗,在明皇耳旁说上几句闲言碎语,轻者自己的努力会付之东流,重则会使明皇对自己起了猜忌之心,想要推行的新政也就随之泡了汤。这样想来,施展才干,大展宏图还在其后,“清君侧”才是当务之急。怎样才能达到目的呢?经过一番研判,姚崇先选了个软柿子下手。
先天政变后,王琚因为资历较浅,没有位列宰相之位,李隆基让他当了个中书侍郎,但宠信分毫不减,每日里王琚随同明皇上朝,下朝,朝会完毕,王琚便跟随明皇返回后宫,两个人再一起处置朝廷要务,每有大事,明皇必先问计于王琚,王琚博闻广记,言谈诙谐,常常用几句笑谈,便化解了明皇心头疑难。因此,明皇也更加看重王琚,不但把他当成一个臣下,更把他看成是一个无所不谈的知心朋友。处理完公务,明皇留下王琚,陪自己下棋,吟诗,行投壶之戏。最后,还要王琚陪着饮酒作乐,席间,无话不说,无话不谈。直至红日西坠,才肯放王琚回府。朝内人都知王琚深得明皇爱重,人送雅号“内宰相”。
王琚只以为自己是在明皇尚未得势的时候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