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淑嘉贵妃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养心殿,皇帝寝殿。慕云澜的手抚上滚在纱帐中睡的香甜的六皇子慕靖的额头,帮着孩子擦去额角的汗水后,继续摇着手中的扇子。
这些日子,他把慕靖带在身边,限制慕靖和他母妃接触,孩子心中还是有忐忑的。今日白天的时候他还曾小心翼翼的问是否是他母妃做错了事,他可以代母妃受罚。
慕靖出生的时候,十娘已经内宫第一人,正二品四妃之首的淑妃。等他记事了,他母妃就已经是正一品的贵妃,他的哥哥也已经封了郡王。他从小到大,一路顺风顺水,他母妃和哥哥替他铺好了一条锦绣的道路。可是作为皇帝,作为一个父亲,他总是觉得他这个小儿子,还太过稚嫩。
慕靖的性格不像慕遥,有些黑白分明,手段凌厉,他还像一块急需吸收养分的土地,可以容纳很多东西。要学的也还有很多。
自大慕靖三岁开蒙,他就有意无意的把儿子带在身边,对于慕遥对慕靖的教养也不干涉。他希望他将来的继承人,能守好这江山。
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他不是不知道,甚至他比十娘他们更早的知道。二十四年在洛城行宫中他怒极攻心之下吐血,宣召了太医诊治。当时太医院医正郑太医就直言,他的寿数上怕有折损。需要静心调养养,不然不出十年必积劳成疾。他瞒下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凤阳亲征时,也避开了辛寅的诊脉。之后郑太医被他调入了皇后那,年龄到了就准了他告老。
他以为自己还有十年,可以慢慢布置,对于慕靖的教养也不急于一时,务求稳扎稳打。可这回大意,栽到了自己儿子和大女儿手里。
大丫头的手段确实是毒,对于自个的父亲,也能下了狠手。倒是他错估了她对自己的恨意。
这回他挣扎着醒来,心里就有数了。敏娴在他身子稍微有起色的时候,就实话告诉了他。三五年,原来时间已经这么少了。
之后他把慕靖带到了身边,日夜教导。并隔绝了他们母子经常见面,就是为了培养他性格中的坚毅,撇开那些软弱和依赖。
他打压杜家,抬起柳家;宣召顺充华伴驾,冷着佳贵妃。这桩桩件件,都是在言传身教。教导儿子为君之道,为君者,切忌感情用事,切忌大权旁落,要懂得制衡之道,懂得心怀天下。这些帝王心术,他都一点点的教导儿子。就盼着将来这六儿子能扛起大梁的江山,把从他父兄手里接过的基业发扬壮大。
说起来,先前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心里心心念念的都是靖儿的母妃;但当他活过来的时候,他就只能是大梁的皇帝,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只想着儿女私情。
慕靖还这么小,他母妃佳贵妃又是个能耐的女人,对于政务的处理也渐渐上手。他怕将来主幼母强,也怕外戚专政,才会打压杜家。他不想他的儿子走他的老路,跟母族对抗。他当年被母后皇太后压制,不得不依靠摄政王分萧氏的权。才造成了后来的悲剧,血洗摄政王府。
他放任三儿子慕遥培养势力,因为他知道三子光明磊落,可以把幼子和国家托付。但三子到底也年轻,只能再把八弟放在他二人身边摄政,同时也可以防着佳贵妃和杜家,这样一来,幼子的位置总能坐稳。
他就是这么一个时时刻刻都在谋算,都在试探的人。他知道佳贵妃风轻云淡的眼底有些受伤,可他不能心软。
他硬着心肠,把母子两分离。教导慕靖亲近他王叔和王兄,渐渐的跟他母妃隔开距离。
这些日子,他宣召八王进宫时,多不避开慕靖,慕靖对他王叔多了敬爱。一切都向着他预期的方向走着,但杜家的老太太出了事,打破了他的布置。而对于下手的人,他微眯眼睛,有些人手伸得太长,不收拾不成了。
老太太前日去世了,贵妃带着大儿子、儿媳和八闺女回去奔丧。而皇家愿意给杜家这么大的殊荣,不过是安抚老太太被牵连后杜家的心情。他的把这事压下去,不是不动那些人,是时候不到。
老太太出事,杜家在京里任职的爷们便上了丁忧的折子。南边的那两位也上了折子,要回府奔丧。他却没有准,南边的局势,他还想在看看。
他知道慕遥和佳贵妃的打算,调辛寅去南锣,把八王送去南冥。一来可以保住南锣十三郡的势力,二来就是隔开八弟和慕靖的距离。
不得不说,杜十娘是个聪明又能顾全大局的女人。她会为了自己谋求利益,但同时不会损害帝国的利益。
确实比起辛寅来,八弟更适合镇南冥。离京藩王有封地,南冥地广人稀,又正在休养生息。也不怕八王手握重兵后,再生二心。
可比起这些好处来,他更放心把暗卫交到弟弟手中。他们兄弟同甘共苦三十多年,自然比儿子更能信任。
他弟弟早年就透漏出想出京就藩的意图,但当时天下战乱,朝中和暗卫也离不开他,遂不在提及。
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且他弟弟为了表忠心,怕是接到遥儿的传信,就会入宫找他请求。
是以小儿子早已睡熟,他还未入眠。他就是在等着弟弟前来,听听弟弟如何劝说自己同意。
他理智的清楚,这次不得不放人离开,但心底到底意难平。
八王在王府的书房中静坐了很久,到底是心中难安。今日去杜府吊唁,对着杜三那双看透一切的眼睛,他心里不是没有震惊的。
老太太走的不安生,虽然他皇兄派人动手进行了收尾,但到底杜家也不是吃素的。
老太太前几日贪吃了几块藕蟹酥饼,就开腹泻呕吐不止而亡。表面上老人家年纪大了,克化不了,折腾几日,没了也是正常。但老太太那症状,别人不知,他掌管暗卫,探查暗中消息和阴私,还是知道的。那分明是食物中毒的迹象。
蟹黄本身虽然寒凉,但并不会要人性命。怕就怕在,老太太食用了藕蟹酥饼后还吃了两个小柿子。蟹和柿子相克,呕吐恶心腹泻,对于一般人而言,不是太大的问题。但老太太毕竟上了年级,老人家实则是被折腾而死。
这害人的法子隐秘,哄着老太太吃柿子的丫头也在事后不知所踪。皇帝直接封了老太太一品诰命,就是想把这事压下去。
杜贤雨多么精明的人,岂能不知道皇帝的打算。但知道又如何,这世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只是按下杀害他母亲的凶手罢了。
杜府在愤怒,也得装出一副感激皇帝的模样。
杜府的反应他还看的明白,但在杜府守着不归的佳贵妃就让他惧怕。她似是而非的话,她不对劲的眼神,以及她让王妃传话的内容,都让他心惊肉跳。
他想到佳贵妃独自一人约她相见,想起她那魅惑的眼神,想起她那挑逗的话语,不知怎得就想起了当年的母后,圣母皇太后。
他母妃生他的时候难产而亡,又是圣母皇太后宫中的嫔妃,他一出生就被萧氏抱养了。他六哥被母后皇太后也就是当年的皇后萧氏养着,早早的封了太子。他却是被当时的萧妃养大的,他把她当作了自己的亲母妃。
直到她过世,他才明白,她一生中最爱的始终是自己的两个儿子。为了儿子,她可以逼死摄政王,逼死她自己。
延和十年,先帝在他晚年最宠爱的杨美人宫中驾崩,杨美人被皇后逼着殉了葬。先帝死的蹊跷又匆忙,就像是一道不能碰触的底线,宫中议论纷纷。虽然六皇子养在皇后膝下,又早早的封了太子。但没有传位遗照,到底使得前面的兄长不服。
先帝的胞弟,梁景王带着萧国公的势力镇压了二皇子和三皇子等人,扶持年仅8岁的皇太子继位。第二年,小皇帝改元昭康。
萧氏一族作为后族势大,萧后以皇帝年幼为由,妄图垂帘听政。外有强敌环绕,内有凤阳王虎视眈眈,宗室又不敢让外戚专政,双方僵持之下,推举了镇压叛乱的梁景王摄政,年仅二十五岁的摄政王叔,开始了暂代小皇帝摄政。摄政王叔立誓,自己摄政只待小皇帝大婚后亲政,便还政于帝。
尽管母后皇太后断然拒绝,但圣母皇太后和萧氏俱都同意了宗室的建议。
摄政王开始了摄政生涯,王叔虽然年轻,但作为留京藩王,手里捏着大梁的精锐暗卫,在朝中手段凌厉,打压了萧氏的气焰。最终逼的萧氏不得不敛去锋芒,屈居人下。
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因为摄政起了龌龊,二人对摄政王叔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母后皇太后极其嫌恶摄政王,她心心念念就是使萧氏一族恢复昔日荣光;而圣母皇太后因为摄政王救了她们母子的性命,对摄政王感激有加。圣母皇太后心心念念的不过是希望儿子的江山稳固绵延。
&n... -->>
养心殿,皇帝寝殿。慕云澜的手抚上滚在纱帐中睡的香甜的六皇子慕靖的额头,帮着孩子擦去额角的汗水后,继续摇着手中的扇子。
这些日子,他把慕靖带在身边,限制慕靖和他母妃接触,孩子心中还是有忐忑的。今日白天的时候他还曾小心翼翼的问是否是他母妃做错了事,他可以代母妃受罚。
慕靖出生的时候,十娘已经内宫第一人,正二品四妃之首的淑妃。等他记事了,他母妃就已经是正一品的贵妃,他的哥哥也已经封了郡王。他从小到大,一路顺风顺水,他母妃和哥哥替他铺好了一条锦绣的道路。可是作为皇帝,作为一个父亲,他总是觉得他这个小儿子,还太过稚嫩。
慕靖的性格不像慕遥,有些黑白分明,手段凌厉,他还像一块急需吸收养分的土地,可以容纳很多东西。要学的也还有很多。
自大慕靖三岁开蒙,他就有意无意的把儿子带在身边,对于慕遥对慕靖的教养也不干涉。他希望他将来的继承人,能守好这江山。
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他不是不知道,甚至他比十娘他们更早的知道。二十四年在洛城行宫中他怒极攻心之下吐血,宣召了太医诊治。当时太医院医正郑太医就直言,他的寿数上怕有折损。需要静心调养养,不然不出十年必积劳成疾。他瞒下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凤阳亲征时,也避开了辛寅的诊脉。之后郑太医被他调入了皇后那,年龄到了就准了他告老。
他以为自己还有十年,可以慢慢布置,对于慕靖的教养也不急于一时,务求稳扎稳打。可这回大意,栽到了自己儿子和大女儿手里。
大丫头的手段确实是毒,对于自个的父亲,也能下了狠手。倒是他错估了她对自己的恨意。
这回他挣扎着醒来,心里就有数了。敏娴在他身子稍微有起色的时候,就实话告诉了他。三五年,原来时间已经这么少了。
之后他把慕靖带到了身边,日夜教导。并隔绝了他们母子经常见面,就是为了培养他性格中的坚毅,撇开那些软弱和依赖。
他打压杜家,抬起柳家;宣召顺充华伴驾,冷着佳贵妃。这桩桩件件,都是在言传身教。教导儿子为君之道,为君者,切忌感情用事,切忌大权旁落,要懂得制衡之道,懂得心怀天下。这些帝王心术,他都一点点的教导儿子。就盼着将来这六儿子能扛起大梁的江山,把从他父兄手里接过的基业发扬壮大。
说起来,先前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心里心心念念的都是靖儿的母妃;但当他活过来的时候,他就只能是大梁的皇帝,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只想着儿女私情。
慕靖还这么小,他母妃佳贵妃又是个能耐的女人,对于政务的处理也渐渐上手。他怕将来主幼母强,也怕外戚专政,才会打压杜家。他不想他的儿子走他的老路,跟母族对抗。他当年被母后皇太后压制,不得不依靠摄政王分萧氏的权。才造成了后来的悲剧,血洗摄政王府。
他放任三儿子慕遥培养势力,因为他知道三子光明磊落,可以把幼子和国家托付。但三子到底也年轻,只能再把八弟放在他二人身边摄政,同时也可以防着佳贵妃和杜家,这样一来,幼子的位置总能坐稳。
他就是这么一个时时刻刻都在谋算,都在试探的人。他知道佳贵妃风轻云淡的眼底有些受伤,可他不能心软。
他硬着心肠,把母子两分离。教导慕靖亲近他王叔和王兄,渐渐的跟他母妃隔开距离。
这些日子,他宣召八王进宫时,多不避开慕靖,慕靖对他王叔多了敬爱。一切都向着他预期的方向走着,但杜家的老太太出了事,打破了他的布置。而对于下手的人,他微眯眼睛,有些人手伸得太长,不收拾不成了。
老太太前日去世了,贵妃带着大儿子、儿媳和八闺女回去奔丧。而皇家愿意给杜家这么大的殊荣,不过是安抚老太太被牵连后杜家的心情。他的把这事压下去,不是不动那些人,是时候不到。
老太太出事,杜家在京里任职的爷们便上了丁忧的折子。南边的那两位也上了折子,要回府奔丧。他却没有准,南边的局势,他还想在看看。
他知道慕遥和佳贵妃的打算,调辛寅去南锣,把八王送去南冥。一来可以保住南锣十三郡的势力,二来就是隔开八弟和慕靖的距离。
不得不说,杜十娘是个聪明又能顾全大局的女人。她会为了自己谋求利益,但同时不会损害帝国的利益。
确实比起辛寅来,八弟更适合镇南冥。离京藩王有封地,南冥地广人稀,又正在休养生息。也不怕八王手握重兵后,再生二心。
可比起这些好处来,他更放心把暗卫交到弟弟手中。他们兄弟同甘共苦三十多年,自然比儿子更能信任。
他弟弟早年就透漏出想出京就藩的意图,但当时天下战乱,朝中和暗卫也离不开他,遂不在提及。
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且他弟弟为了表忠心,怕是接到遥儿的传信,就会入宫找他请求。
是以小儿子早已睡熟,他还未入眠。他就是在等着弟弟前来,听听弟弟如何劝说自己同意。
他理智的清楚,这次不得不放人离开,但心底到底意难平。
八王在王府的书房中静坐了很久,到底是心中难安。今日去杜府吊唁,对着杜三那双看透一切的眼睛,他心里不是没有震惊的。
老太太走的不安生,虽然他皇兄派人动手进行了收尾,但到底杜家也不是吃素的。
老太太前几日贪吃了几块藕蟹酥饼,就开腹泻呕吐不止而亡。表面上老人家年纪大了,克化不了,折腾几日,没了也是正常。但老太太那症状,别人不知,他掌管暗卫,探查暗中消息和阴私,还是知道的。那分明是食物中毒的迹象。
蟹黄本身虽然寒凉,但并不会要人性命。怕就怕在,老太太食用了藕蟹酥饼后还吃了两个小柿子。蟹和柿子相克,呕吐恶心腹泻,对于一般人而言,不是太大的问题。但老太太毕竟上了年级,老人家实则是被折腾而死。
这害人的法子隐秘,哄着老太太吃柿子的丫头也在事后不知所踪。皇帝直接封了老太太一品诰命,就是想把这事压下去。
杜贤雨多么精明的人,岂能不知道皇帝的打算。但知道又如何,这世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只是按下杀害他母亲的凶手罢了。
杜府在愤怒,也得装出一副感激皇帝的模样。
杜府的反应他还看的明白,但在杜府守着不归的佳贵妃就让他惧怕。她似是而非的话,她不对劲的眼神,以及她让王妃传话的内容,都让他心惊肉跳。
他想到佳贵妃独自一人约她相见,想起她那魅惑的眼神,想起她那挑逗的话语,不知怎得就想起了当年的母后,圣母皇太后。
他母妃生他的时候难产而亡,又是圣母皇太后宫中的嫔妃,他一出生就被萧氏抱养了。他六哥被母后皇太后也就是当年的皇后萧氏养着,早早的封了太子。他却是被当时的萧妃养大的,他把她当作了自己的亲母妃。
直到她过世,他才明白,她一生中最爱的始终是自己的两个儿子。为了儿子,她可以逼死摄政王,逼死她自己。
延和十年,先帝在他晚年最宠爱的杨美人宫中驾崩,杨美人被皇后逼着殉了葬。先帝死的蹊跷又匆忙,就像是一道不能碰触的底线,宫中议论纷纷。虽然六皇子养在皇后膝下,又早早的封了太子。但没有传位遗照,到底使得前面的兄长不服。
先帝的胞弟,梁景王带着萧国公的势力镇压了二皇子和三皇子等人,扶持年仅8岁的皇太子继位。第二年,小皇帝改元昭康。
萧氏一族作为后族势大,萧后以皇帝年幼为由,妄图垂帘听政。外有强敌环绕,内有凤阳王虎视眈眈,宗室又不敢让外戚专政,双方僵持之下,推举了镇压叛乱的梁景王摄政,年仅二十五岁的摄政王叔,开始了暂代小皇帝摄政。摄政王叔立誓,自己摄政只待小皇帝大婚后亲政,便还政于帝。
尽管母后皇太后断然拒绝,但圣母皇太后和萧氏俱都同意了宗室的建议。
摄政王开始了摄政生涯,王叔虽然年轻,但作为留京藩王,手里捏着大梁的精锐暗卫,在朝中手段凌厉,打压了萧氏的气焰。最终逼的萧氏不得不敛去锋芒,屈居人下。
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因为摄政起了龌龊,二人对摄政王叔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母后皇太后极其嫌恶摄政王,她心心念念就是使萧氏一族恢复昔日荣光;而圣母皇太后因为摄政王救了她们母子的性命,对摄政王感激有加。圣母皇太后心心念念的不过是希望儿子的江山稳固绵延。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