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一品富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马周,便是李世民朝的一个名臣,甚至在李世民星光闪烁的贤臣中能排进前七八位。
意思你唐朝名臣马周复出也。
翟马周开始行动,胡旦代笔,马周抄写,第二天来到闻鼓院,敲响登闻鼓,讼状首相李昉身为国家首宰,北方多警时,不忧边思职,但赋诗饮酒并置女乐欢乐。
闻鼓院官员一看傻了眼,只好向赵匡义禀报。
赵匡义便将这份讼状看了一下。
那不是马周写的,而是胡旦代笔的,言论确凿,文理通畅。
其实享乐是宋朝官员的主流,赵普,吕蒙正,后来的寇准,就包括宋九在内也是。
去年李益案发生之前,还发生了范杲的事。
范杲据说欠人数百万利息,当然,这个利息不是高利贷的那种,应当是很轻的利息,也没有谁敢向他放高利贷。
有人说范杲是好同志,这个官当得不亏,不然也不可能借那么钱。
范杲是不错,可有几个人想过,身为知制诰的范杲一年有多少薪酬?为什么还借了钱?
也就是大手大脚花惯了,薪酬都不够花了。他有一个哥哥叫范晞,致仕后定居长安,会经营,家中有很多钱,但生性吝啬。有一个认识他们兄弟的人从长安来到开封便忽悠范杲,说你哥哥现在在钱财方面变得很大气。
哥哥变大气啦,家里又有钱,范杲便动了心思,请求赵匡义让他为知京兆府知府。赵匡义还真的同意了,让他以知制诰工部郎中身份任京兆府尹。范二兴冲冲来到长安,结果他哥哥还是一毛不拨。
范二傻了眼,哥哥一毛不拨,俺来长安干嘛?话说京兆府有一个大盗叫刘渥,怎么都抓不到。范二心中有事,做事就失去了分寸,乱下命令。以至京兆府官吏一看到范二,便以为刘大侠又在搞事。结果他自己搞得快疯了,长安小吏士卒也快给他搞疯了。得,这样下去不行,咱还是回京城吧,主动要求去史馆担任修撰的清闲工作。
范二原来那是连宋九都推崇的人物,结果就让这几百万欠条弄得晚节不保。
都是大手大脚惹得祸。
因此宋朝马周讼状上说的其实真的不重要,然而李昉能力确实很差。
赵匡义便让翰林学士贾黄中草制以右仆射罢李昉相位,并且言语痛责。
这件事似乎与赵普没有关系……似乎……
赵匡义将宋九喊到宫中,说道:“朕欲以赵普为平章事,卿以为如何?”
“陛下用何人为相,臣岂敢干涉?”李昉下去了,宋九早就料到。
“卿以坦荡闻名,为何不说真言?”
“陛下,若让臣说真言,臣就说一二。臣说西府首相难选,必须要文武兼备,为何太祖朝西府数相多能称其职,军务没有出现失误。正是因为西府数相多出于军中,乃是军吏起家。然而国家重心还是东府首相,东府首相得人,国家即荣,东府首相不得人,仅是陛下一人操劳,国家还不会荣,若是陛下能力不足,那不但是不荣,而是辱。东府首相未必需要文武兼备,然挑选人选更难。赵普才干足够了,可是臣却很怀疑。”
赵匡义缄默。
宋九未说,但说得够清楚了,赵普做宰相,才干上是没有问题的,资历上更没有问题。
可是赵普权利心极重,只要他一上台,必然拼命打压政敌,首先宋九就是他头号政敌,那么宋九难道默让赵普打压?然而国家这时候危机重重,东西两府不和,对国家有没有利?这个弊病甚至大于赵普才干能力所带来的益处。
不过宋九心中也在迷糊,赵普有没有插手?
回到家中,将情况说了说。
实际赵普三度上位,宋九早就看到。如果宋九到了东府,赵普是不会上来的。可是宋九暂时不想去东府,而且到了东府,万人瞩目,会成为众人打击的目标。于其最后灰头灰脸从东府下位,不如呆在西府看热闹。
宋九不去东府,李昉不称职,吕蒙正又不知道能不能挑起这个大梁,那么最后人选只能是赵普。
去年赵普上十事,赵匡义便让他来朝,见上感咽,赵匡义为之动容。
但就在这时候,开封府尹赵元僖上了一道疏折,臣见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龄,杜如晦,明皇有姚宋,魏知古,皆任以辅弼,委之心腹,才成帝道,康济九区……
这里出现了一个错误,魏知古可不是在李隆基手上重用的。
总之,国家有能臣,就要放心地去用,不能有猜疑。
据说赵匡义览疏,嘉纳之。
然后赵普就回去了。
所以宋九说赵元僖急着想上位,宋九从岐沟关回来,赵元僖的妻子是宋朝边将,赵匡胤儿时好友李谦溥的女儿,与潘家亲套亲,有那么一点儿关系,李氏便邀请潘怜儿去王府做客。
因为赵元僖的身份,潘怜儿问宋九。
宋九说了一句话:“无论如何,我想做官,谁不用我?”
够了,何必往里面卷,赵匡义正是壮年的时候,赵元僖想上位,还早着呢。这中间天知道有什么变数,况且宋九知道最后并不是这个赵元僖上位的。
但这封奏折与赵普没关系,赵普同样没那么傻,至于要巴结赵元僖吗,除非赵匡义现在身体不行了。
然而赵匡义难免会有些想入非非。不然去年赵普就会重新进入中书。
赵匡义便将赵普喊来,对他说:“卿勿以位高自纵,勿以权势自娇,但能谨赏罚,举贤能,弭爱憎,何忧军国之不治?朕若有过,卿勿面从,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卿其念哉!”
没有说白,但什么也都说了。
朕重新起用你,但不能再象以前那么干!
并且说这句话时,是在政事堂说的,有宋九,有吕蒙正,有王显。
“臣铭记在心。”赵普恭敬地说道。
赵匡义下诏书,以赵普为太保兼侍中,吕蒙正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并同平章事。下完诏书,看了宋九一眼,不是用人要看宋九脸色,主要宋九与赵普是死对头,宋九替国家出生入死,如今再度用赵普,对宋九未免有些不公平。
宋九脸色很平静。
然... -->>
马周,便是李世民朝的一个名臣,甚至在李世民星光闪烁的贤臣中能排进前七八位。
意思你唐朝名臣马周复出也。
翟马周开始行动,胡旦代笔,马周抄写,第二天来到闻鼓院,敲响登闻鼓,讼状首相李昉身为国家首宰,北方多警时,不忧边思职,但赋诗饮酒并置女乐欢乐。
闻鼓院官员一看傻了眼,只好向赵匡义禀报。
赵匡义便将这份讼状看了一下。
那不是马周写的,而是胡旦代笔的,言论确凿,文理通畅。
其实享乐是宋朝官员的主流,赵普,吕蒙正,后来的寇准,就包括宋九在内也是。
去年李益案发生之前,还发生了范杲的事。
范杲据说欠人数百万利息,当然,这个利息不是高利贷的那种,应当是很轻的利息,也没有谁敢向他放高利贷。
有人说范杲是好同志,这个官当得不亏,不然也不可能借那么钱。
范杲是不错,可有几个人想过,身为知制诰的范杲一年有多少薪酬?为什么还借了钱?
也就是大手大脚花惯了,薪酬都不够花了。他有一个哥哥叫范晞,致仕后定居长安,会经营,家中有很多钱,但生性吝啬。有一个认识他们兄弟的人从长安来到开封便忽悠范杲,说你哥哥现在在钱财方面变得很大气。
哥哥变大气啦,家里又有钱,范杲便动了心思,请求赵匡义让他为知京兆府知府。赵匡义还真的同意了,让他以知制诰工部郎中身份任京兆府尹。范二兴冲冲来到长安,结果他哥哥还是一毛不拨。
范二傻了眼,哥哥一毛不拨,俺来长安干嘛?话说京兆府有一个大盗叫刘渥,怎么都抓不到。范二心中有事,做事就失去了分寸,乱下命令。以至京兆府官吏一看到范二,便以为刘大侠又在搞事。结果他自己搞得快疯了,长安小吏士卒也快给他搞疯了。得,这样下去不行,咱还是回京城吧,主动要求去史馆担任修撰的清闲工作。
范二原来那是连宋九都推崇的人物,结果就让这几百万欠条弄得晚节不保。
都是大手大脚惹得祸。
因此宋朝马周讼状上说的其实真的不重要,然而李昉能力确实很差。
赵匡义便让翰林学士贾黄中草制以右仆射罢李昉相位,并且言语痛责。
这件事似乎与赵普没有关系……似乎……
赵匡义将宋九喊到宫中,说道:“朕欲以赵普为平章事,卿以为如何?”
“陛下用何人为相,臣岂敢干涉?”李昉下去了,宋九早就料到。
“卿以坦荡闻名,为何不说真言?”
“陛下,若让臣说真言,臣就说一二。臣说西府首相难选,必须要文武兼备,为何太祖朝西府数相多能称其职,军务没有出现失误。正是因为西府数相多出于军中,乃是军吏起家。然而国家重心还是东府首相,东府首相得人,国家即荣,东府首相不得人,仅是陛下一人操劳,国家还不会荣,若是陛下能力不足,那不但是不荣,而是辱。东府首相未必需要文武兼备,然挑选人选更难。赵普才干足够了,可是臣却很怀疑。”
赵匡义缄默。
宋九未说,但说得够清楚了,赵普做宰相,才干上是没有问题的,资历上更没有问题。
可是赵普权利心极重,只要他一上台,必然拼命打压政敌,首先宋九就是他头号政敌,那么宋九难道默让赵普打压?然而国家这时候危机重重,东西两府不和,对国家有没有利?这个弊病甚至大于赵普才干能力所带来的益处。
不过宋九心中也在迷糊,赵普有没有插手?
回到家中,将情况说了说。
实际赵普三度上位,宋九早就看到。如果宋九到了东府,赵普是不会上来的。可是宋九暂时不想去东府,而且到了东府,万人瞩目,会成为众人打击的目标。于其最后灰头灰脸从东府下位,不如呆在西府看热闹。
宋九不去东府,李昉不称职,吕蒙正又不知道能不能挑起这个大梁,那么最后人选只能是赵普。
去年赵普上十事,赵匡义便让他来朝,见上感咽,赵匡义为之动容。
但就在这时候,开封府尹赵元僖上了一道疏折,臣见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龄,杜如晦,明皇有姚宋,魏知古,皆任以辅弼,委之心腹,才成帝道,康济九区……
这里出现了一个错误,魏知古可不是在李隆基手上重用的。
总之,国家有能臣,就要放心地去用,不能有猜疑。
据说赵匡义览疏,嘉纳之。
然后赵普就回去了。
所以宋九说赵元僖急着想上位,宋九从岐沟关回来,赵元僖的妻子是宋朝边将,赵匡胤儿时好友李谦溥的女儿,与潘家亲套亲,有那么一点儿关系,李氏便邀请潘怜儿去王府做客。
因为赵元僖的身份,潘怜儿问宋九。
宋九说了一句话:“无论如何,我想做官,谁不用我?”
够了,何必往里面卷,赵匡义正是壮年的时候,赵元僖想上位,还早着呢。这中间天知道有什么变数,况且宋九知道最后并不是这个赵元僖上位的。
但这封奏折与赵普没关系,赵普同样没那么傻,至于要巴结赵元僖吗,除非赵匡义现在身体不行了。
然而赵匡义难免会有些想入非非。不然去年赵普就会重新进入中书。
赵匡义便将赵普喊来,对他说:“卿勿以位高自纵,勿以权势自娇,但能谨赏罚,举贤能,弭爱憎,何忧军国之不治?朕若有过,卿勿面从,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卿其念哉!”
没有说白,但什么也都说了。
朕重新起用你,但不能再象以前那么干!
并且说这句话时,是在政事堂说的,有宋九,有吕蒙正,有王显。
“臣铭记在心。”赵普恭敬地说道。
赵匡义下诏书,以赵普为太保兼侍中,吕蒙正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并同平章事。下完诏书,看了宋九一眼,不是用人要看宋九脸色,主要宋九与赵普是死对头,宋九替国家出生入死,如今再度用赵普,对宋九未免有些不公平。
宋九脸色很平静。
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