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帝国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希佩尔率领的公海舰队主力赶到,也不见得能够击败大舰队。
必须承认,杰利科的认识很有道理。
问题是,没人可以满足他的要求。
大战爆发时,英国皇家海军总共只有九艘战列巡洋舰,虽然“虎”号已经建成,但是还没有完成海军验收。除掉贝蒂手里的四艘,“无敌”号已经前往南大西洋,“狮”号与“皇家公主”号在地中海,“澳大利亚”号与“新西兰”号在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更重要的是,这五艘战舰都有任务在身,而且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别说把五艘战列巡洋舰抽调回来,哪怕只抽调一艘,也不大可能。
设得兰海战之后,就算把五艘战列巡洋舰抽调回来,也于是无补。
要知道,大舰队只剩下了“玛丽女王”号与“不屈”号,而且这两艘战列巡洋舰的受损情况都十分严重,至少得在船坞里呆上大半年。也就是说,英国皇家海军只有外派的五艘战列巡洋舰可用。北海对面,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公海舰队里,至少有六艘战列巡洋舰,仍然拥有数量上的优势。
实际情况比账面上的对比更加糟糕。
到一九一五年,皇家海军肯定能得到一艘战列巡洋舰,算上修复后的“玛丽女王”号与“不屈”号,总共有八艘。可是同期,公海舰队也能获得一艘战列巡洋舰,加上修复的“毛奇”号与“冯-德-坦恩”号,总共是九艘。
很明显,优势依然在公海舰队手里。
当然,英国皇家海军也绝非一无是处。
虽然在战列巡洋舰的数量上,皇家海军很难在一年半载之内超过公海舰队,但是在至关重要的战列舰上,英国皇家海军依然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只要稍加整顿,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舰数量就能大幅度超过公海舰队。
比如,在算上征用的两艘战列舰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在“伊丽莎白女王”级建成之前总共有二十二艘战列舰,而且没有包括改做训练舰的“无畏”号,而公海舰队即便把还在建造的两艘“国王”级算上,总共也只有十七艘战列舰。到一九一五年底,这个差距只会扩大不会缩小,因为到时候,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性能上全面提升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就将陆续服役,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国王”级之后的战列舰,最快也要到一九一六年下半年才能建成。
可以说,这也正是杰利科眼中的希望。
只要能拖到一九一五年底,那么皇家海军的困难处境就将一去不复返。
关键就是“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这是第一种在速度上能与战列巡洋舰媲美,又具有战列舰的火力与防护的主力舰,可以看成是高速战列舰。
问题是,如何才能拖到一九一五年底。
很明显,公海舰队在开战后打得如此积极主动,肯定不会龟缩在港口里面,而会不断的挑战大舰队。
可以说,这正是杰利科面对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毫无疑问,杰利科本人并不主张出战。在他看来,只要大舰队呆在港口里面,公海舰队就很那有所作为。至于政治家担心的问题,在杰利科看来都不是问题。比如,英国本土有较为完善的岸防设施,公海舰队绝对不敢冒险攻击英国本土的重要军事目标。又比如,英吉利海峡已经被水雷封锁,小型舰艇就能确保航线畅通无阻,而且公海舰队也不会冒险进入水雷密布的海域。再比如,公海舰队主力舰的续航能力都极为有限,即便冲出了北海,也不可能在大洋上长期活动。
可惜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有类似的观点。
别的不说,丘吉尔就坚决反对避战,认为大舰队龟缩在港口里面,除了是军事上的严重失败,更是政治上的失策。
必须承认,丘吉尔比杰利科看得更加真切。
要知道,如果公海舰队用行动证明英国皇家海军是可以击败的,那么那些还在观望的国家就会偏向于德意志第二帝国,而不是偏向于英国。仅此一点,就足以让英国输掉战场。或者说,就算英国打赢了这场战争,也会在政治上大败亏输。对英国来说,参与这场战争的最高目的就是保住其全球霸主的地位。
显然,不管杰利科怎么想,大舰队肯定不能一直留在朴茨茅斯。
到了九月中旬,在丘吉尔的积极推动下,英国皇家海军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大舰队转移到比斯开湾。
虽然比斯开湾的基础建设工作还没完成,但是此举至少能表明决心。
更重要的是,大舰队进驻比斯开湾,才能更好的应对来自北海对面的挑战。
希佩尔率领的公海舰队主力赶到,也不见得能够击败大舰队。
必须承认,杰利科的认识很有道理。
问题是,没人可以满足他的要求。
大战爆发时,英国皇家海军总共只有九艘战列巡洋舰,虽然“虎”号已经建成,但是还没有完成海军验收。除掉贝蒂手里的四艘,“无敌”号已经前往南大西洋,“狮”号与“皇家公主”号在地中海,“澳大利亚”号与“新西兰”号在西太平洋与印度洋。更重要的是,这五艘战舰都有任务在身,而且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别说把五艘战列巡洋舰抽调回来,哪怕只抽调一艘,也不大可能。
设得兰海战之后,就算把五艘战列巡洋舰抽调回来,也于是无补。
要知道,大舰队只剩下了“玛丽女王”号与“不屈”号,而且这两艘战列巡洋舰的受损情况都十分严重,至少得在船坞里呆上大半年。也就是说,英国皇家海军只有外派的五艘战列巡洋舰可用。北海对面,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公海舰队里,至少有六艘战列巡洋舰,仍然拥有数量上的优势。
实际情况比账面上的对比更加糟糕。
到一九一五年,皇家海军肯定能得到一艘战列巡洋舰,算上修复后的“玛丽女王”号与“不屈”号,总共有八艘。可是同期,公海舰队也能获得一艘战列巡洋舰,加上修复的“毛奇”号与“冯-德-坦恩”号,总共是九艘。
很明显,优势依然在公海舰队手里。
当然,英国皇家海军也绝非一无是处。
虽然在战列巡洋舰的数量上,皇家海军很难在一年半载之内超过公海舰队,但是在至关重要的战列舰上,英国皇家海军依然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只要稍加整顿,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舰数量就能大幅度超过公海舰队。
比如,在算上征用的两艘战列舰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在“伊丽莎白女王”级建成之前总共有二十二艘战列舰,而且没有包括改做训练舰的“无畏”号,而公海舰队即便把还在建造的两艘“国王”级算上,总共也只有十七艘战列舰。到一九一五年底,这个差距只会扩大不会缩小,因为到时候,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性能上全面提升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就将陆续服役,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国王”级之后的战列舰,最快也要到一九一六年下半年才能建成。
可以说,这也正是杰利科眼中的希望。
只要能拖到一九一五年底,那么皇家海军的困难处境就将一去不复返。
关键就是“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这是第一种在速度上能与战列巡洋舰媲美,又具有战列舰的火力与防护的主力舰,可以看成是高速战列舰。
问题是,如何才能拖到一九一五年底。
很明显,公海舰队在开战后打得如此积极主动,肯定不会龟缩在港口里面,而会不断的挑战大舰队。
可以说,这正是杰利科面对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毫无疑问,杰利科本人并不主张出战。在他看来,只要大舰队呆在港口里面,公海舰队就很那有所作为。至于政治家担心的问题,在杰利科看来都不是问题。比如,英国本土有较为完善的岸防设施,公海舰队绝对不敢冒险攻击英国本土的重要军事目标。又比如,英吉利海峡已经被水雷封锁,小型舰艇就能确保航线畅通无阻,而且公海舰队也不会冒险进入水雷密布的海域。再比如,公海舰队主力舰的续航能力都极为有限,即便冲出了北海,也不可能在大洋上长期活动。
可惜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有类似的观点。
别的不说,丘吉尔就坚决反对避战,认为大舰队龟缩在港口里面,除了是军事上的严重失败,更是政治上的失策。
必须承认,丘吉尔比杰利科看得更加真切。
要知道,如果公海舰队用行动证明英国皇家海军是可以击败的,那么那些还在观望的国家就会偏向于德意志第二帝国,而不是偏向于英国。仅此一点,就足以让英国输掉战场。或者说,就算英国打赢了这场战争,也会在政治上大败亏输。对英国来说,参与这场战争的最高目的就是保住其全球霸主的地位。
显然,不管杰利科怎么想,大舰队肯定不能一直留在朴茨茅斯。
到了九月中旬,在丘吉尔的积极推动下,英国皇家海军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大舰队转移到比斯开湾。
虽然比斯开湾的基础建设工作还没完成,但是此举至少能表明决心。
更重要的是,大舰队进驻比斯开湾,才能更好的应对来自北海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