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非主流清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为一个对于土地有着近乎变态执着国家,俄罗斯从建国起就一直扩张。它领土越来越大,胃口也是越来越大,抻胳膊抻腿儿,希图控制四面八方,中亚就是其目标之一。不幸是他们遇到了准噶尔部,准部不但占据疆,中亚不少地方也其控制之下。俄罗斯要南侵,必然要踏进准部势力范围。
准噶尔部就是那么好惹么?当然不是!它自己都是个扩张好战份子,骨子里无时无刻不以成吉思汗为目标,他还要去抢他?要命是准部战斗力也颇有成吉思汗风范,之前就打败过俄罗斯。
俄罗斯也是一个有毅力、有韧性国家,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精神,屡败屡战。由于硬扛是吃了大亏,这一次俄罗斯改变了方针,不硬扛了,找机会,趁准部有事时候“趁他病,要他命”。
正好,准噶尔内伐哈密,外扰西藏,用兵于东,则西方力量必然空虚。俄罗斯觉得这是个好机会,理所当然地出兵达布逊淖尔。鉴于跟清廷打了一仗之后已经签定了条约,两家算是暂时和平相处了,俄罗斯人也很厚道地派人到了清廷通知一声:我们开打了,你们也要跟上啊。
对于清廷来说,俄罗斯出兵也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准部不但入藏了,他们还伐哈密了。哈密此时是另一蒙古台吉之地,被威胁了,当然要向中央请求援助,清廷令西安满洲兵与甘肃提督、青海台吉相救。
策妄阿拉布坦计划本是占有全疆,然后吞了西藏,挟兵威而东进。眼下权衡形势,果断地放弃了哈密军事行动,让小策凌敦多布到西藏替换了大策凌敦多布,命大策凌敦多布往达布逊淖尔率军民御敌。
哈密围解,西安、甘肃等处兵马各回驻地,走到半路上,又接到调令,各分一部兵入青海与大军会合,一同攻藏。
这些都算是军国大事,别说后宫里知之不详,就连朝中大臣,也多有不知就里。但是胤礽却是着实松了一口气,这算是截住了准部东侵一条很便利通道。
策妄阿喇布坦真实意图也是如此,控制西藏并不代表他就是要从藏区东进,藏区往东,道儿不太方便。控制西藏,主要还是要活佛们号召力。事实上,出疆东部,往东皆是蒙古各部,一眼望去都是草原,那里才合适准部推进。
策妄阿喇布坦恨得牙痒痒,两线作战,大为不利,还是得先把俄罗斯人先给解决了。至于西藏,小策凌敦多布去防守,应该不至于丢得很。只要大策凌敦多布解决西部之敌。他都没有让大策凌敦多布回来叙职,直接一封调令,就把人调到了前线。
开打。
就大策凌敦多布往西线指挥之后没多久,雅尔江阿也接到了来自北京指示。胤礽一道上谕,解决了雅尔江阿顾虑,也增加了肩头责任。康熙时,是挺喜欢出征前当诸葛亮,这里要这样打、那里要那样打,灵异是每回他指挥得都还挺到位。将领临机专断要处理并不是大方向上问题,如果战略出了问题,那是皇帝责任,大家心里明白,自己不用担太多风险。
胤礽对自己军事水平倒还有自知之明,几次讨论,发现自己还是差了一点儿,他又对简王比较信任,干脆放权。他不知道是,简王也是初次独当一面,也是顾虑重重。
雅尔江阿接到上谕先是开心:这样有什么功劳,那就全是自己了,奖励起来也是很可观。开心不多会儿就忧郁了:自己军事水平够么?眼珠子一转,就算所有谋划不全是出自自己手笔又如何?我还是总领啊!
宗室里允祥、大臣里傅尔凡、富宁安都是有两把刷子人,自己听取他们意见,打了胜仗还有个知人善任美名,何乐而不为?
想到这里,就召集大家来开会,通报上谕。
听到京是不干涉他们行动,各路将领都很兴奋,这下可以放开了打了!发言也格外热烈。
先说话却是允祯:“既然准部首尾难顾,且无法增兵入藏,眼下咱们兵马充足。彼兵少、我兵多,当分路入藏。”这也是大队人马常规打法,只要你人手足够多,就可以分兵,让对方疲于奔命。
一直沉默讷尔苏开口了:“分兵是必分,兵马太多,全挤一处,也不好施展,分开了正好大伙儿都能摆开架子。然而分几路、各有多少人,谁人领兵,这个还要谨慎。兵少了,轻骑冒进,若蹈死地,则悔之晚矣。”
雅尔江阿客气地问傅尔丹:“信勇公怎么看?”
傅尔丹沉吟道:“如平王言,须分兵,但不宜太多,”低头想了一下,“准部有六千兵,不算死伤,眼下不会再增。咱们有兵三万,不如分作五路。”
雅尔江阿道:“每路六千?能打得过么?”
主将这样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话居然没有受到反驳,原本希望分路多一点,自己也可独当一面人开始思考:是不是改成分兵三路,这样也保险一点?
傅尔丹也吃不准了,他原想着,六千准部兵,还需要分守比较重要隘口,大一股绝不超过六千,能有四千就不错了。现见大家都有些怀疑,便慎重地道:“如果小策凌不分守隘口,咱们兵分五路,哪一路撞上了都是一场恶战,那就分作三路。”
众人皆舒出一口气。
当下,雅尔江阿分兵,中路军当然是他自己,带着弘晰并一些宗室子弟;东路由傅尔丹与允祥领军,带着弘晟等;西路则是富宁安与讷尔苏、允祯打头儿。东、西两路各九千人,先出发,中路军居中策应。
分拨停当,整装而进。
——————————————————————————————————————————
“不错不错,傅尔丹与老十三与敌战,大胜,枭首五十三级。”
不是胤礽小家子气,砍死五十三个人就说是大胜了。这年头战争说起来也奇怪,不管是两军对阵还是剿匪,砍头、俘获数字能达到两位数就比较可观了,如果达到了三位数,即使是海盗,也值得大力表扬。非但与开国之初杀人盈野不能比,就是康熙亲征葛尔丹时杀伤也比这个像样子一点。
军国大事不能说,这样炫耀胜利、增加己方信心事情胤礽是不忌惮拿出来讲。文治武功,两者皆是想成为一代英主人追求目标。胤礽自己文化水平不错,对内经济改革至少盐政是大有起色,其他也都计划好了,他需要一场军事胜利,为自己增光添彩。
淑嘉听了这个很是囧,砍了五十三个人,就说是大胜?心里这样想,口上却要说:“总算是个好开端。”
胤礽喜道:“正是,这只是个开头,接下来就是驱准部出藏。”
淑嘉对眼下西藏情况终于熟悉了一点儿,心中一动,想了想,还是咽了下去,只道恭喜而已。
等到弘旦过来请安,才问:“今儿听你阿玛说,西边儿有好消息,是不是?”
弘旦笑道:“额娘也听说了?舅舅火器营随中路大军,当是直入拉萨,眼下虽未建功,日后斩获不会少。”
“他与弘晰都被简王看着,简王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不让他们涉险。人平安就好,建不建功倒其次了。我并不意这个,我意是——”
“什么?额娘有什么用得着儿子地方,还要跟儿子客气不成?”弘旦开起了玩笑。
“我倒用着你了!”轻骂一句,淑嘉试探着道,“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有没有想过——”
“什么?”
“驱走准部之后,藏地要如何处置?”
弘旦眨眨眼:“怎么?阿玛说了什么么?”
他也想过战后,何人会有什么样功劳,又要怎么样安置,他汗阿玛问起时候他要怎么回答一类。却还真没想过藏地,这地方一直是羁縻,说是国家领土吧,它也是。却没有设置常设官员。打败了准部,当然就是撤兵了,就像当年打葛尔丹似,康熙打垮了葛尔丹,蒙古草原不还是台吉们?
淑嘉道:“你阿玛什么都没说。不过是记得你阿玛说过,藏地两个活佛是要紧。”
弘旦严肃了脸,身子坐得直了:“额娘意思是?”
淑嘉道:“国家也不指望这块地方缴什么税赋,”见弘旦点头,淑嘉续道,“但是活佛却非同小可,他们信徒众多。当年葛尔丹就是得上一位喇嘛首肯,便为许多人所拥戴。当年葛尔丹、第巴,明知其恶,也知道是仗了喇嘛势,进行也只能对这两个施以严惩。”
弘旦已经听出味儿来了:“这块地方儿不能不顾。”
“至如喇嘛,他倒像一柄剑,落到旁人手里,于朝廷不异于太阿倒持,”顿了一顿,组织措词,“他就像是汉献帝。”
弘旦大悟,又皱眉:“额娘说得不错,藏地举措,于两位活佛,只是活佛不是那么容易入京。”
淑嘉险些从椅子上滑了下来,活佛入京?亏你想得出来!他们一入京,影响力就大不如前了。这蒙藏信仰界就会有一片空白,被有心人利用了,你哭都来不及。
“你不会把活佛地儿变成咱们自己地儿,省得今儿出一个第巴,你担心他跟你作对,明儿又要担心出个策妄阿喇布坦要拿捏了活佛来打你。”
弘旦眼睛一亮,眼下正是个大好时机,拉藏汗已经被干掉了,他两个儿子一个是准部女婿,当然不能再用。另一个么,西藏是朝廷打下来,给不给他,都行。大不了另择一处给他划一片牧场,又或者干脆弄进京来。西藏这一大片地方就归咱们了。
作为一个皇太子,弘旦心思与他爹当年那是一模一样:天下将来都是我,当然是地方越大越好、统治越牢要好、国家越富越好。
不消说,母亲话弘旦还是能听进一些,而且这个建议也颇为可行。两位活佛确实是大杀器,朝廷出兵,一方面是为防准部坐大,另一方面还就是为了两位活佛不能落到他们手里。
心里已经取中了这个主意,脸上还挂着微笑,口道:“儿子回去再想想。”
淑嘉瞪眼,也只能让儿子回去了。后宫干政,至少现这个朝代是很忌讳一件事情,今天这些话,她胤礽面前就没说,只能跟儿子说。倒不是今天说内容不对,没有把握事情她是不会跟儿子说,让儿子去触霉头。她很肯定,是清代对活佛灵童转世择选活动形成了定制。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电视闻里把十一世班禅挑选当成重大事件连着报了很久,还有一系列科普节目。
而胤礽本人也说过了活佛重要性,打败了准部,西藏就有了世俗权利真空。即使不派员去管理,朝廷驻兵也不是不可能。摸不着头脑N年之后,淑嘉终于剧情早知道了一回,不能跟皇帝说,倒是可以跟太子念叨,这就是生儿子好处了。
没想到儿子居然跟他掉花枪!儿子居然拿官场上那一套到她面前来玩,淑嘉好气又好笑,也不知道儿子主意如何,只能静等结果。
——————————————————————————————————————————
弘旦还真不是完全类型他娘,他额娘说话确实有启发。三十余年间,准部已经声势浩大地两度摆出了东侵架式,第一次,达-赖影子清晰可见,眼下这一次,如果让策妄阿喇布坦阴谋得逞,达-赖该实体化地与朝廷作对了。天晓得会不会还有下一回,藏地必须归中央,至少活佛应该与中央保持某种特别坚定关系。
但是,国家大事绝不是一个女人拍拍脑袋,或者是开了剧情早知道金手指之后说一句就能够搞定。如果要把西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不派员是不行,那么,此人级别如何?全面性要配多少人?如何定义此人与两大活佛之间关系?
两大活佛择选要中央可知范围内,这又要如何操作?
还要,驻军看来是必须了,那么……调哪里兵去?又要调多少兵?粮饷从哪里拨?这支军队是什么样级别?有没有临机专断之权?
需要考虑问题多着呢。
想法是好,操作是艰难。弘旦如果想把这个想法胤礽面前说出来,他就必须事先充实这个想法。否则光有一个创意,再问下文他噎住了,便显得是“偶得”而非是自己水平就有这么高了。
淑嘉自知之明也正于此,她只是吹吹边风,极少直言朝政该如何如何做。一是后宫不得干政,二也是知道自己不足。
弘旦回支之后大半夜没睡,就想这个问题了。然而这样大问题,也不是他一夜就能想明白了,第二天红着眼睛去听政,被他爹发现了。
胤礽看着儿子一副大病初愈样子,也是吓了一跳:“你这是怎么了?要是不舒坦打发个人来告个假就东宫里歇着,这样硬撑着像什么话?”
弘旦一个激泠:“啊?啊!回汗阿玛话,儿子并没有病,是昨儿没睡好。”
“唔,等会儿歇个晌。”
“嗻。”
下面就是问战事进展了。刚刚进兵,哪有什么军报呢?只是寻常粮饷消耗。大军不动时候还好,一动起来,人还是那些人、马还是那些马,消耗就多了起来。胤礽眉头就皱了起来。
弘旦道:“眼下尚可支持,去年盐税就收得多,今年势头也不坏,估摸着比没改盐法之前能多上一百多万,明年只有好,足以填了大军花费,朝廷日子不会比康熙年间难过。”
胤礽摆摆手:“不说这个了。只盼这一仗能打得痛一点。”别弄得像康熙年间三次亲征那样,没完没了,
弘旦顺着拍马屁:“眼下汗阿玛圣明将士用命,准逆指日可平,汗阿玛不必担忧。”
胤礽冷哼一声:“你把战事想得太简单了,”又喃喃自语,“这仗不好打啊,断不可伤了两位活佛。也不能让他们被挟裹了去。”
弘旦耳朵一动,斜眼就看见他汗阿玛伸手拿了一份本章来看。弘旦认得,这比寻常奏折小一些规格正是密折。就见胤礽一边看一边嘟囔着:“活佛……”
弘旦抢先一句道:“汗阿玛,这活佛——”
“怎么?”
虽然还没想得太仔细,但是弘旦根据胤礽一边看着密折一边念叨活佛举动不能不猜测:有人已经提到了关于西藏收尾问题。也顾不得细节问题了,出声道:“我等当为活佛护法。”
“哦?”
“准部无信,平而复叛,先有葛尔丹,后有策妄阿喇布坦。他们之间也是争得头破血,然而不论后谁赢了,又都成了我们敌人。他们离藏地太近,而藏地活佛,又太重要了!他们每动手,总要与藏地有所牵连,时时担忧,着实可恼……”
接着就是把他额娘说加以合理化。
胤礽很是高兴:“你果然长大了!不错,治国总要看得远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界要开阔些才好。”
胤礽笑道:“倒有个人与你想一样了。”
“嘎?”虽然已经... -->>
作为一个对于土地有着近乎变态执着国家,俄罗斯从建国起就一直扩张。它领土越来越大,胃口也是越来越大,抻胳膊抻腿儿,希图控制四面八方,中亚就是其目标之一。不幸是他们遇到了准噶尔部,准部不但占据疆,中亚不少地方也其控制之下。俄罗斯要南侵,必然要踏进准部势力范围。
准噶尔部就是那么好惹么?当然不是!它自己都是个扩张好战份子,骨子里无时无刻不以成吉思汗为目标,他还要去抢他?要命是准部战斗力也颇有成吉思汗风范,之前就打败过俄罗斯。
俄罗斯也是一个有毅力、有韧性国家,以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精神,屡败屡战。由于硬扛是吃了大亏,这一次俄罗斯改变了方针,不硬扛了,找机会,趁准部有事时候“趁他病,要他命”。
正好,准噶尔内伐哈密,外扰西藏,用兵于东,则西方力量必然空虚。俄罗斯觉得这是个好机会,理所当然地出兵达布逊淖尔。鉴于跟清廷打了一仗之后已经签定了条约,两家算是暂时和平相处了,俄罗斯人也很厚道地派人到了清廷通知一声:我们开打了,你们也要跟上啊。
对于清廷来说,俄罗斯出兵也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准部不但入藏了,他们还伐哈密了。哈密此时是另一蒙古台吉之地,被威胁了,当然要向中央请求援助,清廷令西安满洲兵与甘肃提督、青海台吉相救。
策妄阿拉布坦计划本是占有全疆,然后吞了西藏,挟兵威而东进。眼下权衡形势,果断地放弃了哈密军事行动,让小策凌敦多布到西藏替换了大策凌敦多布,命大策凌敦多布往达布逊淖尔率军民御敌。
哈密围解,西安、甘肃等处兵马各回驻地,走到半路上,又接到调令,各分一部兵入青海与大军会合,一同攻藏。
这些都算是军国大事,别说后宫里知之不详,就连朝中大臣,也多有不知就里。但是胤礽却是着实松了一口气,这算是截住了准部东侵一条很便利通道。
策妄阿喇布坦真实意图也是如此,控制西藏并不代表他就是要从藏区东进,藏区往东,道儿不太方便。控制西藏,主要还是要活佛们号召力。事实上,出疆东部,往东皆是蒙古各部,一眼望去都是草原,那里才合适准部推进。
策妄阿喇布坦恨得牙痒痒,两线作战,大为不利,还是得先把俄罗斯人先给解决了。至于西藏,小策凌敦多布去防守,应该不至于丢得很。只要大策凌敦多布解决西部之敌。他都没有让大策凌敦多布回来叙职,直接一封调令,就把人调到了前线。
开打。
就大策凌敦多布往西线指挥之后没多久,雅尔江阿也接到了来自北京指示。胤礽一道上谕,解决了雅尔江阿顾虑,也增加了肩头责任。康熙时,是挺喜欢出征前当诸葛亮,这里要这样打、那里要那样打,灵异是每回他指挥得都还挺到位。将领临机专断要处理并不是大方向上问题,如果战略出了问题,那是皇帝责任,大家心里明白,自己不用担太多风险。
胤礽对自己军事水平倒还有自知之明,几次讨论,发现自己还是差了一点儿,他又对简王比较信任,干脆放权。他不知道是,简王也是初次独当一面,也是顾虑重重。
雅尔江阿接到上谕先是开心:这样有什么功劳,那就全是自己了,奖励起来也是很可观。开心不多会儿就忧郁了:自己军事水平够么?眼珠子一转,就算所有谋划不全是出自自己手笔又如何?我还是总领啊!
宗室里允祥、大臣里傅尔凡、富宁安都是有两把刷子人,自己听取他们意见,打了胜仗还有个知人善任美名,何乐而不为?
想到这里,就召集大家来开会,通报上谕。
听到京是不干涉他们行动,各路将领都很兴奋,这下可以放开了打了!发言也格外热烈。
先说话却是允祯:“既然准部首尾难顾,且无法增兵入藏,眼下咱们兵马充足。彼兵少、我兵多,当分路入藏。”这也是大队人马常规打法,只要你人手足够多,就可以分兵,让对方疲于奔命。
一直沉默讷尔苏开口了:“分兵是必分,兵马太多,全挤一处,也不好施展,分开了正好大伙儿都能摆开架子。然而分几路、各有多少人,谁人领兵,这个还要谨慎。兵少了,轻骑冒进,若蹈死地,则悔之晚矣。”
雅尔江阿客气地问傅尔丹:“信勇公怎么看?”
傅尔丹沉吟道:“如平王言,须分兵,但不宜太多,”低头想了一下,“准部有六千兵,不算死伤,眼下不会再增。咱们有兵三万,不如分作五路。”
雅尔江阿道:“每路六千?能打得过么?”
主将这样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话居然没有受到反驳,原本希望分路多一点,自己也可独当一面人开始思考:是不是改成分兵三路,这样也保险一点?
傅尔丹也吃不准了,他原想着,六千准部兵,还需要分守比较重要隘口,大一股绝不超过六千,能有四千就不错了。现见大家都有些怀疑,便慎重地道:“如果小策凌不分守隘口,咱们兵分五路,哪一路撞上了都是一场恶战,那就分作三路。”
众人皆舒出一口气。
当下,雅尔江阿分兵,中路军当然是他自己,带着弘晰并一些宗室子弟;东路由傅尔丹与允祥领军,带着弘晟等;西路则是富宁安与讷尔苏、允祯打头儿。东、西两路各九千人,先出发,中路军居中策应。
分拨停当,整装而进。
——————————————————————————————————————————
“不错不错,傅尔丹与老十三与敌战,大胜,枭首五十三级。”
不是胤礽小家子气,砍死五十三个人就说是大胜了。这年头战争说起来也奇怪,不管是两军对阵还是剿匪,砍头、俘获数字能达到两位数就比较可观了,如果达到了三位数,即使是海盗,也值得大力表扬。非但与开国之初杀人盈野不能比,就是康熙亲征葛尔丹时杀伤也比这个像样子一点。
军国大事不能说,这样炫耀胜利、增加己方信心事情胤礽是不忌惮拿出来讲。文治武功,两者皆是想成为一代英主人追求目标。胤礽自己文化水平不错,对内经济改革至少盐政是大有起色,其他也都计划好了,他需要一场军事胜利,为自己增光添彩。
淑嘉听了这个很是囧,砍了五十三个人,就说是大胜?心里这样想,口上却要说:“总算是个好开端。”
胤礽喜道:“正是,这只是个开头,接下来就是驱准部出藏。”
淑嘉对眼下西藏情况终于熟悉了一点儿,心中一动,想了想,还是咽了下去,只道恭喜而已。
等到弘旦过来请安,才问:“今儿听你阿玛说,西边儿有好消息,是不是?”
弘旦笑道:“额娘也听说了?舅舅火器营随中路大军,当是直入拉萨,眼下虽未建功,日后斩获不会少。”
“他与弘晰都被简王看着,简王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不让他们涉险。人平安就好,建不建功倒其次了。我并不意这个,我意是——”
“什么?额娘有什么用得着儿子地方,还要跟儿子客气不成?”弘旦开起了玩笑。
“我倒用着你了!”轻骂一句,淑嘉试探着道,“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有没有想过——”
“什么?”
“驱走准部之后,藏地要如何处置?”
弘旦眨眨眼:“怎么?阿玛说了什么么?”
他也想过战后,何人会有什么样功劳,又要怎么样安置,他汗阿玛问起时候他要怎么回答一类。却还真没想过藏地,这地方一直是羁縻,说是国家领土吧,它也是。却没有设置常设官员。打败了准部,当然就是撤兵了,就像当年打葛尔丹似,康熙打垮了葛尔丹,蒙古草原不还是台吉们?
淑嘉道:“你阿玛什么都没说。不过是记得你阿玛说过,藏地两个活佛是要紧。”
弘旦严肃了脸,身子坐得直了:“额娘意思是?”
淑嘉道:“国家也不指望这块地方缴什么税赋,”见弘旦点头,淑嘉续道,“但是活佛却非同小可,他们信徒众多。当年葛尔丹就是得上一位喇嘛首肯,便为许多人所拥戴。当年葛尔丹、第巴,明知其恶,也知道是仗了喇嘛势,进行也只能对这两个施以严惩。”
弘旦已经听出味儿来了:“这块地方儿不能不顾。”
“至如喇嘛,他倒像一柄剑,落到旁人手里,于朝廷不异于太阿倒持,”顿了一顿,组织措词,“他就像是汉献帝。”
弘旦大悟,又皱眉:“额娘说得不错,藏地举措,于两位活佛,只是活佛不是那么容易入京。”
淑嘉险些从椅子上滑了下来,活佛入京?亏你想得出来!他们一入京,影响力就大不如前了。这蒙藏信仰界就会有一片空白,被有心人利用了,你哭都来不及。
“你不会把活佛地儿变成咱们自己地儿,省得今儿出一个第巴,你担心他跟你作对,明儿又要担心出个策妄阿喇布坦要拿捏了活佛来打你。”
弘旦眼睛一亮,眼下正是个大好时机,拉藏汗已经被干掉了,他两个儿子一个是准部女婿,当然不能再用。另一个么,西藏是朝廷打下来,给不给他,都行。大不了另择一处给他划一片牧场,又或者干脆弄进京来。西藏这一大片地方就归咱们了。
作为一个皇太子,弘旦心思与他爹当年那是一模一样:天下将来都是我,当然是地方越大越好、统治越牢要好、国家越富越好。
不消说,母亲话弘旦还是能听进一些,而且这个建议也颇为可行。两位活佛确实是大杀器,朝廷出兵,一方面是为防准部坐大,另一方面还就是为了两位活佛不能落到他们手里。
心里已经取中了这个主意,脸上还挂着微笑,口道:“儿子回去再想想。”
淑嘉瞪眼,也只能让儿子回去了。后宫干政,至少现这个朝代是很忌讳一件事情,今天这些话,她胤礽面前就没说,只能跟儿子说。倒不是今天说内容不对,没有把握事情她是不会跟儿子说,让儿子去触霉头。她很肯定,是清代对活佛灵童转世择选活动形成了定制。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电视闻里把十一世班禅挑选当成重大事件连着报了很久,还有一系列科普节目。
而胤礽本人也说过了活佛重要性,打败了准部,西藏就有了世俗权利真空。即使不派员去管理,朝廷驻兵也不是不可能。摸不着头脑N年之后,淑嘉终于剧情早知道了一回,不能跟皇帝说,倒是可以跟太子念叨,这就是生儿子好处了。
没想到儿子居然跟他掉花枪!儿子居然拿官场上那一套到她面前来玩,淑嘉好气又好笑,也不知道儿子主意如何,只能静等结果。
——————————————————————————————————————————
弘旦还真不是完全类型他娘,他额娘说话确实有启发。三十余年间,准部已经声势浩大地两度摆出了东侵架式,第一次,达-赖影子清晰可见,眼下这一次,如果让策妄阿喇布坦阴谋得逞,达-赖该实体化地与朝廷作对了。天晓得会不会还有下一回,藏地必须归中央,至少活佛应该与中央保持某种特别坚定关系。
但是,国家大事绝不是一个女人拍拍脑袋,或者是开了剧情早知道金手指之后说一句就能够搞定。如果要把西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不派员是不行,那么,此人级别如何?全面性要配多少人?如何定义此人与两大活佛之间关系?
两大活佛择选要中央可知范围内,这又要如何操作?
还要,驻军看来是必须了,那么……调哪里兵去?又要调多少兵?粮饷从哪里拨?这支军队是什么样级别?有没有临机专断之权?
需要考虑问题多着呢。
想法是好,操作是艰难。弘旦如果想把这个想法胤礽面前说出来,他就必须事先充实这个想法。否则光有一个创意,再问下文他噎住了,便显得是“偶得”而非是自己水平就有这么高了。
淑嘉自知之明也正于此,她只是吹吹边风,极少直言朝政该如何如何做。一是后宫不得干政,二也是知道自己不足。
弘旦回支之后大半夜没睡,就想这个问题了。然而这样大问题,也不是他一夜就能想明白了,第二天红着眼睛去听政,被他爹发现了。
胤礽看着儿子一副大病初愈样子,也是吓了一跳:“你这是怎么了?要是不舒坦打发个人来告个假就东宫里歇着,这样硬撑着像什么话?”
弘旦一个激泠:“啊?啊!回汗阿玛话,儿子并没有病,是昨儿没睡好。”
“唔,等会儿歇个晌。”
“嗻。”
下面就是问战事进展了。刚刚进兵,哪有什么军报呢?只是寻常粮饷消耗。大军不动时候还好,一动起来,人还是那些人、马还是那些马,消耗就多了起来。胤礽眉头就皱了起来。
弘旦道:“眼下尚可支持,去年盐税就收得多,今年势头也不坏,估摸着比没改盐法之前能多上一百多万,明年只有好,足以填了大军花费,朝廷日子不会比康熙年间难过。”
胤礽摆摆手:“不说这个了。只盼这一仗能打得痛一点。”别弄得像康熙年间三次亲征那样,没完没了,
弘旦顺着拍马屁:“眼下汗阿玛圣明将士用命,准逆指日可平,汗阿玛不必担忧。”
胤礽冷哼一声:“你把战事想得太简单了,”又喃喃自语,“这仗不好打啊,断不可伤了两位活佛。也不能让他们被挟裹了去。”
弘旦耳朵一动,斜眼就看见他汗阿玛伸手拿了一份本章来看。弘旦认得,这比寻常奏折小一些规格正是密折。就见胤礽一边看一边嘟囔着:“活佛……”
弘旦抢先一句道:“汗阿玛,这活佛——”
“怎么?”
虽然还没想得太仔细,但是弘旦根据胤礽一边看着密折一边念叨活佛举动不能不猜测:有人已经提到了关于西藏收尾问题。也顾不得细节问题了,出声道:“我等当为活佛护法。”
“哦?”
“准部无信,平而复叛,先有葛尔丹,后有策妄阿喇布坦。他们之间也是争得头破血,然而不论后谁赢了,又都成了我们敌人。他们离藏地太近,而藏地活佛,又太重要了!他们每动手,总要与藏地有所牵连,时时担忧,着实可恼……”
接着就是把他额娘说加以合理化。
胤礽很是高兴:“你果然长大了!不错,治国总要看得远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眼界要开阔些才好。”
胤礽笑道:“倒有个人与你想一样了。”
“嘎?”虽然已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