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一品富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卿欲何言?”
宋九差一点答不出来。
此次是曹彬为主帅,但能说赵匡义用错人吗?
首先是平南汉南唐,潘美平南汉几乎是完美战役,可最后南汉国库宫殿一起烧掉,成了一个大缺。
曹彬平南唐,磨磨蹭蹭,若无潘美协助,刘遇与王明在皖江口险胜,还不知道最后是什么结果。
然而成败论英雄,有几人注意到过程?
潘曹二人都受到赵匡胤的恩惠,不过因为柴家的关系,赵匡义对曹彬会更放心一点,现在又加上自己,潘美只能永远呆在太原了。难道一翁一婿全部做宰相?
潘美在高梁河一役中,受赵匡义压制,表现不好,因此只能变成第二主帅。
其实这次赵匡义用将帅也是细细考虑过的,如潘美久在太原,西路军就是要快,迅速将山后数州占领,与东路军会合。田重进与潘美用兵特点就是快,东路军是拖住敌人,不用那么快,因此也适合曹彬的用兵风格。
再者,几个主将,不仅要会打仗,还要有能力压住下面诸将,除了曹彬、崔彦进、米信、田重进与潘美,其他人能做到吗?难道杨业比他们更适合?哈哈,那会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不过宋九却知道这次用人其实还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但让宋九来说,就是不怕得罪曹彬,他又能推荐何人为帅?这是主将是帅,不是偏将,就是杨延昭担任之。也可能会出大事。其实他脑海里倒是浮现出一个人选,可想到对手是耶律休哥。也不能胜任,况且他能说服赵匡义么?
那就是崔彦进。
至于其他人。宋九真说不出口,王侁不好吗?看看他在西北做了什么,能文能武,自己凭什么说他不好?
于是说道:“陛下,兵者,国家生死大事也。此次北伐,太祖以来侥幸残活下来的诸将,陛下以来提拨的新起诸将,三者有二进入数路大军中。更不用说是兵士。多次上过战场经过生死考验的兵士几乎全部得选其中,可以说他们是我朝将士的九成精锐所在。所以此战那怕不能胜之,都不能大败,可是臣看到上下掉以轻心,心中很是担心。故臣恳请陛下容臣进入东路大军中担任监军,臣用兵虽不及曹将军,但是也久在北戎,对北方比较离熟悉,或者能为曹将军补漏拾遗。增加胜利把握。”
“宋卿,勿要多说了,你是文官……”
“陛下,臣是文官。亦是枢密使。”
“西府还离不开卿啊。”
“臣在西府数年,包括以前在东府时,改革军制。检校器甲质量,改进铠甲。前线屯田,安定西北。遥控辽东鞑靼,有的做对了,有的做错了,但所做的正是为了这一刻。同时臣也想随军察看,进一步补充改进。一个国家强大,必须文武兼举,我朝才能恢复汉唐盛光。而且,以臣认为,恢复汉唐盛光,仅是一小步。为何,前世那么多经验,那么多史书,完全供我们借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为何不能做得更好?”
反正死活要随军。
郭守文郁闷了,你堂堂的西府首相,与我争什么监军?
争来争去,赵匡义也没有了办法,最后同意。
但不是宋九进入东路军,就能大捷,主要这段历史他记得不清楚,唯独记得的就是曹彬可耻地吓逃跑了,导致惨败。这能给他什么帮助?
只能说让宋九感到侥幸的是在雍熙北伐前将李继迁解决。
否则他将夜不能寐。
无论胜负,国家也会元气大伤,还能向西北用兵吗?
宋九回到西府,仔细地看着地图。
最后苦笑了,看地图能看出什么?一个人用兵成功,一是磨练,二是准备,三也是天赋。自己除了那些可怜的金手指,以及后世的一些知识,在冷兵器战争中有什么天赋。
不过在这之前,宋九还要做一件事,他去了大内,觐见赵匡义。
赵匡义依然挽留他,说道:“卿劝朕勿要临前线,卿自己为何将自己置于险地。卿有才华,朕还未大用也。若卿后悔,朕立发诏旨,让卿留在京师。”
“陛下,国家人才多如牛毛,若张齐贤,稍加磨砺,以后便是一个合格的西府首相。若吕蒙正,未来必为国家栋梁之材。再如辛仲甫,王明,许仲宣,周渭,贾黄中,无不是陛下麾下一流名臣,还有陛下忽视的吕端。后进之中,寇准,王旦,宋湜等人又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出。少臣一人并不要紧,但不能让陛下再出意外了。”
“吕端?”
“陛下,臣给陛下讲一件事。”宋九将十几年前吕端坑他的事说了一遍。又说道:“当时臣细想其中的关健,以为吕端是神人也。”
“你也不简单,赵承宗未看出来,你却看出来了。”
“臣当时先在事外,因此能看得清楚,赵承宗却是在局中。这个大胖子睿智不可想像。”
“那他为何落到这种地步。”
“气节也。若他学习其他大臣,为了官位不择手段,早就上来了。”
“卿也有气节。”赵匡义也不怪,确实相比于宋九吕端等人,宋琪等宰辅是少了一份风骨,赵匡义反而赞道。
“臣那有什么气节,不过略略守着最后一道薄薄的底线。”
赵匡义概然。
宋九真要去前线,除了担心安危,赵匡义并不排斥的,至少在军事上,宋九多次表现出色的远见,做事也细心。甚至他心中有一个梦想,若成功拿下幽州,得... -->>
“卿欲何言?”
宋九差一点答不出来。
此次是曹彬为主帅,但能说赵匡义用错人吗?
首先是平南汉南唐,潘美平南汉几乎是完美战役,可最后南汉国库宫殿一起烧掉,成了一个大缺。
曹彬平南唐,磨磨蹭蹭,若无潘美协助,刘遇与王明在皖江口险胜,还不知道最后是什么结果。
然而成败论英雄,有几人注意到过程?
潘曹二人都受到赵匡胤的恩惠,不过因为柴家的关系,赵匡义对曹彬会更放心一点,现在又加上自己,潘美只能永远呆在太原了。难道一翁一婿全部做宰相?
潘美在高梁河一役中,受赵匡义压制,表现不好,因此只能变成第二主帅。
其实这次赵匡义用将帅也是细细考虑过的,如潘美久在太原,西路军就是要快,迅速将山后数州占领,与东路军会合。田重进与潘美用兵特点就是快,东路军是拖住敌人,不用那么快,因此也适合曹彬的用兵风格。
再者,几个主将,不仅要会打仗,还要有能力压住下面诸将,除了曹彬、崔彦进、米信、田重进与潘美,其他人能做到吗?难道杨业比他们更适合?哈哈,那会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不过宋九却知道这次用人其实还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但让宋九来说,就是不怕得罪曹彬,他又能推荐何人为帅?这是主将是帅,不是偏将,就是杨延昭担任之。也可能会出大事。其实他脑海里倒是浮现出一个人选,可想到对手是耶律休哥。也不能胜任,况且他能说服赵匡义么?
那就是崔彦进。
至于其他人。宋九真说不出口,王侁不好吗?看看他在西北做了什么,能文能武,自己凭什么说他不好?
于是说道:“陛下,兵者,国家生死大事也。此次北伐,太祖以来侥幸残活下来的诸将,陛下以来提拨的新起诸将,三者有二进入数路大军中。更不用说是兵士。多次上过战场经过生死考验的兵士几乎全部得选其中,可以说他们是我朝将士的九成精锐所在。所以此战那怕不能胜之,都不能大败,可是臣看到上下掉以轻心,心中很是担心。故臣恳请陛下容臣进入东路大军中担任监军,臣用兵虽不及曹将军,但是也久在北戎,对北方比较离熟悉,或者能为曹将军补漏拾遗。增加胜利把握。”
“宋卿,勿要多说了,你是文官……”
“陛下,臣是文官。亦是枢密使。”
“西府还离不开卿啊。”
“臣在西府数年,包括以前在东府时,改革军制。检校器甲质量,改进铠甲。前线屯田,安定西北。遥控辽东鞑靼,有的做对了,有的做错了,但所做的正是为了这一刻。同时臣也想随军察看,进一步补充改进。一个国家强大,必须文武兼举,我朝才能恢复汉唐盛光。而且,以臣认为,恢复汉唐盛光,仅是一小步。为何,前世那么多经验,那么多史书,完全供我们借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为何不能做得更好?”
反正死活要随军。
郭守文郁闷了,你堂堂的西府首相,与我争什么监军?
争来争去,赵匡义也没有了办法,最后同意。
但不是宋九进入东路军,就能大捷,主要这段历史他记得不清楚,唯独记得的就是曹彬可耻地吓逃跑了,导致惨败。这能给他什么帮助?
只能说让宋九感到侥幸的是在雍熙北伐前将李继迁解决。
否则他将夜不能寐。
无论胜负,国家也会元气大伤,还能向西北用兵吗?
宋九回到西府,仔细地看着地图。
最后苦笑了,看地图能看出什么?一个人用兵成功,一是磨练,二是准备,三也是天赋。自己除了那些可怜的金手指,以及后世的一些知识,在冷兵器战争中有什么天赋。
不过在这之前,宋九还要做一件事,他去了大内,觐见赵匡义。
赵匡义依然挽留他,说道:“卿劝朕勿要临前线,卿自己为何将自己置于险地。卿有才华,朕还未大用也。若卿后悔,朕立发诏旨,让卿留在京师。”
“陛下,国家人才多如牛毛,若张齐贤,稍加磨砺,以后便是一个合格的西府首相。若吕蒙正,未来必为国家栋梁之材。再如辛仲甫,王明,许仲宣,周渭,贾黄中,无不是陛下麾下一流名臣,还有陛下忽视的吕端。后进之中,寇准,王旦,宋湜等人又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出。少臣一人并不要紧,但不能让陛下再出意外了。”
“吕端?”
“陛下,臣给陛下讲一件事。”宋九将十几年前吕端坑他的事说了一遍。又说道:“当时臣细想其中的关健,以为吕端是神人也。”
“你也不简单,赵承宗未看出来,你却看出来了。”
“臣当时先在事外,因此能看得清楚,赵承宗却是在局中。这个大胖子睿智不可想像。”
“那他为何落到这种地步。”
“气节也。若他学习其他大臣,为了官位不择手段,早就上来了。”
“卿也有气节。”赵匡义也不怪,确实相比于宋九吕端等人,宋琪等宰辅是少了一份风骨,赵匡义反而赞道。
“臣那有什么气节,不过略略守着最后一道薄薄的底线。”
赵匡义概然。
宋九真要去前线,除了担心安危,赵匡义并不排斥的,至少在军事上,宋九多次表现出色的远见,做事也细心。甚至他心中有一个梦想,若成功拿下幽州,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