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大明闲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武清城东与凤水新城之间的空地上,两日间便起了两溜儿搭棚。搭棚围成一大一小两个同心圆的形状,正中圆心处则建起一座高台。
台高丈余,面积约有百平大小。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条台阶延下。台子正中间高高挑着一杆大旗,旗子采用幡形,白底蓝边,旁边缀以五色彩带。旗面上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武清文会。
这里,便是此次武清文会的会场了。
几日间,除了提前约请的一些名士大儒早已到了外,还有无数士子蜂拥而集。
此时临近乡试,而乡试却是在两京各府举办。武清紧邻京城,往来不过一两日间,隶属于顺天府辖区的秀才们自然不会错过这等盛事。
要知如今的科举,虽不像唐朝时那般,需要行卷举荐,但是提前投卷给一些名士大儒,以获得提高知名度的风气还是颇为盛行的。
甚至这般行卷后,万一此次未能榜上提名,但若是行卷能入了一些大人物的眼,说不定就能被收为幕僚书办之类的职位,也算是变相的一种入仕,总好过蹉跎岁月、黯然而回的结果。
大明乡试规定,除各县、学、各监生员外,还允许九品下,无论在职与否的官吏,皆可参与。那么,一事无成的回家闷头再读三年,和先进入官府为吏,一边读书一边还能积累经验并扩展人脉相比,选择不言而喻。
此次的武清文会,除了没有京师的官员外,顺天府左近的名士大儒却都几乎全都请了来。而这些名士大儒,又哪个不和各级官员有这样那样关系的?只要能入了他们的眼,也便等同入了那些大人们的眼了。
既如此,这些赶考的士子们,如何能不欢呼踊跃而来?要知道,便是去京师行卷,至少还要随同奉上若干呈仪什么的,对于富家之子还好,可对一些贫家子弟,往往便是有才却没那个资财而只能望门兴叹。
如今,武清文会给了所有士子一个平等的机会,而且还是一个不用考虑资财就可正大光明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岂能不让人欢喜?不但如此,据说但凡能被选中的,无论书画还是诗词,都将被武清墨韵书坊汇编成册,刊印成书。这不但能为自己扬名,还有不菲的润笔之资呢。
不用花钱就能行卷扬名,还有获得收入的机会,所有士子都疯狂了。据说不但顺天府范围的士子们,便是临近几府的士子,也有不少人赶了来。
临着乡试还有月余的时间,路上赶一赶,完全不会耽误。既如此,这种好机会便绝不能错过。
就这样,往常默默无闻的武清县,忽然之间变得名声响亮起来。而在眼下的文会现场,也早已是人挤人、人挨人的变成了一片洪流。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青衿文冠,纸墨飘香。
站在正中高台上的张文墨,看着下面如此宏达的场面,激动的手颤气促,不能自已。
曾几何时,自己名落孙山、凄凄惨惨,一蹶不振;曾几何时,自己颓废的靠着个小铺子,苦苦的计算着三五文铜板的进出,斯文扫地,沦为一个不被人看得起的小商人。
直到遇见了苏默。
想不想名扬士林,扬眉吐气?想不想成为文坛名宿,引领风骚?这是苏公子当时跟自己说的话。
在当时,自己曾是多么的不屑一顾,觉得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一般。可就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的,竟然就真的成了。如今想来,直如做梦也似。
报纸的开办,文榜的组织。从报童的招募,到文稿的选取,再到邀请名家评论,商家冠名竞拍,每一步都匪夷所思,别出机杼,终于给自己那个小小的墨韵书坊,打下了如今承办这等盛事的坚实基础。
说实话,开始张文墨真是抱着陪苏默一起疯一把,以偿还苏默的指点之恩的想法罢了。能不能成事儿,又或后果将如何,他是一点底儿也没有。
对于苏默当初要他直接帖去请那些名士大儒,张文墨觉得简直是异想天开。
墨韵书坊经过举办了两届文榜后,确实是有了些名气。但这点名气,却还尚不足以叩开那些名士大儒的门。就那么冒然的上门去下帖子,人家怎么可能给这面子?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帖子送到后,不久便收到了回复。而且是除了个别人实在来不了的,其他的几乎是全都答应了下来。这让张文墨当时目瞪口呆,完全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难道自己的墨韵书坊,如今的名声真的有了这般高了?高到那些清高的名士大儒们,可以召之即来了?
张文墨整个人都不好了,实在是太混乱了。那种明知道不可能,却偏偏变成了现实摆在眼前的强烈刺激,让他接连几天不敢合眼,生怕一觉醒来觉,这是一场梦。
这种状态直到孙四海来找他,商量会场送餐的事情后才终于缓解。也直到这时候,他才明白那些大儒们为什么如此容易的答应他的邀请了。
原来在苏默让他筹备这次文会的同时,让孙四海动京城、武清两地四海楼的力量,分别去那些名士大儒们的家中送了一份精致的餐盒。
一个酒楼,忽然跑到自己家里送餐,这让所有名士大儒们都感到奇怪。奇怪了自然便要仔细询问,这一问,便落入了苏默的彀中。
送餐的人说了,武清即将举办一次盛大的文会。文会将邀请最有名望、最具实力的大儒做评审。除此之外,当朝两位大学士,太子太傅徐溥徐阁老,以及大学正王懋正好巡按文事,途径武清。... -->>
武清城东与凤水新城之间的空地上,两日间便起了两溜儿搭棚。搭棚围成一大一小两个同心圆的形状,正中圆心处则建起一座高台。
台高丈余,面积约有百平大小。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条台阶延下。台子正中间高高挑着一杆大旗,旗子采用幡形,白底蓝边,旁边缀以五色彩带。旗面上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武清文会。
这里,便是此次武清文会的会场了。
几日间,除了提前约请的一些名士大儒早已到了外,还有无数士子蜂拥而集。
此时临近乡试,而乡试却是在两京各府举办。武清紧邻京城,往来不过一两日间,隶属于顺天府辖区的秀才们自然不会错过这等盛事。
要知如今的科举,虽不像唐朝时那般,需要行卷举荐,但是提前投卷给一些名士大儒,以获得提高知名度的风气还是颇为盛行的。
甚至这般行卷后,万一此次未能榜上提名,但若是行卷能入了一些大人物的眼,说不定就能被收为幕僚书办之类的职位,也算是变相的一种入仕,总好过蹉跎岁月、黯然而回的结果。
大明乡试规定,除各县、学、各监生员外,还允许九品下,无论在职与否的官吏,皆可参与。那么,一事无成的回家闷头再读三年,和先进入官府为吏,一边读书一边还能积累经验并扩展人脉相比,选择不言而喻。
此次的武清文会,除了没有京师的官员外,顺天府左近的名士大儒却都几乎全都请了来。而这些名士大儒,又哪个不和各级官员有这样那样关系的?只要能入了他们的眼,也便等同入了那些大人们的眼了。
既如此,这些赶考的士子们,如何能不欢呼踊跃而来?要知道,便是去京师行卷,至少还要随同奉上若干呈仪什么的,对于富家之子还好,可对一些贫家子弟,往往便是有才却没那个资财而只能望门兴叹。
如今,武清文会给了所有士子一个平等的机会,而且还是一个不用考虑资财就可正大光明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岂能不让人欢喜?不但如此,据说但凡能被选中的,无论书画还是诗词,都将被武清墨韵书坊汇编成册,刊印成书。这不但能为自己扬名,还有不菲的润笔之资呢。
不用花钱就能行卷扬名,还有获得收入的机会,所有士子都疯狂了。据说不但顺天府范围的士子们,便是临近几府的士子,也有不少人赶了来。
临着乡试还有月余的时间,路上赶一赶,完全不会耽误。既如此,这种好机会便绝不能错过。
就这样,往常默默无闻的武清县,忽然之间变得名声响亮起来。而在眼下的文会现场,也早已是人挤人、人挨人的变成了一片洪流。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青衿文冠,纸墨飘香。
站在正中高台上的张文墨,看着下面如此宏达的场面,激动的手颤气促,不能自已。
曾几何时,自己名落孙山、凄凄惨惨,一蹶不振;曾几何时,自己颓废的靠着个小铺子,苦苦的计算着三五文铜板的进出,斯文扫地,沦为一个不被人看得起的小商人。
直到遇见了苏默。
想不想名扬士林,扬眉吐气?想不想成为文坛名宿,引领风骚?这是苏公子当时跟自己说的话。
在当时,自己曾是多么的不屑一顾,觉得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一般。可就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的,竟然就真的成了。如今想来,直如做梦也似。
报纸的开办,文榜的组织。从报童的招募,到文稿的选取,再到邀请名家评论,商家冠名竞拍,每一步都匪夷所思,别出机杼,终于给自己那个小小的墨韵书坊,打下了如今承办这等盛事的坚实基础。
说实话,开始张文墨真是抱着陪苏默一起疯一把,以偿还苏默的指点之恩的想法罢了。能不能成事儿,又或后果将如何,他是一点底儿也没有。
对于苏默当初要他直接帖去请那些名士大儒,张文墨觉得简直是异想天开。
墨韵书坊经过举办了两届文榜后,确实是有了些名气。但这点名气,却还尚不足以叩开那些名士大儒的门。就那么冒然的上门去下帖子,人家怎么可能给这面子?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帖子送到后,不久便收到了回复。而且是除了个别人实在来不了的,其他的几乎是全都答应了下来。这让张文墨当时目瞪口呆,完全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难道自己的墨韵书坊,如今的名声真的有了这般高了?高到那些清高的名士大儒们,可以召之即来了?
张文墨整个人都不好了,实在是太混乱了。那种明知道不可能,却偏偏变成了现实摆在眼前的强烈刺激,让他接连几天不敢合眼,生怕一觉醒来觉,这是一场梦。
这种状态直到孙四海来找他,商量会场送餐的事情后才终于缓解。也直到这时候,他才明白那些大儒们为什么如此容易的答应他的邀请了。
原来在苏默让他筹备这次文会的同时,让孙四海动京城、武清两地四海楼的力量,分别去那些名士大儒们的家中送了一份精致的餐盒。
一个酒楼,忽然跑到自己家里送餐,这让所有名士大儒们都感到奇怪。奇怪了自然便要仔细询问,这一问,便落入了苏默的彀中。
送餐的人说了,武清即将举办一次盛大的文会。文会将邀请最有名望、最具实力的大儒做评审。除此之外,当朝两位大学士,太子太傅徐溥徐阁老,以及大学正王懋正好巡按文事,途径武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