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纺织大业(二) (2/2)
美女中文网 bqgkk.com,我不求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楼大郎点点头:“有道理,江南一带已经因为养蚕收丝,而出现了桑田占粮田之祸,如果再种棉花--果然是不行的。不过,郭哥儿,西北虽然地广,可那都是盐碱地,而且年年干旱,并不适合种庄稼啊。”
郭大路笑道:“不用担心,我这棉花和别的庄稼不同,能在盐碱地里生长,只是在结棉桃时,需要多浇点水,我这里有坎儿井一物,只要你们造着法子打井就能在雨季收集雨水,然后在旱季使用。其实如果到了西域种棉花更好,那儿昼夜温差大,长出的棉花纤维更长,更利于纺织。”
楼大郎笑道:“郭哥儿已经为咱们的西北百姓考虑得这样仔细了,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等我回乡立刻将家里所有的银子都掏出来,收购盐碱地,打那什么坎儿井,广种棉花!”
郭大路道:“等来年棉花收获后,我会将后隆村特制的纺纱、织布机送到你那儿,你招收那些巧手的妇人来做工,这些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大量安置劳动力,西北人家多一个做工的,就能多赚一份钱,这样一来,男的种棉花,女的做织工,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李波刚才在一边听着郭大哥和楼大郎的对话,早就急得抓耳挠腮了,这棉花生意一听就是发大财的,为何交给一个外乡人来做?
没错,楼大郎是楼上仙的亲戚,可多给他一些雪糖的份额,也就足够还了这人情了,为何郭大哥要将棉花生意这样天大的一注横财相让呢?如果不是郭大路如今威望日渐深厚,李波恨不能出言打断他的话了。
可是听着听着,才明白过来,原来棉花这一产业,并不适合江南,居然还与土壤、环境、人口等相关,其实这些道理,郭大哥以前在义学课堂上都是提过的,偏偏自己漫不经心,难道说,自己这科学门的弟子,看事物还不如楼大郎来得深远?
等李波听到郭大路提到纺织机械一物时,这才乐得合不拢嘴,是了,棉花产业真正赚钱的就在这些机械吧,想来郭大哥发明的机械必是与市井里常见的织机不同的,一定是那啥--对,效率更高,西北人家想要织布作衣,非后隆村所产机械不同,这棉花产业的大头,依然是后隆村赚去了,西北百姓也只不过赚些体力辛苦钱罢了。
对了,有关这一点,郭大哥义学上也讲过,这就叫技术垄断,技术,才是真正赚大银子的!相比之下,楼大郎前期要投入大笔银子开垦、打井、种棉花,后期还要组织人手纺线、织布、销售,那可真正是赚辛苦钱啊。
李波暗中向郭大路的背影比了下大拇指--郭哥儿就是厉害,挖了一个大坑让楼大郎跳,结果楼大郎还抢着往坑里蹦,一幅天下舍我其谁的架势,谁要是这时劝他收手,退出棉花产业,保管他啐你一脸唾沫--敢挡楼家发财大业,去死吧你!
郭大路将楼大郎带回自己家里,两人挑灯夜谈,当楼大郎听到郭大路给他描绘的纺织产业前景时,兴奋得根本睡不着,郭大路倒也不藏私,将棉花种植的要点,需要防止的病虫害,坎儿井挖掘的工程技术难点,在建立大规模集中式厂房之前,如何通过代加工的方式,在小门小户中推广小型织机,等到解决了动力源的问题后,再上大型厂房等等一一道来--甚至连如何推广棉布这种新的纺织品的经销手段,都替楼大郎想好了。
两人谈得入港,郭大路光着脚跳下了床,抽出铅笔写起来,楼大郎就等在旁边,看一张惊叹一张,不时结合西北的经济民生等实际情况,改正一下其中的措施,比如大型纺织厂所有员工必须是女子,因为西北民风不如江南开放,让女子出门做工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如果厂里有个男的,绝对不会有一个女工敢来上工,给再多的银子也不成。所以,后隆村还得麻烦培训一些女性的织机维修人员--郭大路心说,这就是所谓的封建礼教压在女性头上的大山啊。
不过,随着西北越来越多的妇女当上纺织工人,自己也能赚一份钱,那她们在家里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终有一日,有一些勇敢的女性会挑战压在自己头上的种种压迫。
等到天明,郭大路已经整理出了一本厚厚的西北纺织产业发展纲要,自然,有些具体的实施环节,还需要楼大郎自行摸索、体会。但有了这高屋建瓴的纲要,楼大郎再不是两眼一抹黑了,真正叫远大前程就在眼前。(未完待续。)
sp;楼大郎点点头:“有道理,江南一带已经因为养蚕收丝,而出现了桑田占粮田之祸,如果再种棉花--果然是不行的。不过,郭哥儿,西北虽然地广,可那都是盐碱地,而且年年干旱,并不适合种庄稼啊。”
郭大路笑道:“不用担心,我这棉花和别的庄稼不同,能在盐碱地里生长,只是在结棉桃时,需要多浇点水,我这里有坎儿井一物,只要你们造着法子打井就能在雨季收集雨水,然后在旱季使用。其实如果到了西域种棉花更好,那儿昼夜温差大,长出的棉花纤维更长,更利于纺织。”
楼大郎笑道:“郭哥儿已经为咱们的西北百姓考虑得这样仔细了,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等我回乡立刻将家里所有的银子都掏出来,收购盐碱地,打那什么坎儿井,广种棉花!”
郭大路道:“等来年棉花收获后,我会将后隆村特制的纺纱、织布机送到你那儿,你招收那些巧手的妇人来做工,这些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大量安置劳动力,西北人家多一个做工的,就能多赚一份钱,这样一来,男的种棉花,女的做织工,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李波刚才在一边听着郭大哥和楼大郎的对话,早就急得抓耳挠腮了,这棉花生意一听就是发大财的,为何交给一个外乡人来做?
没错,楼大郎是楼上仙的亲戚,可多给他一些雪糖的份额,也就足够还了这人情了,为何郭大哥要将棉花生意这样天大的一注横财相让呢?如果不是郭大路如今威望日渐深厚,李波恨不能出言打断他的话了。
可是听着听着,才明白过来,原来棉花这一产业,并不适合江南,居然还与土壤、环境、人口等相关,其实这些道理,郭大哥以前在义学课堂上都是提过的,偏偏自己漫不经心,难道说,自己这科学门的弟子,看事物还不如楼大郎来得深远?
等李波听到郭大路提到纺织机械一物时,这才乐得合不拢嘴,是了,棉花产业真正赚钱的就在这些机械吧,想来郭大哥发明的机械必是与市井里常见的织机不同的,一定是那啥--对,效率更高,西北人家想要织布作衣,非后隆村所产机械不同,这棉花产业的大头,依然是后隆村赚去了,西北百姓也只不过赚些体力辛苦钱罢了。
对了,有关这一点,郭大哥义学上也讲过,这就叫技术垄断,技术,才是真正赚大银子的!相比之下,楼大郎前期要投入大笔银子开垦、打井、种棉花,后期还要组织人手纺线、织布、销售,那可真正是赚辛苦钱啊。
李波暗中向郭大路的背影比了下大拇指--郭哥儿就是厉害,挖了一个大坑让楼大郎跳,结果楼大郎还抢着往坑里蹦,一幅天下舍我其谁的架势,谁要是这时劝他收手,退出棉花产业,保管他啐你一脸唾沫--敢挡楼家发财大业,去死吧你!
郭大路将楼大郎带回自己家里,两人挑灯夜谈,当楼大郎听到郭大路给他描绘的纺织产业前景时,兴奋得根本睡不着,郭大路倒也不藏私,将棉花种植的要点,需要防止的病虫害,坎儿井挖掘的工程技术难点,在建立大规模集中式厂房之前,如何通过代加工的方式,在小门小户中推广小型织机,等到解决了动力源的问题后,再上大型厂房等等一一道来--甚至连如何推广棉布这种新的纺织品的经销手段,都替楼大郎想好了。
两人谈得入港,郭大路光着脚跳下了床,抽出铅笔写起来,楼大郎就等在旁边,看一张惊叹一张,不时结合西北的经济民生等实际情况,改正一下其中的措施,比如大型纺织厂所有员工必须是女子,因为西北民风不如江南开放,让女子出门做工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如果厂里有个男的,绝对不会有一个女工敢来上工,给再多的银子也不成。所以,后隆村还得麻烦培训一些女性的织机维修人员--郭大路心说,这就是所谓的封建礼教压在女性头上的大山啊。
不过,随着西北越来越多的妇女当上纺织工人,自己也能赚一份钱,那她们在家里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终有一日,有一些勇敢的女性会挑战压在自己头上的种种压迫。
等到天明,郭大路已经整理出了一本厚厚的西北纺织产业发展纲要,自然,有些具体的实施环节,还需要楼大郎自行摸索、体会。但有了这高屋建瓴的纲要,楼大郎再不是两眼一抹黑了,真正叫远大前程就在眼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