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kk.com,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回说到窦辅安排好众人任务后,却隐瞒下自己的行踪。使大家误以为他将坐守后方。只有胡腾心知窦辅绝不会再家等候,可是,依然未能留下他。望着窦辅率军远去,默默流泪。
此时,零陵郡治泉陵城,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双目充满血丝,满脸尽显疲惫,却依旧傲然挺立在城楼之上。望着潮水般退去的蛮兵,轻叹:“又一天过去了!”
一旁贴身老仆,忙扶住老人,不忍问道:“老爷,下城楼去歇息会吧!”
那老人望着这位跟随他一生的老仆,充满愧疚的轻声道:“杨忠啊,终究是被老夫拖累!当初为何不早啊,本想着回去能享几年清福。如今却要随老夫客死异乡啊!唉!”说完,一声长叹。
那杨安憨憨的笑道:“当年若非老爷,杨安早已饿死。算来还是赚了几十年啊!四十多年了,杨安一日不曾离开过老爷。如今,老爷又要杨安往哪里去啊!再说,如今想走也走不了了,老爷想赶也赶不走了啊!”说完,独自憨笑,似乎还有些自得。
那老人摇摇头,无奈道:“唉!算了,不说了。对了,杨安,赖恭离城有多少时日了?”
杨安默数了下,道:“已有四日了,老爷!”
老人默然点点头,喃喃道:“嗯,四日了!”说着,慢慢往城下走去。
那杨安望着老人微微弓起的背,心中酸楚,偷偷将眼角的泪擦去,赶忙亦步亦趋的跟上。
一路往府衙走时,两旁的路人,不断上前与老人招呼。老人挺了挺背,满脸笑容的与居民说笑。若不是知道情况的,都不敢相信,这是一座被团团围住的城池。城中百姓为何如此镇定?
杨安心中感慨:若非老爷在此,这城早就破了!百姓亦不会如此安定!这位老人便是当年的零陵郡守杨璇。告老还乡,顺道来此看看,却被困城中的杨璇。人老了,就是怀旧,念旧。想着有生之日,再来看一眼曾今战斗过的地方!看看这些可爱的百姓。
可命运偏偏与他开了一个玩笑。再次回到零陵,居然又一次遇到兵灾,再一次被困城中。当年一战,杨璇就此成名。今日重回,再次遇上。不知是零陵百姓之幸,还是杨璇之不幸。
这个问题杨安想不明白。他只知道自己的命是杨璇给的,如今便是死也要与杨璇死在一起。其实,杨安不明白的还有很多,只是他不想再去增加杨璇的压力。
在回到府邸后,当夜,杨安终于还是没能忍住,小声问道:“老爷,那赖恭能赶回来吗?老爷口中说的窦辅,他会来救援吗?咱们还能回故乡吗?”
杨璇将手中的书放下,示意杨安坐下后,开口道:“杨安,老夫本以为日间便会忍不住。不想到了此时才问啊!“杨安正要起身解释。杨璇示意无妨后,接着说道:“老夫料想援兵这一两日必到!”
杨安不解,问道:“老爷何以有如此把握?且不说他会不会来,即便是来,想那窦辅乃是回家省亲,身边亦无多少人马,如何来救?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啊!”
杨璇笑道:“老夫当年在冀州时,曾与他有一面之缘!当年破黄巾,他还是个十多岁的少年,便有勇有谋!曾今阵斩张角,更孤军闯敌营!若知此处变故,必来相救!”
杨安好奇道:“老爷何以知其必来相救?”
杨璇回忆道:“他早年便为报师恩,随蔡邕远赴边地,后更一路护送至江东!为报张奂搭救之恩,千里护灵回凉州。途中遇到羌兵,宁死不愿丢弃灵柩独自逃生!如此有情有义之人,若知晓此处有难,而不来,那才奇怪呐!”
杨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道:“原来如此!”心中不觉对这窦辅充满好奇,想见一见他。
那此时窦辅在哪里呢?他正率领那百余亲随在离城不远的密林中隐蔽。荆南山多林密,不熟此地地形,确实不易作战。但是,凡是有利有弊,对于窦辅等熟悉环境之人,可就是如鱼得水了。
此刻,窦辅正闭目养神,不一会斥候回报道:“主公!敌人此刻已经回寨,想来今日不会再攻城了!张羡部预计明日傍晚可到达城郊。”
窦辅点点头,又问道:“那蛮兵情况可探查到?城中情形是否知道?”
斥候点头道:“城中情况,因无法接近并不清楚。至于蛮兵,此处估计有七八千人。就在离前面不远树林口扎寨。”
窦辅听后,一愣,随即大喜道:“蛮兵在树林口扎寨?此真天助吾成功!”说完后,接着命令道:“除留下放哨之人,其余众人全部休息,待明日张羡部到达后,再行动。斥候继续就近监视蛮兵一举一动!”
第二日清晨,窦辅早早起身,观察蛮兵动向。不想那蛮兵居然到了卯时才埋锅造饭,辰时才擂鼓聚将攻城。而攻城基本没有什么器具,只是临时造的攻城锤及云梯。至于阵形那就完全没有。
看了片刻,窦辅便笑着回去了。因为这样的攻城,如果你呢狗狗奏效的话,那杨璇就是浪得虚名了。
午后,张羡部便到达城郊,窦辅随即派人前往联系,并通知黄忠及赖恭部,密切注意张羡部之情况。
下午申时十分,蛮兵寨中果然有动静。不一会,便见到一蛮将率领一支队伍离寨而去。
 ... -->>
上回说到窦辅安排好众人任务后,却隐瞒下自己的行踪。使大家误以为他将坐守后方。只有胡腾心知窦辅绝不会再家等候,可是,依然未能留下他。望着窦辅率军远去,默默流泪。
此时,零陵郡治泉陵城,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双目充满血丝,满脸尽显疲惫,却依旧傲然挺立在城楼之上。望着潮水般退去的蛮兵,轻叹:“又一天过去了!”
一旁贴身老仆,忙扶住老人,不忍问道:“老爷,下城楼去歇息会吧!”
那老人望着这位跟随他一生的老仆,充满愧疚的轻声道:“杨忠啊,终究是被老夫拖累!当初为何不早啊,本想着回去能享几年清福。如今却要随老夫客死异乡啊!唉!”说完,一声长叹。
那杨安憨憨的笑道:“当年若非老爷,杨安早已饿死。算来还是赚了几十年啊!四十多年了,杨安一日不曾离开过老爷。如今,老爷又要杨安往哪里去啊!再说,如今想走也走不了了,老爷想赶也赶不走了啊!”说完,独自憨笑,似乎还有些自得。
那老人摇摇头,无奈道:“唉!算了,不说了。对了,杨安,赖恭离城有多少时日了?”
杨安默数了下,道:“已有四日了,老爷!”
老人默然点点头,喃喃道:“嗯,四日了!”说着,慢慢往城下走去。
那杨安望着老人微微弓起的背,心中酸楚,偷偷将眼角的泪擦去,赶忙亦步亦趋的跟上。
一路往府衙走时,两旁的路人,不断上前与老人招呼。老人挺了挺背,满脸笑容的与居民说笑。若不是知道情况的,都不敢相信,这是一座被团团围住的城池。城中百姓为何如此镇定?
杨安心中感慨:若非老爷在此,这城早就破了!百姓亦不会如此安定!这位老人便是当年的零陵郡守杨璇。告老还乡,顺道来此看看,却被困城中的杨璇。人老了,就是怀旧,念旧。想着有生之日,再来看一眼曾今战斗过的地方!看看这些可爱的百姓。
可命运偏偏与他开了一个玩笑。再次回到零陵,居然又一次遇到兵灾,再一次被困城中。当年一战,杨璇就此成名。今日重回,再次遇上。不知是零陵百姓之幸,还是杨璇之不幸。
这个问题杨安想不明白。他只知道自己的命是杨璇给的,如今便是死也要与杨璇死在一起。其实,杨安不明白的还有很多,只是他不想再去增加杨璇的压力。
在回到府邸后,当夜,杨安终于还是没能忍住,小声问道:“老爷,那赖恭能赶回来吗?老爷口中说的窦辅,他会来救援吗?咱们还能回故乡吗?”
杨璇将手中的书放下,示意杨安坐下后,开口道:“杨安,老夫本以为日间便会忍不住。不想到了此时才问啊!“杨安正要起身解释。杨璇示意无妨后,接着说道:“老夫料想援兵这一两日必到!”
杨安不解,问道:“老爷何以有如此把握?且不说他会不会来,即便是来,想那窦辅乃是回家省亲,身边亦无多少人马,如何来救?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啊!”
杨璇笑道:“老夫当年在冀州时,曾与他有一面之缘!当年破黄巾,他还是个十多岁的少年,便有勇有谋!曾今阵斩张角,更孤军闯敌营!若知此处变故,必来相救!”
杨安好奇道:“老爷何以知其必来相救?”
杨璇回忆道:“他早年便为报师恩,随蔡邕远赴边地,后更一路护送至江东!为报张奂搭救之恩,千里护灵回凉州。途中遇到羌兵,宁死不愿丢弃灵柩独自逃生!如此有情有义之人,若知晓此处有难,而不来,那才奇怪呐!”
杨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道:“原来如此!”心中不觉对这窦辅充满好奇,想见一见他。
那此时窦辅在哪里呢?他正率领那百余亲随在离城不远的密林中隐蔽。荆南山多林密,不熟此地地形,确实不易作战。但是,凡是有利有弊,对于窦辅等熟悉环境之人,可就是如鱼得水了。
此刻,窦辅正闭目养神,不一会斥候回报道:“主公!敌人此刻已经回寨,想来今日不会再攻城了!张羡部预计明日傍晚可到达城郊。”
窦辅点点头,又问道:“那蛮兵情况可探查到?城中情形是否知道?”
斥候点头道:“城中情况,因无法接近并不清楚。至于蛮兵,此处估计有七八千人。就在离前面不远树林口扎寨。”
窦辅听后,一愣,随即大喜道:“蛮兵在树林口扎寨?此真天助吾成功!”说完后,接着命令道:“除留下放哨之人,其余众人全部休息,待明日张羡部到达后,再行动。斥候继续就近监视蛮兵一举一动!”
第二日清晨,窦辅早早起身,观察蛮兵动向。不想那蛮兵居然到了卯时才埋锅造饭,辰时才擂鼓聚将攻城。而攻城基本没有什么器具,只是临时造的攻城锤及云梯。至于阵形那就完全没有。
看了片刻,窦辅便笑着回去了。因为这样的攻城,如果你呢狗狗奏效的话,那杨璇就是浪得虚名了。
午后,张羡部便到达城郊,窦辅随即派人前往联系,并通知黄忠及赖恭部,密切注意张羡部之情况。
下午申时十分,蛮兵寨中果然有动静。不一会,便见到一蛮将率领一支队伍离寨而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