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核武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满清灭亡之后的中国内战其实才是刚刚开始而已。
宋彪此时并不是没有实力打垮各路杂牌军,他的问题恰如当年的袁世凯、蒋中正一样,首先是全国推翻满清之后的厌战心理,人民呼唤和平,希望生活尽快恢复原有的平静,经济商贸和农业生产都重新稳定下来;其次是各地都起义了,连四川总督赵尔丰都宣布起义了,不再承认大清国,再打下去总要重新找理由。
最后是皇帝的问题。
皇帝的权威和建立来源于两种力量,一种是封建神权的授命于天、神的思想,另一种传统和历史的惯性。
宋彪是两者均不占。
光复会认为需要皇帝,除了传统的惯性外,同样认为中国需要开明之**,需要强权人物统帅全国,在这一点上,蔡元培、章炳麟、陶成章等人领衔的光复会同梁启超的维新会、张謇的立宪会都能达成一致,而“宋震旦”是他们唯一都能认可的人选。
清末的政治却绝非如此简单,同盟会是一个极其分散的革命组织,在各省的机构都不相同,光复会相对属于一个较为紧密的政治组织,但在各省的分会同总会之间也有较大的政治分歧。
维新进步会、立宪会、新政强国会都是同样分散的组织,各省都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宗旨,而各省的社会主流阶层是地方乡绅名流,以及他们所主导的团练、体操会、巡防营、保安队等等各种地方武装。正是这些组织和武装加入推翻满清的革命大潮,最终使得满清彻底毁灭。
这些人士可能属于光复会、维新会、立宪会、强国会、共进会等等不同的组织,也可能不属于这些组织,但在省内,他们整体都偏向于地方自治,对中央政府的不信任,以及渴望掌握本省治理权的要求。加上各种各样不同的武装力量凑集在一起,使得满清政府灭亡后,中国各个省内部的政治局势都极其复杂。
赵尔丰在四川建立的保川会就是依靠本省富绅名流和零散的各路起义军建立一个政治联盟。以四川自治的名义把持着四川省的军政大权。
如果宋彪只是要对付这些人,那倒简单,偏偏还有同盟会这根搅屎棍。
同盟会的实力并不强。在湖北的共进会虽然属于同盟会,和孙逸仙、黄兴等人还是有着较大的政治分歧,即便是在广东、广西,同盟会的军事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也不是最大的。
问题在于同盟会确实就是一根搅屎棍。
光复会的政治目标是要求建立中央集权的中华帝国,复兴中华民族,建立强大的新帝国,首先要统一军事力量于君主,再统一政治力量于中央内阁政府,不管是云贵总督赵尔巽、四川总督赵尔丰、山东巡抚孙宝琦,以及广东、广西、福建、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各地的所谓的“革命”政府。大家都是坚决反对的。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同盟会宣扬省内民主自治和美式共和联邦制恰好击中光复会的软肋,同盟会和各省咨议局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仿佛是一夜之间,人人都在谈共和。
既然在军事上不占优势。同盟会和各省“革命”政府都要求停止内战,又相互联合各种地方势力宣扬联邦自治制度。
除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争论外,在地方各省内部,同盟会、光复会、地方派系之间也不断纠葛,新军、地方革命军等等军事力量在地方的武装争斗也愈演愈烈。
所以说,满清灭亡之后的中国内战其实才刚刚开始。
为了应对眼前的局面。宋彪的策略是联大弃小,联合大的力量,放弃小的力量,他有资金,有军事实力,有东三省这个稳固的地盘和充裕的税收支持,他怕什么?
在和北洋军达成和解后,宋彪一边积极重编北洋军为中华革命军第五军,一边不断调动部队,做好进攻武昌的准备,同时通过临时内阁政府将东三省、直隶、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南划入日常治理的范围,取缔原有的各省咨议局,设立省议会,通过这个过程大量将各省光复会骨干推出来担任省议员,委任省长和各级官员主持政务,从东北军抽调军官到这些省组织各省的巡防军,控制住国内主要的铁路和两大舰队后,通过铁路和水路,库存的枪械弹药也开始运往各地。
宋彪的计划是在自己已经控制的十个省中组建十个巡防军和总队,每个军遍设1.25万人,相当于一个新军的镇级编制,在光复会和同盟会成员相当,或者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各镇新军中的光复会成员带领各部撤出,不和同盟会纠缠下去,重新组建巡防军与之正式决裂。
如此一来,对于同盟会控制的新军,临时政府一律停发军饷。
同盟会宣扬的那些理念纵然再吸引人,他们的一个短板是极难解决的,那就是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军饷,没有军饷,身为革命军还能去抢劫吗?
宋彪这一招是极其犀利的,在军饷的逼迫下,驻扎在承德的第二十七镇正式承认临时政府,调离承德,乘铁路北上沈阳接受整编,编为第四军第二十七师。
在起义之后加入同盟会的第十镇总制孙道仁,在程璧光和部下王麒的劝说之下改变初衷加入光复会,宣布福建省取消独立,接受临时内阁政府统辖。
收到了孙道仁的电报后,宋彪很是高兴,他立刻给在参谋二局打了电话,让福州籍贯的二等参谋官李宣倜过来。
宋彪对参谋二局的这些参谋军官还是非常熟悉的,李宣倜这个人水平并不是很特别。不高,但也不低,为人比较心细。
宋彪打算派他去福建主持巡防军的工作,福建对临时内阁政府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宋彪只有控制此地才能恢复中国茶叶和瓷器贸易的繁荣,才能拥有福州船政学堂,拥有在南方的一个现成的军事港口。
李宣倜听到命令之后。很快就匆匆忙忙的跑步到总司令办公厅,进门就立正敬礼道:“二等参谋官李宣倜前来报到。”
他挺高兴的,因为这还是他第一次单独得到总座的召见。
哦。现在应该是皇上了。
&n... -->>
满清灭亡之后的中国内战其实才是刚刚开始而已。
宋彪此时并不是没有实力打垮各路杂牌军,他的问题恰如当年的袁世凯、蒋中正一样,首先是全国推翻满清之后的厌战心理,人民呼唤和平,希望生活尽快恢复原有的平静,经济商贸和农业生产都重新稳定下来;其次是各地都起义了,连四川总督赵尔丰都宣布起义了,不再承认大清国,再打下去总要重新找理由。
最后是皇帝的问题。
皇帝的权威和建立来源于两种力量,一种是封建神权的授命于天、神的思想,另一种传统和历史的惯性。
宋彪是两者均不占。
光复会认为需要皇帝,除了传统的惯性外,同样认为中国需要开明之**,需要强权人物统帅全国,在这一点上,蔡元培、章炳麟、陶成章等人领衔的光复会同梁启超的维新会、张謇的立宪会都能达成一致,而“宋震旦”是他们唯一都能认可的人选。
清末的政治却绝非如此简单,同盟会是一个极其分散的革命组织,在各省的机构都不相同,光复会相对属于一个较为紧密的政治组织,但在各省的分会同总会之间也有较大的政治分歧。
维新进步会、立宪会、新政强国会都是同样分散的组织,各省都有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宗旨,而各省的社会主流阶层是地方乡绅名流,以及他们所主导的团练、体操会、巡防营、保安队等等各种地方武装。正是这些组织和武装加入推翻满清的革命大潮,最终使得满清彻底毁灭。
这些人士可能属于光复会、维新会、立宪会、强国会、共进会等等不同的组织,也可能不属于这些组织,但在省内,他们整体都偏向于地方自治,对中央政府的不信任,以及渴望掌握本省治理权的要求。加上各种各样不同的武装力量凑集在一起,使得满清政府灭亡后,中国各个省内部的政治局势都极其复杂。
赵尔丰在四川建立的保川会就是依靠本省富绅名流和零散的各路起义军建立一个政治联盟。以四川自治的名义把持着四川省的军政大权。
如果宋彪只是要对付这些人,那倒简单,偏偏还有同盟会这根搅屎棍。
同盟会的实力并不强。在湖北的共进会虽然属于同盟会,和孙逸仙、黄兴等人还是有着较大的政治分歧,即便是在广东、广西,同盟会的军事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也不是最大的。
问题在于同盟会确实就是一根搅屎棍。
光复会的政治目标是要求建立中央集权的中华帝国,复兴中华民族,建立强大的新帝国,首先要统一军事力量于君主,再统一政治力量于中央内阁政府,不管是云贵总督赵尔巽、四川总督赵尔丰、山东巡抚孙宝琦,以及广东、广西、福建、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各地的所谓的“革命”政府。大家都是坚决反对的。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同盟会宣扬省内民主自治和美式共和联邦制恰好击中光复会的软肋,同盟会和各省咨议局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仿佛是一夜之间,人人都在谈共和。
既然在军事上不占优势。同盟会和各省“革命”政府都要求停止内战,又相互联合各种地方势力宣扬联邦自治制度。
除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大争论外,在地方各省内部,同盟会、光复会、地方派系之间也不断纠葛,新军、地方革命军等等军事力量在地方的武装争斗也愈演愈烈。
所以说,满清灭亡之后的中国内战其实才刚刚开始。
为了应对眼前的局面。宋彪的策略是联大弃小,联合大的力量,放弃小的力量,他有资金,有军事实力,有东三省这个稳固的地盘和充裕的税收支持,他怕什么?
在和北洋军达成和解后,宋彪一边积极重编北洋军为中华革命军第五军,一边不断调动部队,做好进攻武昌的准备,同时通过临时内阁政府将东三省、直隶、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南划入日常治理的范围,取缔原有的各省咨议局,设立省议会,通过这个过程大量将各省光复会骨干推出来担任省议员,委任省长和各级官员主持政务,从东北军抽调军官到这些省组织各省的巡防军,控制住国内主要的铁路和两大舰队后,通过铁路和水路,库存的枪械弹药也开始运往各地。
宋彪的计划是在自己已经控制的十个省中组建十个巡防军和总队,每个军遍设1.25万人,相当于一个新军的镇级编制,在光复会和同盟会成员相当,或者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各镇新军中的光复会成员带领各部撤出,不和同盟会纠缠下去,重新组建巡防军与之正式决裂。
如此一来,对于同盟会控制的新军,临时政府一律停发军饷。
同盟会宣扬的那些理念纵然再吸引人,他们的一个短板是极难解决的,那就是没有钱,没有钱就没有军饷,没有军饷,身为革命军还能去抢劫吗?
宋彪这一招是极其犀利的,在军饷的逼迫下,驻扎在承德的第二十七镇正式承认临时政府,调离承德,乘铁路北上沈阳接受整编,编为第四军第二十七师。
在起义之后加入同盟会的第十镇总制孙道仁,在程璧光和部下王麒的劝说之下改变初衷加入光复会,宣布福建省取消独立,接受临时内阁政府统辖。
收到了孙道仁的电报后,宋彪很是高兴,他立刻给在参谋二局打了电话,让福州籍贯的二等参谋官李宣倜过来。
宋彪对参谋二局的这些参谋军官还是非常熟悉的,李宣倜这个人水平并不是很特别。不高,但也不低,为人比较心细。
宋彪打算派他去福建主持巡防军的工作,福建对临时内阁政府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宋彪只有控制此地才能恢复中国茶叶和瓷器贸易的繁荣,才能拥有福州船政学堂,拥有在南方的一个现成的军事港口。
李宣倜听到命令之后。很快就匆匆忙忙的跑步到总司令办公厅,进门就立正敬礼道:“二等参谋官李宣倜前来报到。”
他挺高兴的,因为这还是他第一次单独得到总座的召见。
哦。现在应该是皇上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