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梦穿康熙换乾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个时辰之后,刑部尚书图海、皇二子玄烨,在季开生、闵叙、杨雍建等人的簇拥下,带着巡捕营的协领、“五城十坊”之“中东坊”的兵马司指挥、巡城御史等小官吏,以及五十名九门军巡捕营兵卒、五十名刑部亲兵,百十号人浩浩荡荡来到了东江米巷御河桥附近的“会同馆”别馆——玉河馆门前。
初来乍到的弘毅饶有兴趣的打量着眼前这个规模适中的四合院,并不急着进去。
一旁的季开生见状,知道这位不太常出皇城的小爷,此时极度好奇的考据心理又上来了,于是趋前一步,在弘毅背后小声说道:
“贝勒爷,这就是礼部所属会同馆下的朝鲜馆了,朝鲜人称之为玉河馆,京师老人却俗称其为高丽馆。”
由于清初接待来京的“外藩”、“属国”日益增多,规定来京的间隔年数和人员不等,安排馆舍的工作也就相当复杂。其中,蒙古各部和朝鲜都是一年数次,而且人数众多,事实上形成了固定的馆舍,也就是于会同馆之外另辟了几座“别馆”,被分别戏称为“骚达子馆”和“高丽馆”。
“哦?高丽馆?呵呵,一群高丽棒子!”弘毅笑着嘲谑,弄得季开生等众人好一个费解,不知道小爷是说京师老人是棒子,还是这馆里的朝鲜人是棒子。
只有他们身后的小功子想起那日选用御马监御马之时,小爷曾经用过这个“典故”,故而心领神会,笑得好一个抖动。不过接下来,他却鼓了鼓腮帮子,努了努嘴,做了一个“打呼哨”的动作,只是始终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罢了。
正在此时,高丽馆的正门四敞大开。一名正九品的小官慌慌张张从里面跑了出来。刚下了台阶,忙不迭跪倒请安:“下官,会同馆别馆满提督,赫图,给两位大人请安!”
弘毅不动声色,只是望了望早就跪在馆驿门口的那些衙役们。看来他们早就看到两位大员带着好上百人立在门口,急忙进去通禀了此处管事的提督大人。
“图大人,有劳了!”弘毅当先说了一句,然后退后一步,躬身请图海来做安排。
“奴才领命!”图海说完。气派十足的抬手一挥,说道:
“赫图,你去告诉朝鲜使臣,就说大清上国议政大臣、太子太保、内弘文院大学士、刑部尚书图海前来问候!”
“嗻!请大人稍候……”赫图不敢耽搁。又一溜烟儿跑了进去。
“你们几个都起来吧,待会朝鲜人来了,你们还要给他们跪着不成?”图海指着台阶上的几名无顶戴吏员和杂事衙役说道。
看着那些小吏领着一班衙役纷纷起身,图海又喊了一句:“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你们虽然只是门子、皂胥,但你们还是大清国的差役。就要有天朝上国的威仪!”
“嗻!”五六个衙役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
后面的弘毅实在是有些敬佩这位图海大人无上的国家荣誉感了!
不一会儿,几名穿戴着极似前明服饰的朝鲜官员就呼呼啦啦跑了出来,为首的在台阶上稍作停留,端正了自己的帽冠朝服。这才不紧不慢走下台阶,来到了图海面前。
弘毅仔细瞧看,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认识的,那就好办!执行a计划!
“嗯哼!”小贝勒咳嗽一声,前面的人自然明白。
图海望着眼前的七、八个人,终于皱了皱眉头,首先开口问道:
“尔等可是朝鲜国使臣?怎么不穿我朝服饰?”
不料来人中为首的一位蓝袍官员却没有立即作答,而是十分从容站定于图海两步之外。接着左脚上前一步。右脚跟上。在弘毅眼中就相当于“立正”动作。
在他并步的同时,两手环抱胸前,右手握拳。拳面外向左手,拳顶对着左掌中指的下端;左手四指并拢覆裹于右拳之上,拇指弯曲并扣住右手虎囗,两手手心朝胸,手背向外前平推出,整个上半身也随之弯曲近乎九十度角。这一套动作做得一丝不苟,却也天成自然。直到此时,来人才弓着腰,朗声用汉话说道:
“臣,朝鲜国使金汝楗,拜见上国刑部尚书大人!”
弘毅第一次看到了所谓古人行标准的“汉明”之礼——抱拳揖礼,好一个怀古思今:
这自古流传于汉人中间的揖礼,历经周、秦、汉、两晋、南北朝通行的“周揖礼”,唐、宋、金辽、金、元时期的“叉手揖礼”,直到大明王朝才演化并最终形成了所谓的“抱拳揖礼”,可谓源远流长。
而这抱拳揖礼,其实礼源于古代军礼,起于周初,流行于春秋至两晋期间的民间。直到朱元璋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由于他出于民间,长期军旅,因而对抱拳揖礼的推广应用起到了决定性的规范作用。而抱拳揖礼也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后来的清、民时期,与满洲的抱见礼、请安礼等一起,被包括汉人、满人在内的国人沿袭日久。只不过现在是清初,朝廷规范的主要礼节都是满洲礼仪罢了。
弘毅偷眼打量身旁众人,发现凡是汉人,都对这种久违的官场揖礼有一些感念,“於我心有戚戚焉”的表情自然流露,估计要不是身着满服,又是所谓大清... -->>
一个时辰之后,刑部尚书图海、皇二子玄烨,在季开生、闵叙、杨雍建等人的簇拥下,带着巡捕营的协领、“五城十坊”之“中东坊”的兵马司指挥、巡城御史等小官吏,以及五十名九门军巡捕营兵卒、五十名刑部亲兵,百十号人浩浩荡荡来到了东江米巷御河桥附近的“会同馆”别馆——玉河馆门前。
初来乍到的弘毅饶有兴趣的打量着眼前这个规模适中的四合院,并不急着进去。
一旁的季开生见状,知道这位不太常出皇城的小爷,此时极度好奇的考据心理又上来了,于是趋前一步,在弘毅背后小声说道:
“贝勒爷,这就是礼部所属会同馆下的朝鲜馆了,朝鲜人称之为玉河馆,京师老人却俗称其为高丽馆。”
由于清初接待来京的“外藩”、“属国”日益增多,规定来京的间隔年数和人员不等,安排馆舍的工作也就相当复杂。其中,蒙古各部和朝鲜都是一年数次,而且人数众多,事实上形成了固定的馆舍,也就是于会同馆之外另辟了几座“别馆”,被分别戏称为“骚达子馆”和“高丽馆”。
“哦?高丽馆?呵呵,一群高丽棒子!”弘毅笑着嘲谑,弄得季开生等众人好一个费解,不知道小爷是说京师老人是棒子,还是这馆里的朝鲜人是棒子。
只有他们身后的小功子想起那日选用御马监御马之时,小爷曾经用过这个“典故”,故而心领神会,笑得好一个抖动。不过接下来,他却鼓了鼓腮帮子,努了努嘴,做了一个“打呼哨”的动作,只是始终没有发出任何声响罢了。
正在此时,高丽馆的正门四敞大开。一名正九品的小官慌慌张张从里面跑了出来。刚下了台阶,忙不迭跪倒请安:“下官,会同馆别馆满提督,赫图,给两位大人请安!”
弘毅不动声色,只是望了望早就跪在馆驿门口的那些衙役们。看来他们早就看到两位大员带着好上百人立在门口,急忙进去通禀了此处管事的提督大人。
“图大人,有劳了!”弘毅当先说了一句,然后退后一步,躬身请图海来做安排。
“奴才领命!”图海说完。气派十足的抬手一挥,说道:
“赫图,你去告诉朝鲜使臣,就说大清上国议政大臣、太子太保、内弘文院大学士、刑部尚书图海前来问候!”
“嗻!请大人稍候……”赫图不敢耽搁。又一溜烟儿跑了进去。
“你们几个都起来吧,待会朝鲜人来了,你们还要给他们跪着不成?”图海指着台阶上的几名无顶戴吏员和杂事衙役说道。
看着那些小吏领着一班衙役纷纷起身,图海又喊了一句:“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你们虽然只是门子、皂胥,但你们还是大清国的差役。就要有天朝上国的威仪!”
“嗻!”五六个衙役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
后面的弘毅实在是有些敬佩这位图海大人无上的国家荣誉感了!
不一会儿,几名穿戴着极似前明服饰的朝鲜官员就呼呼啦啦跑了出来,为首的在台阶上稍作停留,端正了自己的帽冠朝服。这才不紧不慢走下台阶,来到了图海面前。
弘毅仔细瞧看,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认识的,那就好办!执行a计划!
“嗯哼!”小贝勒咳嗽一声,前面的人自然明白。
图海望着眼前的七、八个人,终于皱了皱眉头,首先开口问道:
“尔等可是朝鲜国使臣?怎么不穿我朝服饰?”
不料来人中为首的一位蓝袍官员却没有立即作答,而是十分从容站定于图海两步之外。接着左脚上前一步。右脚跟上。在弘毅眼中就相当于“立正”动作。
在他并步的同时,两手环抱胸前,右手握拳。拳面外向左手,拳顶对着左掌中指的下端;左手四指并拢覆裹于右拳之上,拇指弯曲并扣住右手虎囗,两手手心朝胸,手背向外前平推出,整个上半身也随之弯曲近乎九十度角。这一套动作做得一丝不苟,却也天成自然。直到此时,来人才弓着腰,朗声用汉话说道:
“臣,朝鲜国使金汝楗,拜见上国刑部尚书大人!”
弘毅第一次看到了所谓古人行标准的“汉明”之礼——抱拳揖礼,好一个怀古思今:
这自古流传于汉人中间的揖礼,历经周、秦、汉、两晋、南北朝通行的“周揖礼”,唐、宋、金辽、金、元时期的“叉手揖礼”,直到大明王朝才演化并最终形成了所谓的“抱拳揖礼”,可谓源远流长。
而这抱拳揖礼,其实礼源于古代军礼,起于周初,流行于春秋至两晋期间的民间。直到朱元璋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由于他出于民间,长期军旅,因而对抱拳揖礼的推广应用起到了决定性的规范作用。而抱拳揖礼也凭借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后来的清、民时期,与满洲的抱见礼、请安礼等一起,被包括汉人、满人在内的国人沿袭日久。只不过现在是清初,朝廷规范的主要礼节都是满洲礼仪罢了。
弘毅偷眼打量身旁众人,发现凡是汉人,都对这种久违的官场揖礼有一些感念,“於我心有戚戚焉”的表情自然流露,估计要不是身着满服,又是所谓大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