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梦穿康熙换乾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
写历史文,离不开对历史的追思,对现实的反思。弘毅一直耿耿于怀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却明白历史的灾难不是空穴来风。为何要穿越到六个甲子之前的顺治朝,为何要依托康熙帝来完成17世纪的中国触底反弹?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今早参与到世界主要国家游戏规则的制定当中!
转发这篇金一南将军的文章,希望对我们都有所启迪吧!
*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军人的实践,军队的实践,从最根本上来说都是这两个字:战争。战争从来用血与火,对一支军队进而对一个国家作出严格检验。被甲午战争检验了的北洋海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
【官僚倾轧下的窘迫成长】
一支在官僚倾轧中艰难成军的海军,从始至终的窘迫绝不仅源于挪用经费
北洋海军成军主要受到三个事件的推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74年的台湾事件,1884年的中法战争。这三大事件,无不与海上力量的有无和强弱密切相关。在危机愈加深重的时刻,清廷终于确定“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的决断。
从1861年决定投巨资向英国购买一支新式舰队起,到北洋舰队成军的二十七年时间内,清廷为建设海军到底耗去了多少银两,至今无法精确统计。有统计说,清廷支付的舰船购造费超过3000万两。再加舰船上各种装备器材的购置维持费、舰队基地营造费及维持费等,对海军的总投资约在1亿两上下,等于每年拿出300余万两白银用于海军建设,平均占其年财政收入的4%强,个别年份超过10%。
这样的数目与比例,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谓不高。道理不复杂,此时不论慈禧太后还是同治、光绪两任皇帝,皆意识到海防对维护统治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但为什么自1888年北洋成军后,“添船购炮”的工作就停止了呢?请注意三个人物:醇亲王奕譞,北洋大臣李鸿章,帝师翁同龢。
首当其冲是慈禧旨派的总理海军事务大臣、醇亲王奕譞。此人在任上筹措款项,建立机构,确实做了一些事情。但从他入主海军之日,便带来了过多政治利害。
奕譞是光绪皇帝的生父,主持海军衙门,正值慈禧应撤帘归政、光绪亲政在即的关键时期。奕譞深知慈禧专权,亲睹即使慈禧亲生子同治帝,亦被长期作为“儿皇帝”对待的境况。同治病亡无子,两宫皇太后宣布奕譞之子入承大统,奕譞竟然“警惧敬惟,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可见对祸福的感受有多么深。多年来,他担心其子光绪永远只能做个儿皇帝,也担心自己不慎惹怒慈禧,招致更大祸患,“谦卑谨慎,翼翼小心”。其最大心愿并非海军建设,而是如何使光绪帝平安掌权。海军衙门不过是他完成这一夙愿的平台。
在光绪被立为皇帝之后,最初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的奕譞,变为挖空心思挪用海军经费修园的始作俑者。铁甲舰和颐和园是一对矛盾体。对慈禧来说却并不矛盾。危机时用铁甲舰来维护统治,承平时用颐和园来享受统治,一切都是天经地义。掌握数百万银饷的海军大臣奕譞,知道慈禧既要购舰、也要修园的两个心病。他也有两个心病:既要保己、也要保子。他最终选择用海军经费作为协调利益的粘合剂。这不但可巩固自己政治地位,还能让政权早日转移到光绪帝手中。
李鸿章加入挪款,矛盾表现得更加深刻。
李鸿章当年未处朝政中枢时,就在反对修园上起过重要作用。他还曾上奏“停内府不急之需,减地方浮滥之费,以裨军实而成远谋”。奕譞入主海军衙门之初,要李鸿章挪用购船款项30万两“修三海工程”,他也推说:“因购船尚不敷,请另指他处有著之款拨付。”
但是,最终他还是加入了挪用海军经费的行列。这首先是因对自身政治地位的忧虑。在奕譞入主海军,光绪帝亲政在即的情况下,李鸿章不得不开始新的政治算计。在最初婉拒挪款后不足一月,李鸿章函“请奕譞在亲政撤帘后继续主持海军”。五个月后,奕譞要李“借洋款七、八十万两”,李鸿章立即办理。1888年奕譞又称万寿山工程用款不敷,要李鸿章以海军名义从各地筹款,李即分函两广总督张之洞等多地督抚,从各地筹到260万两,以利息供慈禧修园。
李鸿章加入挪款行列的第二个原因,是对形势的错误估计。李鸿章本是清廷中最具危机感的大臣,但随着“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的到来及北洋海军成军,在一片夸赞声中,他也开始飘飘然,感觉“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可摇之势”。1894年7月大战爆发近在眼前,他仍认为“即不增一兵,不加一饷,臣办差可自信,断不致稍有疏虞”。早年对日本的高度警惕,变成了晚年的昏庸和麻木。
当初筹建海军最力的人,后来腾挪海军经费最力。当初反对修园最力的人,后来别出心裁暂借、直拨、挪用、吃息筹资修园最力。
这种极其矛盾复杂的现象,还出现在李鸿章的反对派、光绪皇帝师傅翁同龢身上。他是甲午战争中激烈的主战派,也恰恰是此人,和平时期异常坚定地克扣、停发海军经费。翁同龢如此行事,既有多年与李鸿章深结的宿怨,更来自满族中央权贵对汉族封疆大吏的排斥。在翁同龢等一批满族权贵眼中,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个人资本。削弱李鸿章,就要削弱这支舰队。“主战”与“主和”的争斗,不过是由承平延伸到战时的官僚倾轧。
斗来斗去,吃亏的只能是夹在中间的海军。在内外利害纵横交织的形势下,谁也不会将主要精力投入海军建设。一个政权将如此多的精力、财力用于内耗,无法有效迎接外敌的强悍挑战。
【失败绝不仅归于船速炮速】
一支在歌舞升平中悄然断送的海军,其震惊中外的覆灭绝不仅归于船速炮速
从软件方面看,北洋海军建立之初参考西方各海军强国,制定了周密的规程。其中囊括船制、官制、武备等方面,对各级官兵都有具体详尽严格的要求。北洋舰队前期训练相当刻苦,监督甚严,有严格的要求和训练。
从硬件上说,“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直到大战爆发前,仍然是亚洲最令人生畏的军舰。在火炮方面,日方只在中口径火炮方面数量占优,同时因中口径炮多为速射炮,所以在火炮射速方面优势明显。但大、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的数量优势同样不小。再看船速的比较。日舰平均航速快1.44节,优势并不很大。有人说北洋舰队10舰编一队,使高速舰只失速达8节,不利争取主动。其实日本舰队中也有航速很低的炮舰,舰队整体失速不在北洋舰队之下。
黄海海战前的北洋海军,从表面看软件硬件都具有相当实力。清廷正是出于此种自信,在丰岛海战之后毅然对日宣战。日本精心策划了这场战争,但面对北洋海军也没有必胜把握。
但当战场不再是操演场时,平日训练的差异便立即显现。
面对逼近的敌舰,北洋舰队首先在布阵上陷入混乱。提督丁汝昌的“分段纵列、掎角鱼贯之阵”,到总兵刘步蟾传令后,变为“一字雁行阵”;随后交战时的实际队形成了“单行两翼雁行阵”;时间不长,“待日舰绕至背后时清军阵列始乱,此后即不复能整矣”。这种混乱致使今天很多人还在考证,北洋舰队到底用的什么阵形。
其次,还未进入有效射距,“定远”舰首先发炮,不但未击中目标,反而震塌主炮上的飞桥,丁汝昌从桥上摔下严重受伤,首炮就使北洋舰队失去了总指挥。黄海大海战持续四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旗舰仅于开仗时升一旗令,此后遂无号令”。战斗行将结束,才有“靖远”舰管带叶祖圭升旗代替旗舰,升起的也是一面收队旗,收拢残余舰只撤出战斗而已。
第三是作战效... -->>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5周年。
写历史文,离不开对历史的追思,对现实的反思。弘毅一直耿耿于怀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却明白历史的灾难不是空穴来风。为何要穿越到六个甲子之前的顺治朝,为何要依托康熙帝来完成17世纪的中国触底反弹?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今早参与到世界主要国家游戏规则的制定当中!
转发这篇金一南将军的文章,希望对我们都有所启迪吧!
*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军人的实践,军队的实践,从最根本上来说都是这两个字:战争。战争从来用血与火,对一支军队进而对一个国家作出严格检验。被甲午战争检验了的北洋海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
【官僚倾轧下的窘迫成长】
一支在官僚倾轧中艰难成军的海军,从始至终的窘迫绝不仅源于挪用经费
北洋海军成军主要受到三个事件的推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74年的台湾事件,1884年的中法战争。这三大事件,无不与海上力量的有无和强弱密切相关。在危机愈加深重的时刻,清廷终于确定“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的决断。
从1861年决定投巨资向英国购买一支新式舰队起,到北洋舰队成军的二十七年时间内,清廷为建设海军到底耗去了多少银两,至今无法精确统计。有统计说,清廷支付的舰船购造费超过3000万两。再加舰船上各种装备器材的购置维持费、舰队基地营造费及维持费等,对海军的总投资约在1亿两上下,等于每年拿出300余万两白银用于海军建设,平均占其年财政收入的4%强,个别年份超过10%。
这样的数目与比例,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谓不高。道理不复杂,此时不论慈禧太后还是同治、光绪两任皇帝,皆意识到海防对维护统治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但为什么自1888年北洋成军后,“添船购炮”的工作就停止了呢?请注意三个人物:醇亲王奕譞,北洋大臣李鸿章,帝师翁同龢。
首当其冲是慈禧旨派的总理海军事务大臣、醇亲王奕譞。此人在任上筹措款项,建立机构,确实做了一些事情。但从他入主海军之日,便带来了过多政治利害。
奕譞是光绪皇帝的生父,主持海军衙门,正值慈禧应撤帘归政、光绪亲政在即的关键时期。奕譞深知慈禧专权,亲睹即使慈禧亲生子同治帝,亦被长期作为“儿皇帝”对待的境况。同治病亡无子,两宫皇太后宣布奕譞之子入承大统,奕譞竟然“警惧敬惟,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可见对祸福的感受有多么深。多年来,他担心其子光绪永远只能做个儿皇帝,也担心自己不慎惹怒慈禧,招致更大祸患,“谦卑谨慎,翼翼小心”。其最大心愿并非海军建设,而是如何使光绪帝平安掌权。海军衙门不过是他完成这一夙愿的平台。
在光绪被立为皇帝之后,最初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的奕譞,变为挖空心思挪用海军经费修园的始作俑者。铁甲舰和颐和园是一对矛盾体。对慈禧来说却并不矛盾。危机时用铁甲舰来维护统治,承平时用颐和园来享受统治,一切都是天经地义。掌握数百万银饷的海军大臣奕譞,知道慈禧既要购舰、也要修园的两个心病。他也有两个心病:既要保己、也要保子。他最终选择用海军经费作为协调利益的粘合剂。这不但可巩固自己政治地位,还能让政权早日转移到光绪帝手中。
李鸿章加入挪款,矛盾表现得更加深刻。
李鸿章当年未处朝政中枢时,就在反对修园上起过重要作用。他还曾上奏“停内府不急之需,减地方浮滥之费,以裨军实而成远谋”。奕譞入主海军衙门之初,要李鸿章挪用购船款项30万两“修三海工程”,他也推说:“因购船尚不敷,请另指他处有著之款拨付。”
但是,最终他还是加入了挪用海军经费的行列。这首先是因对自身政治地位的忧虑。在奕譞入主海军,光绪帝亲政在即的情况下,李鸿章不得不开始新的政治算计。在最初婉拒挪款后不足一月,李鸿章函“请奕譞在亲政撤帘后继续主持海军”。五个月后,奕譞要李“借洋款七、八十万两”,李鸿章立即办理。1888年奕譞又称万寿山工程用款不敷,要李鸿章以海军名义从各地筹款,李即分函两广总督张之洞等多地督抚,从各地筹到260万两,以利息供慈禧修园。
李鸿章加入挪款行列的第二个原因,是对形势的错误估计。李鸿章本是清廷中最具危机感的大臣,但随着“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的到来及北洋海军成军,在一片夸赞声中,他也开始飘飘然,感觉“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可摇之势”。1894年7月大战爆发近在眼前,他仍认为“即不增一兵,不加一饷,臣办差可自信,断不致稍有疏虞”。早年对日本的高度警惕,变成了晚年的昏庸和麻木。
当初筹建海军最力的人,后来腾挪海军经费最力。当初反对修园最力的人,后来别出心裁暂借、直拨、挪用、吃息筹资修园最力。
这种极其矛盾复杂的现象,还出现在李鸿章的反对派、光绪皇帝师傅翁同龢身上。他是甲午战争中激烈的主战派,也恰恰是此人,和平时期异常坚定地克扣、停发海军经费。翁同龢如此行事,既有多年与李鸿章深结的宿怨,更来自满族中央权贵对汉族封疆大吏的排斥。在翁同龢等一批满族权贵眼中,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个人资本。削弱李鸿章,就要削弱这支舰队。“主战”与“主和”的争斗,不过是由承平延伸到战时的官僚倾轧。
斗来斗去,吃亏的只能是夹在中间的海军。在内外利害纵横交织的形势下,谁也不会将主要精力投入海军建设。一个政权将如此多的精力、财力用于内耗,无法有效迎接外敌的强悍挑战。
【失败绝不仅归于船速炮速】
一支在歌舞升平中悄然断送的海军,其震惊中外的覆灭绝不仅归于船速炮速
从软件方面看,北洋海军建立之初参考西方各海军强国,制定了周密的规程。其中囊括船制、官制、武备等方面,对各级官兵都有具体详尽严格的要求。北洋舰队前期训练相当刻苦,监督甚严,有严格的要求和训练。
从硬件上说,“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直到大战爆发前,仍然是亚洲最令人生畏的军舰。在火炮方面,日方只在中口径火炮方面数量占优,同时因中口径炮多为速射炮,所以在火炮射速方面优势明显。但大、小口径火炮北洋舰队的数量优势同样不小。再看船速的比较。日舰平均航速快1.44节,优势并不很大。有人说北洋舰队10舰编一队,使高速舰只失速达8节,不利争取主动。其实日本舰队中也有航速很低的炮舰,舰队整体失速不在北洋舰队之下。
黄海海战前的北洋海军,从表面看软件硬件都具有相当实力。清廷正是出于此种自信,在丰岛海战之后毅然对日宣战。日本精心策划了这场战争,但面对北洋海军也没有必胜把握。
但当战场不再是操演场时,平日训练的差异便立即显现。
面对逼近的敌舰,北洋舰队首先在布阵上陷入混乱。提督丁汝昌的“分段纵列、掎角鱼贯之阵”,到总兵刘步蟾传令后,变为“一字雁行阵”;随后交战时的实际队形成了“单行两翼雁行阵”;时间不长,“待日舰绕至背后时清军阵列始乱,此后即不复能整矣”。这种混乱致使今天很多人还在考证,北洋舰队到底用的什么阵形。
其次,还未进入有效射距,“定远”舰首先发炮,不但未击中目标,反而震塌主炮上的飞桥,丁汝昌从桥上摔下严重受伤,首炮就使北洋舰队失去了总指挥。黄海大海战持续四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旗舰仅于开仗时升一旗令,此后遂无号令”。战斗行将结束,才有“靖远”舰管带叶祖圭升旗代替旗舰,升起的也是一面收队旗,收拢残余舰只撤出战斗而已。
第三是作战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