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重返大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容不得自己。
不过到如今,他倒是有些改观,这个女人其实算的上是杨广的贤内助,杨广能一路走到今天,有如今的形势,可谓与她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这次杨广受到的打击不小,这个女人也很聪明的知道自己这个杨广私生子如今对杨广的作用,因此哪怕心里依然不待见他,可这个时候却依然主动的来府上,确实不容易。
不过昨天从晋王府走了一趟后,易风已经与杨广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个时候,他们俩反而又走近了一些。太子一党的逆袭,让本来因为立太孙之事而渐行渐远的两人,又不约而同的走近了。因为共同的对手,两个潜在的对手此时不得不联手起来。
易风一边听着几个美人在那里莺莺燕燕的禀报,一边不时点头。
“离京的日子已经确定了,按原定的日子,明日离京。”
明日离京本来就是原定的计划,明日不单是易风离京,原本也是北伐诸将帅的离京日子。不过临时生了太孙遭遇案,紧接着晋王卷入其中,最终太子取代杨广为帅,一番风云变幻,可谓形势大变。但就算生了这么多事,可皇帝最终还是没有改变诸将帅的离京日期,甚至皇帝昨日还下旨,诸王也将于明日正式离京就藩。除了新任并州总管杨广暂时不得离京,由河间王代理并州总管外,其余的四王都将直接离京到任,而且皇帝特旨,诸王不用返回原藩,将直接前往新藩就任。
现在整个京中的局势有如乱麻,易风还真提心乱上加乱就出什么新乱子,万一出事,说不定就又得有新变化。他最怕的就是被羁绊在京师,不得返回河北。眼下的局势对易风来说是最乐观的局势,太子党和晋王党连续三番五次的猛烈交火,可谓是各有胜负,互有损伤,太子一党先后损失了王世积等三位上柱国,而杨广也同样损失不小,河北的诸州府尽失,燕荣等数位河北的总管、刺史倒下,经营数年的河北形势一朝易帜。原本杨广用河北的损失换来了太子党三位上柱国的处死,已经高颎的下台,算是自损八百,杀敌三千,是赚。可转眼一个刺案,高颎重新上台,太子取代杨广的帅位,杨广就亏大了。
总之双方你来我往,杀来砍去,损失都不小。唯有易风,在这几轮争斗中,他是稳坐钓鱼台,火中取粟,算是渔翁得利了。
如今的形势,反倒是太子和高颎等笑到了最后,杨广落了个暂时幽禁京师王府的下场。最后临了还来了一个五王对调。原本在淮南经营了近十年的大本营,一下子换成秦王杨俊接手。而之前刚把儿子杨昭送上了京西陇右的大总管地位。如今却也转眼变化,杨昭被调到了蜀中。远离京畿。扬州和并州,说起来扬州富裕,可并州在全国的政治地位上更高,并州向来是天下精兵所出之地,所谓天下兵马之精,一并二凉三幽。而且并州是北方之,山河形胜,尤其是对于做为中枢的关陇京师,更有极大的地利优势。是俯冲之势,这方面比起远在东南的扬州来说,强过太多。可这一对调,却让杨广在扬州多年的经营一时付之一炬,想要在并州站稳脚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另一面,韩王杨昭担任秦州总管,所统州府就在京畿西面,是京师的西大门。对于京畿有极大的影响力。可现在却被一下子调去了蜀中,虽然蜀中天府之国,是个很富裕的地方,但就政治上来说。同样远远不如京畿近地的秦州府。
杨广现在可谓是折戟沉沙,遭遇重击,刺案一天不破。他一天离不了京,更不能赴并州上任。而就算这个案子破了。可北伐帅位也早没他什么事了。谋划那么久,最终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杨广怎么不难过。
在易风看来,刺案不是那么容易破的,事实上现在刺案也确实陷入了困境,查到虞孝仁这里后,便彻底的断了线索。连续几天,三衙联合审查,也依然没有半点进展。况且,易风相信,如今正得势的太子一党,肯定不愿意看到刺案马上水落石出,不管杨广到底是不是刺案的主谋,他都相信,其实高颎他们肯定更愿意维持如今的局面。毕竟万一真的查清楚了,必然只有两个结果,一个结果刺案是杨广主谋,这自然是最好的。但也有另一个可能,刺案并非杨广主谋,而是另有其人。对高颎来说,查到是杨广固然最好,但也有一半的可能不是杨广,那么就还不如维持眼下的这种局面。虽然没查清楚,可杨广这个嫌疑人却因此受困于此,脱离不了这个泥潭半步。这个案子肯定得查清,但不是现在马上,只要能拖个半载一年的,到时就算查清了,就算查出来不是杨广主谋,那也没关系了,到那时北伐早结束了。到时太子肯定能凭统领北伐的功劳,获得更大的声望。
易风根本不相信杨广是刺案的主谋,按谁得益谁主张的看法来推算,这个刺案最终得益最大的不外乎是太子,另外高颎也是得益人,自己也算一个。自己排除掉刺杀主谋,那么太子和高颎最有嫌疑。借着这个案子,太子取代杨广挂帅北伐,而高颎也成功凭着这个案子咸鱼翻身,重入中枢。
不过易风觉得太子不太可能是这个刺案的幕后主谋,太子没那本事。而且他也不太可能参与其中,太子是那种极没本事的人,若是他真的参与其中了,那么如今这个计谋成功,以太子的品性,肯定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一些,但凭他这两天的认真观察,还真没有从太子身上现半点的异常。他看到的倒都是幸灾乐祸。因此想来想去,易风觉得最大的嫌疑应当是高颎,原本他是觉得极有可能是汉王杨谅。可如今来看,汉王杨谅在这次的刺案中根本没有得到半点好处,杨广虽然栽了,可杨勇却是得利最大。杨谅不但没得到好处,最后还被一道诏书,从并州总管位上调离,调去了荆州总管位上。虽然说荆州总管府号称国之南门,可实际上荆州府夹在扬、益、秦三大总管府之中,哪怕守着京师南门,也依然势力不强,特别是先前经历几任总管都是外姓臣子,因此荆州武力向来最弱,连扬州总管府的实力都远远不如。杨谅的这次对调,可谓是最吃亏的。
单从这个结果来看,杨谅怎么也不向是这个刺案的幕后主谋。
易风心里,最终觉得还是高颎的嫌疑最大。
高颎是太子党核心,他当然有能力谋划策动起这样一个刺案。而且事情也不一定就是高颎一人做的,或者是高颎联合其它太子党做的,但是却把太子一直瞒在了鼓里。这个推测,易风觉得很有道理。正因如此,易风越的觉得京师不是久呆之地,也因此,他对杨广的策略大为改变。
原来他在太子和晋王两党之间是左右逢源,而现在,则要离弱合强了。总之,只有保持两党实力相当斗个不停,易风才能有机会展壮大自己。
“皇帝为什么要五王对调呢?”易风唯一想不明白的还是这个。(未完待续!
...
本容不得自己。
不过到如今,他倒是有些改观,这个女人其实算的上是杨广的贤内助,杨广能一路走到今天,有如今的形势,可谓与她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这次杨广受到的打击不小,这个女人也很聪明的知道自己这个杨广私生子如今对杨广的作用,因此哪怕心里依然不待见他,可这个时候却依然主动的来府上,确实不容易。
不过昨天从晋王府走了一趟后,易风已经与杨广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个时候,他们俩反而又走近了一些。太子一党的逆袭,让本来因为立太孙之事而渐行渐远的两人,又不约而同的走近了。因为共同的对手,两个潜在的对手此时不得不联手起来。
易风一边听着几个美人在那里莺莺燕燕的禀报,一边不时点头。
“离京的日子已经确定了,按原定的日子,明日离京。”
明日离京本来就是原定的计划,明日不单是易风离京,原本也是北伐诸将帅的离京日子。不过临时生了太孙遭遇案,紧接着晋王卷入其中,最终太子取代杨广为帅,一番风云变幻,可谓形势大变。但就算生了这么多事,可皇帝最终还是没有改变诸将帅的离京日期,甚至皇帝昨日还下旨,诸王也将于明日正式离京就藩。除了新任并州总管杨广暂时不得离京,由河间王代理并州总管外,其余的四王都将直接离京到任,而且皇帝特旨,诸王不用返回原藩,将直接前往新藩就任。
现在整个京中的局势有如乱麻,易风还真提心乱上加乱就出什么新乱子,万一出事,说不定就又得有新变化。他最怕的就是被羁绊在京师,不得返回河北。眼下的局势对易风来说是最乐观的局势,太子党和晋王党连续三番五次的猛烈交火,可谓是各有胜负,互有损伤,太子一党先后损失了王世积等三位上柱国,而杨广也同样损失不小,河北的诸州府尽失,燕荣等数位河北的总管、刺史倒下,经营数年的河北形势一朝易帜。原本杨广用河北的损失换来了太子党三位上柱国的处死,已经高颎的下台,算是自损八百,杀敌三千,是赚。可转眼一个刺案,高颎重新上台,太子取代杨广的帅位,杨广就亏大了。
总之双方你来我往,杀来砍去,损失都不小。唯有易风,在这几轮争斗中,他是稳坐钓鱼台,火中取粟,算是渔翁得利了。
如今的形势,反倒是太子和高颎等笑到了最后,杨广落了个暂时幽禁京师王府的下场。最后临了还来了一个五王对调。原本在淮南经营了近十年的大本营,一下子换成秦王杨俊接手。而之前刚把儿子杨昭送上了京西陇右的大总管地位。如今却也转眼变化,杨昭被调到了蜀中。远离京畿。扬州和并州,说起来扬州富裕,可并州在全国的政治地位上更高,并州向来是天下精兵所出之地,所谓天下兵马之精,一并二凉三幽。而且并州是北方之,山河形胜,尤其是对于做为中枢的关陇京师,更有极大的地利优势。是俯冲之势,这方面比起远在东南的扬州来说,强过太多。可这一对调,却让杨广在扬州多年的经营一时付之一炬,想要在并州站稳脚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另一面,韩王杨昭担任秦州总管,所统州府就在京畿西面,是京师的西大门。对于京畿有极大的影响力。可现在却被一下子调去了蜀中,虽然蜀中天府之国,是个很富裕的地方,但就政治上来说。同样远远不如京畿近地的秦州府。
杨广现在可谓是折戟沉沙,遭遇重击,刺案一天不破。他一天离不了京,更不能赴并州上任。而就算这个案子破了。可北伐帅位也早没他什么事了。谋划那么久,最终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杨广怎么不难过。
在易风看来,刺案不是那么容易破的,事实上现在刺案也确实陷入了困境,查到虞孝仁这里后,便彻底的断了线索。连续几天,三衙联合审查,也依然没有半点进展。况且,易风相信,如今正得势的太子一党,肯定不愿意看到刺案马上水落石出,不管杨广到底是不是刺案的主谋,他都相信,其实高颎他们肯定更愿意维持如今的局面。毕竟万一真的查清楚了,必然只有两个结果,一个结果刺案是杨广主谋,这自然是最好的。但也有另一个可能,刺案并非杨广主谋,而是另有其人。对高颎来说,查到是杨广固然最好,但也有一半的可能不是杨广,那么就还不如维持眼下的这种局面。虽然没查清楚,可杨广这个嫌疑人却因此受困于此,脱离不了这个泥潭半步。这个案子肯定得查清,但不是现在马上,只要能拖个半载一年的,到时就算查清了,就算查出来不是杨广主谋,那也没关系了,到那时北伐早结束了。到时太子肯定能凭统领北伐的功劳,获得更大的声望。
易风根本不相信杨广是刺案的主谋,按谁得益谁主张的看法来推算,这个刺案最终得益最大的不外乎是太子,另外高颎也是得益人,自己也算一个。自己排除掉刺杀主谋,那么太子和高颎最有嫌疑。借着这个案子,太子取代杨广挂帅北伐,而高颎也成功凭着这个案子咸鱼翻身,重入中枢。
不过易风觉得太子不太可能是这个刺案的幕后主谋,太子没那本事。而且他也不太可能参与其中,太子是那种极没本事的人,若是他真的参与其中了,那么如今这个计谋成功,以太子的品性,肯定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一些,但凭他这两天的认真观察,还真没有从太子身上现半点的异常。他看到的倒都是幸灾乐祸。因此想来想去,易风觉得最大的嫌疑应当是高颎,原本他是觉得极有可能是汉王杨谅。可如今来看,汉王杨谅在这次的刺案中根本没有得到半点好处,杨广虽然栽了,可杨勇却是得利最大。杨谅不但没得到好处,最后还被一道诏书,从并州总管位上调离,调去了荆州总管位上。虽然说荆州总管府号称国之南门,可实际上荆州府夹在扬、益、秦三大总管府之中,哪怕守着京师南门,也依然势力不强,特别是先前经历几任总管都是外姓臣子,因此荆州武力向来最弱,连扬州总管府的实力都远远不如。杨谅的这次对调,可谓是最吃亏的。
单从这个结果来看,杨谅怎么也不向是这个刺案的幕后主谋。
易风心里,最终觉得还是高颎的嫌疑最大。
高颎是太子党核心,他当然有能力谋划策动起这样一个刺案。而且事情也不一定就是高颎一人做的,或者是高颎联合其它太子党做的,但是却把太子一直瞒在了鼓里。这个推测,易风觉得很有道理。正因如此,易风越的觉得京师不是久呆之地,也因此,他对杨广的策略大为改变。
原来他在太子和晋王两党之间是左右逢源,而现在,则要离弱合强了。总之,只有保持两党实力相当斗个不停,易风才能有机会展壮大自己。
“皇帝为什么要五王对调呢?”易风唯一想不明白的还是这个。(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