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甲午之军工霸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说白了,华夏共和国的元首权力再大,也必须服从于大同党的党内民主。正是因为有这一道保险在,李晖才敢采用集中制的国家政体,不搞西方的三权分立,以加快建设速度,中国落后西方实在太多,系统科技又有时效性,容不得慢慢追赶。
而且就算以后情况有了很大改变,未来的大同党也存在着自我变革、与时俱进的可能性。
当然,即使如此,华夏共和国也不可能永存不灭,毕竟任何事物总有腐朽崩坏的那一天,李晖对此很看得开,只希望自己一手缔造的政权可以彻底完成其历史使命、让华夏第一次真正地全方位领先于世界就行了,至于更远的未来,他也管不到那么多。
华夏乙未革命的进程之快,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这不可避免地会对华夏共和国的政权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利的地方很多,有利的地方也不少。
最不利的一点,自然是得天下太易,革命队伍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和遴选,虽然因为李晖依靠的主要是系统生化兵,革命进程又实在太快,快得绝大部分投机分子都来不及混进队伍,这个问题并没有李晖一开始担心的那样严重。但生化兵也有一个严重的先天不足——领导力不够,反映到唯一能干行政工作、却还只是兼职(相应的能力和领导力都要降一个级别)的特工身上,问题就更为突出,就算是满级的特工,按照李晖上一世的行政建制,也最多能够胜任市长的工作,而满清的旧官吏当中了解工业社会的数量有限,其中有执政经验的就更少了,同样乏人可用,这可就麻烦了......
无奈之下,李晖只得放弃了区一级行政建制,让乡镇一级政府直接归县政府领导,这样5级特工就可以胜任省级干部的工作了,不过由于县一级的下辖乡镇太多,整体行政效率不可避免地会有所下降,但李晖现在也没更好的办法,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最终,华夏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建制自上而下分别为:省的行政主官为巡抚,下辖郡;郡的行政主官为太守,下辖县(完全城市化后称为市);县(市)的行政主官为县令(市长),下辖乡(完全城镇化后称为镇);乡(镇)的行政主官为乡(镇)长,下辖村(街道);村和街道是最基层的政府机构,行政主官分别为村长和街道办主任。
其中县(市)一级因为下辖的乡镇太多,管理难度极大,因此设有多位副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行政主官的负担。但即使如此,县(市)一级仍然被共和国的官场认为是最难过去的一道坎,很多人都因为能力不足,升到这一级后没多久便因为干得不好而被降了回去,而只要能够在县令或者市长的位子上坐稳三年以上,将来升到省一级的希望是非常大的,甚至进入中央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还是军人出身,说不定还有竞争国家元首的机会。
比起地方官,由于本该复杂的官场人际关系几乎不存在,京官反而要好做一些,除了最核心的三公九卿这十二位高官,其他的职位,生化兵都可以完全胜任。
是的,李晖为了表现出墨门的古风,采用了古今混搭的设置,干部级别分为九品十八级(实际上是十九级,因为上面还有一个无品级的国家元首。),而京官当中以三公(即丞相、司空、司徒,均为正一品。)和九卿(包括财政大臣、海军大臣等九维,均为从一品。)为尊。原则上工资和待遇是随品级而定,但李晖认为革命胜利太快,很多高级干部其实并未立下足够的功绩,资历更是严重不足,因此他将两者分开,只有调任海军大臣的刘步蟾和严复这个总参谋长(陆军海军的总参谋部合并了)能够享受到从一品的工资待遇,其他的三公九卿大多只有三品官甚至四五品的水平,要不是那些位子在有合适的人选之前都由绝对忠诚的生化兵临时充任,指不定干部们会怎么闹腾呢!
可能是受到了启发,李晖想起了某些能在基层干得非常好,但是成为高官后却表现不佳的特殊例子,还有那些领导力不足的英雄模范也得妥善安排,于是李晖干脆将品级与工资待遇分开,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镇长,只要干得确实出色,一样可以享受到高级干部的工资待遇,就算升职后表现不佳又被降回去,也能够通过高出一筹的工资待遇以示尊崇,这一规定倒是受到了干部们的普遍拥戴。
于是,李晖干脆将其推而广之,规定只要在公办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地位工资待遇就统一按九品十八级来计算,其中科研人员尤其受到厚待,普通的博士生导师(不过这在建国前十年里还是很稀罕的)就相当于正二品、和大省的巡抚差不多,科学院院士相当于从一品、位比九卿,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元勋级院士相当于正一品、位比三公,科研出了成果之后还有额外的重奖。
唯一让某些人有些遗憾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想追逐权力转为行政干部,就得放弃身为科研人员的待遇、按行政干部级别来算。
教师和技工也很受优待,虽然上限没院士那么高,但是门槛要低得多,晋级也较容易,而且最高的特级教师与八级技工相当于正三品官员,这是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相比的。
而军人除了品级本身所代表的地位和待遇,还有因其军人身份获得的特别优待,比如衣食住行免费、看病优先挂号等等。如果是战斗英雄或者伤残军人,这样的优待更可以一直保留到其过世,而烈士的话,还可以传给子女。再加上建国初期各种出路中以参军的门槛最低,因此普通百姓都视当兵为改变命运的捷径,无数有潜质的优秀人才涌入解放军,进一步增强了这支天下第一强军的实力。
至于其他行业,虽然不如以上提到的这些,但只要做得好,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第一次在中国的土地上真正得到了体现......(未完待续。)
说白了,华夏共和国的元首权力再大,也必须服从于大同党的党内民主。正是因为有这一道保险在,李晖才敢采用集中制的国家政体,不搞西方的三权分立,以加快建设速度,中国落后西方实在太多,系统科技又有时效性,容不得慢慢追赶。
而且就算以后情况有了很大改变,未来的大同党也存在着自我变革、与时俱进的可能性。
当然,即使如此,华夏共和国也不可能永存不灭,毕竟任何事物总有腐朽崩坏的那一天,李晖对此很看得开,只希望自己一手缔造的政权可以彻底完成其历史使命、让华夏第一次真正地全方位领先于世界就行了,至于更远的未来,他也管不到那么多。
华夏乙未革命的进程之快,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这不可避免地会对华夏共和国的政权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利的地方很多,有利的地方也不少。
最不利的一点,自然是得天下太易,革命队伍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和遴选,虽然因为李晖依靠的主要是系统生化兵,革命进程又实在太快,快得绝大部分投机分子都来不及混进队伍,这个问题并没有李晖一开始担心的那样严重。但生化兵也有一个严重的先天不足——领导力不够,反映到唯一能干行政工作、却还只是兼职(相应的能力和领导力都要降一个级别)的特工身上,问题就更为突出,就算是满级的特工,按照李晖上一世的行政建制,也最多能够胜任市长的工作,而满清的旧官吏当中了解工业社会的数量有限,其中有执政经验的就更少了,同样乏人可用,这可就麻烦了......
无奈之下,李晖只得放弃了区一级行政建制,让乡镇一级政府直接归县政府领导,这样5级特工就可以胜任省级干部的工作了,不过由于县一级的下辖乡镇太多,整体行政效率不可避免地会有所下降,但李晖现在也没更好的办法,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最终,华夏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建制自上而下分别为:省的行政主官为巡抚,下辖郡;郡的行政主官为太守,下辖县(完全城市化后称为市);县(市)的行政主官为县令(市长),下辖乡(完全城镇化后称为镇);乡(镇)的行政主官为乡(镇)长,下辖村(街道);村和街道是最基层的政府机构,行政主官分别为村长和街道办主任。
其中县(市)一级因为下辖的乡镇太多,管理难度极大,因此设有多位副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行政主官的负担。但即使如此,县(市)一级仍然被共和国的官场认为是最难过去的一道坎,很多人都因为能力不足,升到这一级后没多久便因为干得不好而被降了回去,而只要能够在县令或者市长的位子上坐稳三年以上,将来升到省一级的希望是非常大的,甚至进入中央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还是军人出身,说不定还有竞争国家元首的机会。
比起地方官,由于本该复杂的官场人际关系几乎不存在,京官反而要好做一些,除了最核心的三公九卿这十二位高官,其他的职位,生化兵都可以完全胜任。
是的,李晖为了表现出墨门的古风,采用了古今混搭的设置,干部级别分为九品十八级(实际上是十九级,因为上面还有一个无品级的国家元首。),而京官当中以三公(即丞相、司空、司徒,均为正一品。)和九卿(包括财政大臣、海军大臣等九维,均为从一品。)为尊。原则上工资和待遇是随品级而定,但李晖认为革命胜利太快,很多高级干部其实并未立下足够的功绩,资历更是严重不足,因此他将两者分开,只有调任海军大臣的刘步蟾和严复这个总参谋长(陆军海军的总参谋部合并了)能够享受到从一品的工资待遇,其他的三公九卿大多只有三品官甚至四五品的水平,要不是那些位子在有合适的人选之前都由绝对忠诚的生化兵临时充任,指不定干部们会怎么闹腾呢!
可能是受到了启发,李晖想起了某些能在基层干得非常好,但是成为高官后却表现不佳的特殊例子,还有那些领导力不足的英雄模范也得妥善安排,于是李晖干脆将品级与工资待遇分开,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镇长,只要干得确实出色,一样可以享受到高级干部的工资待遇,就算升职后表现不佳又被降回去,也能够通过高出一筹的工资待遇以示尊崇,这一规定倒是受到了干部们的普遍拥戴。
于是,李晖干脆将其推而广之,规定只要在公办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地位工资待遇就统一按九品十八级来计算,其中科研人员尤其受到厚待,普通的博士生导师(不过这在建国前十年里还是很稀罕的)就相当于正二品、和大省的巡抚差不多,科学院院士相当于从一品、位比九卿,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元勋级院士相当于正一品、位比三公,科研出了成果之后还有额外的重奖。
唯一让某些人有些遗憾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想追逐权力转为行政干部,就得放弃身为科研人员的待遇、按行政干部级别来算。
教师和技工也很受优待,虽然上限没院士那么高,但是门槛要低得多,晋级也较容易,而且最高的特级教师与八级技工相当于正三品官员,这是任何历史时期都无法相比的。
而军人除了品级本身所代表的地位和待遇,还有因其军人身份获得的特别优待,比如衣食住行免费、看病优先挂号等等。如果是战斗英雄或者伤残军人,这样的优待更可以一直保留到其过世,而烈士的话,还可以传给子女。再加上建国初期各种出路中以参军的门槛最低,因此普通百姓都视当兵为改变命运的捷径,无数有潜质的优秀人才涌入解放军,进一步增强了这支天下第一强军的实力。
至于其他行业,虽然不如以上提到的这些,但只要做得好,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第一次在中国的土地上真正得到了体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