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抗战之虎头山大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木木君,你看看他们刚才弄出的东西,就知道我为何发笑,哈哈哈”山一说完,把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木木。
木木看了一下,也立马笑了起来,冲着山一道:“对面的敌军看来真是晕了头了,这么古董的武器也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山一君,是不让我们的炮兵给他们来点佐料”?
“不不不,这么好看的戏往常是看不到的,就让他们折腾吧,传令下去,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擅自开枪,违令者军法从事”山一说完,又架起望远镜,盯着于同阵地上的一举一动。
于同在带着人把大炮布置到前线防御阵地的时候,有个半大小子不解的问道:“首长,这个真是大炮吗”?
于同蹲下身,用手拍着炮身道:“这个真是大炮,是我们古代人自己铸的大炮,现在也算是古董了”。
有懂行的老兵插嘴道:“小六子,首长同志说的对,这个是红衣大炮,当年康熙也平三番、西征葛尔丹全靠这些大炮。当时,打得准的大炮都有灵性,打完了仗要拿红绸子围上,不让灵性跑了,所以叫红衣大炮。”
于同听了哈哈大笑,倒是那个还留着鞭子的老者用拐杖打了老兵一下,解释道:“你小子瞎说什么那?当年这些炮都是用银子从西洋买回来的,那时候咱们管洋人叫蛮夷,所以这些他们生产的大炮也就叫红夷大炮了,扎红绸子是得胜还朝的时候图个彩头”。
“怪不得我们打不过洋人,敢情人家几百年前造的大炮到今天还挺好使的”小六子插嘴道。
“你小子这话我就不爱听,我们怎么就打不过洋人了”?
“想当年闹义和团的时候,烧黄纸,喝血酒,刀枪不入,杀的洋鬼子哭爹喊娘”还有人说起了义和团,听的于同真是一阵无语,不过他还是接过话茬,道:“不是咱们不造大炮,是咱中国人骨子里面善,讲究和善美,不喜欢跟人家打仗。我们老祖宗会做火药,人家拿去就知道造大炮,我们光知道做炮仗,过年的时候喜庆用。”
“对对对,还是这个首长说话中听,我们中国人就是不喜欢打仗,可是你越不喜欢打仗,越是有人来找你麻烦,想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现在又轮到东洋小鬼子,当年他们可是我们的学生啊”白发老者说完这几句,又指着右侧的据点道:“说起右侧这个据点,老朽还是知道一二的,当时在明朝,修筑长城对付北方的蒙古和满族,永乐爷下令,修筑了这个碉堡,尽管年头久了风化严重,但这座碉堡都是依托扼守要害的地形修筑的,所以可以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折腾到十点多的时候,工事修筑的差不多了,于同看到天色已晚,就没有回到赵家营,而是跟杨前进两人和衣躺在工事里。
于同刚刚把武装带解下来,工事外面有人喊报告,他喊了一句:“进来”。
一个战士带着两个老百姓走了进来,其中一个老百姓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脸的褶子,穿着一个羊皮衣裤,身后还背着一杆猎枪。
... -->>
“木木君,你看看他们刚才弄出的东西,就知道我为何发笑,哈哈哈”山一说完,把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木木。
木木看了一下,也立马笑了起来,冲着山一道:“对面的敌军看来真是晕了头了,这么古董的武器也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山一君,是不让我们的炮兵给他们来点佐料”?
“不不不,这么好看的戏往常是看不到的,就让他们折腾吧,传令下去,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擅自开枪,违令者军法从事”山一说完,又架起望远镜,盯着于同阵地上的一举一动。
于同在带着人把大炮布置到前线防御阵地的时候,有个半大小子不解的问道:“首长,这个真是大炮吗”?
于同蹲下身,用手拍着炮身道:“这个真是大炮,是我们古代人自己铸的大炮,现在也算是古董了”。
有懂行的老兵插嘴道:“小六子,首长同志说的对,这个是红衣大炮,当年康熙也平三番、西征葛尔丹全靠这些大炮。当时,打得准的大炮都有灵性,打完了仗要拿红绸子围上,不让灵性跑了,所以叫红衣大炮。”
于同听了哈哈大笑,倒是那个还留着鞭子的老者用拐杖打了老兵一下,解释道:“你小子瞎说什么那?当年这些炮都是用银子从西洋买回来的,那时候咱们管洋人叫蛮夷,所以这些他们生产的大炮也就叫红夷大炮了,扎红绸子是得胜还朝的时候图个彩头”。
“怪不得我们打不过洋人,敢情人家几百年前造的大炮到今天还挺好使的”小六子插嘴道。
“你小子这话我就不爱听,我们怎么就打不过洋人了”?
“想当年闹义和团的时候,烧黄纸,喝血酒,刀枪不入,杀的洋鬼子哭爹喊娘”还有人说起了义和团,听的于同真是一阵无语,不过他还是接过话茬,道:“不是咱们不造大炮,是咱中国人骨子里面善,讲究和善美,不喜欢跟人家打仗。我们老祖宗会做火药,人家拿去就知道造大炮,我们光知道做炮仗,过年的时候喜庆用。”
“对对对,还是这个首长说话中听,我们中国人就是不喜欢打仗,可是你越不喜欢打仗,越是有人来找你麻烦,想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现在又轮到东洋小鬼子,当年他们可是我们的学生啊”白发老者说完这几句,又指着右侧的据点道:“说起右侧这个据点,老朽还是知道一二的,当时在明朝,修筑长城对付北方的蒙古和满族,永乐爷下令,修筑了这个碉堡,尽管年头久了风化严重,但这座碉堡都是依托扼守要害的地形修筑的,所以可以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折腾到十点多的时候,工事修筑的差不多了,于同看到天色已晚,就没有回到赵家营,而是跟杨前进两人和衣躺在工事里。
于同刚刚把武装带解下来,工事外面有人喊报告,他喊了一句:“进来”。
一个战士带着两个老百姓走了进来,其中一个老百姓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脸的褶子,穿着一个羊皮衣裤,身后还背着一杆猎枪。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