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超级散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胖子你说得没错,一只股票大幅上涨的过程中,底部筹码会多次往上转移,在这个不断转移的过程中,哪一次才是主力真正出货,确实是研究筹码分布栏最为关键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让散户迷惑的地方。”
丁旭点了点头,笑道,“我对筹码分布栏的研究也还不算深,不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就是凭着两点来判断,一是如果处于牛市或熊市末期,当大盘横盘震荡或持续上涨时,那么从个股的近一两年的最低点起算,一倍涨幅以内的密集筹码向上转移,基本不用担心主力出货问题,这是空间的计算。二是要结合k线均线成交量等指标,涨幅大小、主力获利情况估计、板块联动情况,以及个股基本面的情况来综合判断股价的上升空间,以确定主力是否出货。”
“如果是在熊市下跌阶段呢?”吃不胖好奇地追问道。
“那种情况下,个股一般会跟随大盘下跌,会连续创新低,筹码密集栏也一般是连续往下转移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丁旭答道。
“有道理。”吃不胖点了点头,答道,“看来无论是什么指标,要想用好,就得深入钻研,这比用一大堆指标却不求甚解要好得多。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听了吃不胖这句话[一_本_读]小说xstxt,群友们都沉思起来,好半晌才有人重新提问。
“奇迹,这些底部筹码为什么会不断向上转移呢?”美丽心情提了个问题。
“问得好,这就是主力资金大小和操作风格的问题了。有的主力。资金很大。在底部连续横盘几年。很有耐心地吸饱了筹码,才开始大幅拉升。在拉升期间,由于筹码基本都集中在主力手里了,主力剩余的资金也多,因此底部筹码密集区基本保持不动,只用一部分资金对倒拉升,底仓根本不会动,直到拉升几倍后开始出货时。才开始快速卖出底仓,底部筹码密集区也会快速消失。”
丁旭解释道,“可是由于筹码分布指标广为人知,这种出货方式也容易被散户识别出来,散户可以很轻松地坐轿子,所以对主力的坐庄风险是比较大的,所以主力通常会采取一种更隐蔽、更容易迷惑散户的方式,就是筹码不断向上转移,让你搞不清哪一次才是主力出货。加上有的主力资金并不算太大,吸筹时间也比较短。手中的筹码不多,控盘程度不深。于是往往会在拉升过程中动用大部分筹码,因此主力一边拉升,一边抬高了自己的底仓成本。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底部筹码不断上移的现象。”
丁旭的解释已经很清晰了,但还是有人听不懂,孙清羽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刚入市不久,听得有些迷糊,能不能用形象一点的比喻之类来解释一下?”孙清羽很好学地提问道。
“这么说吧。我观察过很多牛股,底部筹码都会发生多次转移。比如在底部时,筹码密集区在2元,之后涨了一波,2元的密集筹码带消失了,移到了4元,许多喜欢看筹码栏的散户就跑路了。但不久后,股价又涨到了6元,4元筹码区再次上移到6元的区域,之后股价又涨到了8元。这样反复移动,有些类似于步兵方阵不断往前推压,防线一直在前面。
丁旭无奈地挠了挠头,沉思片刻,说道,“这类似于踢足球,有的教练喜欢442阵型,四个后卫,四个中场,两个前锋。这种阵型用于防守反击的效果是不错的,因为后方有四个球员防守在球门附近,这就好就主力的底仓,一直不动。中场上也有四名球员,可攻可守,只留2名前锋去攻击,开疆拓土,目的是确保大本营有足够兵力,不被对方突破,力争不丢球。这就好比主力的低位底仓,大部分是不动的,盈利也越积越高,直到见顶时才一股脑地涌出去。”
“这么一说就好懂了,我喜欢足球!”书路行者笑道,“你接着说。”
“而更注重进攻的,就会摆出433阵型,四个后卫,三个中场,三个前锋,更侧重于以攻代守。他们可能一开始会在后半场构筑防线,之后整体推进到中场,最后整体推进到前半场,进攻的压力在往前移,防线也一直前移。这就好比另外一种主力的底仓,一部分会不断地上移,另一部分则一直持仓,直到见顶时才同时出货。”
丁旭接着说道,“而再激进一点的,还有352阵型。倚仗着三个防守能力超强的后卫来守住后防线,以强大中场控制全局,这种阵型常见于强队遇到弱队时,摆出攻击姿态时候的选择。这就好比那些绝对控盘但剩余资金不多的主力,为了腾出资金来拉升,会在拉升过程中不断地高抛低吸,这样就会把大部分筹码不断上移,在顶部附近时更是边拉边出,能够比较轻松地把货出完。”
书路行者若有所思地说道:“嗯,有道理。是不是还有一种极端激进的主力?比如我记得19世纪六七十年代,足球比赛有种起源阵型,是1+1+9和1+2+2+6阵型。它的基本战术思想是片面追求进攻,一窝蜂地踢球和带球,往对方大门挺.进,类似于全攻全守的意味。”
丁旭点头道:“没错。在股市里,也有主力根本不留什么底仓,利用手中筹码连续对倒,不断快速拉升,短期涨幅高得吓人,持仓成本也上升得较快。但由于散户不敢追,散户参与度不高,最后主力往往在顶部出不了货,只好强行打... -->>
“胖子你说得没错,一只股票大幅上涨的过程中,底部筹码会多次往上转移,在这个不断转移的过程中,哪一次才是主力真正出货,确实是研究筹码分布栏最为关键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让散户迷惑的地方。”
丁旭点了点头,笑道,“我对筹码分布栏的研究也还不算深,不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就是凭着两点来判断,一是如果处于牛市或熊市末期,当大盘横盘震荡或持续上涨时,那么从个股的近一两年的最低点起算,一倍涨幅以内的密集筹码向上转移,基本不用担心主力出货问题,这是空间的计算。二是要结合k线均线成交量等指标,涨幅大小、主力获利情况估计、板块联动情况,以及个股基本面的情况来综合判断股价的上升空间,以确定主力是否出货。”
“如果是在熊市下跌阶段呢?”吃不胖好奇地追问道。
“那种情况下,个股一般会跟随大盘下跌,会连续创新低,筹码密集栏也一般是连续往下转移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丁旭答道。
“有道理。”吃不胖点了点头,答道,“看来无论是什么指标,要想用好,就得深入钻研,这比用一大堆指标却不求甚解要好得多。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听了吃不胖这句话[一_本_读]小说xstxt,群友们都沉思起来,好半晌才有人重新提问。
“奇迹,这些底部筹码为什么会不断向上转移呢?”美丽心情提了个问题。
“问得好,这就是主力资金大小和操作风格的问题了。有的主力。资金很大。在底部连续横盘几年。很有耐心地吸饱了筹码,才开始大幅拉升。在拉升期间,由于筹码基本都集中在主力手里了,主力剩余的资金也多,因此底部筹码密集区基本保持不动,只用一部分资金对倒拉升,底仓根本不会动,直到拉升几倍后开始出货时。才开始快速卖出底仓,底部筹码密集区也会快速消失。”
丁旭解释道,“可是由于筹码分布指标广为人知,这种出货方式也容易被散户识别出来,散户可以很轻松地坐轿子,所以对主力的坐庄风险是比较大的,所以主力通常会采取一种更隐蔽、更容易迷惑散户的方式,就是筹码不断向上转移,让你搞不清哪一次才是主力出货。加上有的主力资金并不算太大,吸筹时间也比较短。手中的筹码不多,控盘程度不深。于是往往会在拉升过程中动用大部分筹码,因此主力一边拉升,一边抬高了自己的底仓成本。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底部筹码不断上移的现象。”
丁旭的解释已经很清晰了,但还是有人听不懂,孙清羽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刚入市不久,听得有些迷糊,能不能用形象一点的比喻之类来解释一下?”孙清羽很好学地提问道。
“这么说吧。我观察过很多牛股,底部筹码都会发生多次转移。比如在底部时,筹码密集区在2元,之后涨了一波,2元的密集筹码带消失了,移到了4元,许多喜欢看筹码栏的散户就跑路了。但不久后,股价又涨到了6元,4元筹码区再次上移到6元的区域,之后股价又涨到了8元。这样反复移动,有些类似于步兵方阵不断往前推压,防线一直在前面。
丁旭无奈地挠了挠头,沉思片刻,说道,“这类似于踢足球,有的教练喜欢442阵型,四个后卫,四个中场,两个前锋。这种阵型用于防守反击的效果是不错的,因为后方有四个球员防守在球门附近,这就好就主力的底仓,一直不动。中场上也有四名球员,可攻可守,只留2名前锋去攻击,开疆拓土,目的是确保大本营有足够兵力,不被对方突破,力争不丢球。这就好比主力的低位底仓,大部分是不动的,盈利也越积越高,直到见顶时才一股脑地涌出去。”
“这么一说就好懂了,我喜欢足球!”书路行者笑道,“你接着说。”
“而更注重进攻的,就会摆出433阵型,四个后卫,三个中场,三个前锋,更侧重于以攻代守。他们可能一开始会在后半场构筑防线,之后整体推进到中场,最后整体推进到前半场,进攻的压力在往前移,防线也一直前移。这就好比另外一种主力的底仓,一部分会不断地上移,另一部分则一直持仓,直到见顶时才同时出货。”
丁旭接着说道,“而再激进一点的,还有352阵型。倚仗着三个防守能力超强的后卫来守住后防线,以强大中场控制全局,这种阵型常见于强队遇到弱队时,摆出攻击姿态时候的选择。这就好比那些绝对控盘但剩余资金不多的主力,为了腾出资金来拉升,会在拉升过程中不断地高抛低吸,这样就会把大部分筹码不断上移,在顶部附近时更是边拉边出,能够比较轻松地把货出完。”
书路行者若有所思地说道:“嗯,有道理。是不是还有一种极端激进的主力?比如我记得19世纪六七十年代,足球比赛有种起源阵型,是1+1+9和1+2+2+6阵型。它的基本战术思想是片面追求进攻,一窝蜂地踢球和带球,往对方大门挺.进,类似于全攻全守的意味。”
丁旭点头道:“没错。在股市里,也有主力根本不留什么底仓,利用手中筹码连续对倒,不断快速拉升,短期涨幅高得吓人,持仓成本也上升得较快。但由于散户不敢追,散户参与度不高,最后主力往往在顶部出不了货,只好强行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