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推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崔氏既然敢刺杀李秘,接受光海君的怒火,也就是咎由自取,李秘也懒得去理会这些。
这些个刺客的尸体,自然有光海君的人收拾了去,平复下来之后也已经快天亮了,李秘也便没再去睡。
他与甄宓来到了浅草薰这边,让沉鱼给浅草薰整理了一番,给她换了身干净衣服,吃过早饭便告别了吴惟忠,在大明军队的护卫下,前往义州。
毕竟是出使调停,所以也照着李秘早先预想,先与朝鲜国王李昖通一下气。
李昖可不是光海君,他深知朝鲜的存亡就在大明的一念之间,绝不会像光海君这般鲁莽行事。
这一路上,李秘也终于是见识到了甚么叫人间炼狱。
虽然他体内有龙血,不畏严寒,可朝鲜百姓却是没有的,他们衣不蔽体,就这么暴露于冰雪之中。
大明这边也是仁至义尽,军士们尽量收纳平民,给他们搭建窝棚,给他们发放食物,此时朝鲜民众几乎都往鸭绿江畔流亡,在岸边扎起一座座低矮的窝棚。
这些窝棚被冰雪压得快垮塌,但没人会在意这些,他们只求有个容身之处,相较之下,压在他们身上的命运之刃,才是最致命的。
朝鲜本来就不是个富足的国度,因为山地很多,所以种植很少,大多靠渔猎为生,不少人在鸭绿江上凿冰捕鱼,但大多都冻死在了冰面上。
难民营区连烟火都生不起,偶有火堆,也是里三层外三层,靠得越近,活得越近,不少人恨不得直接扑到火堆上。
一些个孩儿哭着哭着便没了声音,父母却是一脸麻木,以为他们根本没时间悲伤,等待他们的同样是死亡。
李秘并非铁石心肠,见得这场面,又岂能不伤感,然而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所以更加不能放过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
见识这一路的悲剧,甚至一度让李秘萌生了放弃议和,直接攻打倭奴的想法。
然而李秘也知道,拖延时间是为了一鼓作气,将日本侵略者彻底抹除!
他知道历史上的抗倭援朝战争是以大明和朝鲜联军取得胜利而告终的,但李秘的目标绝不仅限于此,他要借助这个时机,将倭奴彻底打灭!
倭奴的百姓也是无辜的,但倭奴的军队却不是,既然他们发动侵略,就要做好被灭亡的心理准备,又岂能用大明的仁慈来担当他们犯下的罪行!
义州只是个小地方,李昖也老了,遍地残土,饿殍连营,这样的朝鲜已经是千疮百孔,让人不忍直视。
行宫只是竹楼,城垣也已经破残不堪,国王垂头丧气,整个民族被笼罩在冰冷苍白的死亡气息之中。
李昖接见了李秘,中殿和尚宫们都一并出来迎接上国天使,王子们一个个流着鼻涕,也实在是可怜,此时李秘才意识到朝鲜只不过是个小国,与大明的差距实在无法言表。
要知道大明朝即便是亡了国,可流亡的皇族仍旧能够享受帝王般的生活,只要还有大臣,还有一个士兵,只要人间还有百姓认同大明朝的存在,皇族仍旧是皇族,老百姓甘愿拿出维持生命的粮食,来构建皇族们最后的奢侈。
国可亡,文武大臣可以死,百姓也可以为国捐躯,但只要皇族还在,皇族的尊威和颜面就必须保持,礼还在,国就还在。
很多人都说,封建社会,朝廷凌驾于百姓之上,鱼肉百姓,甚至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奴役百姓思想,但反过来想一想,没有信仰的百姓,何尝不是依靠着君主的礼教,来摸索自己的存在意义?
没了国,没有了皇族,他们的存在感又从何而来?
这就是百姓的可敬和悲哀之处,宋亡了,他们成了遗老,不愿投降元朝,元亡了,他们又不愿信奉明朝,明亡了,他们又不接受满清,民国来了,他们又不愿剪掉辫子。
归根究底,老百姓支持这些皇族,何尝不是为了自己的立身根本?
华夏民族正是讲究这个“根”字,才有了延续几千年的族谱,才有了千劫万难都截不断的古老文明!
然而朝鲜却没有,因为他们从生蛮开始,就崇尚华夏民族的文化,他们没有本土的文明,他们的文明是构建在模仿华夏文明的根基之上的。
所以当他们遭遇到危难之时,就会变得不知所措,或许这也正是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朝鲜国仍旧奉行大明制度,仍旧以明臣自居,不愿认可满清的原因吧。
彼时朝鲜三京八道陷落大半,全罗道庆尚道江原道这种靠海的道府几乎第一时间陷落,平安道紧挨着大明边境,这才得以保全。
日本大军眼下大部分驻扎在平壤,那已经是平安东道,而李昖只能躲在平安西道,随时准备进入大明避难,朝鲜情势岌岌可危,随时有灭国的可能。
李昖并无交谈的兴致,听说李秘是要去“劝降”日本人,就更是心灰意冷。
不过他... -->>
崔氏既然敢刺杀李秘,接受光海君的怒火,也就是咎由自取,李秘也懒得去理会这些。
这些个刺客的尸体,自然有光海君的人收拾了去,平复下来之后也已经快天亮了,李秘也便没再去睡。
他与甄宓来到了浅草薰这边,让沉鱼给浅草薰整理了一番,给她换了身干净衣服,吃过早饭便告别了吴惟忠,在大明军队的护卫下,前往义州。
毕竟是出使调停,所以也照着李秘早先预想,先与朝鲜国王李昖通一下气。
李昖可不是光海君,他深知朝鲜的存亡就在大明的一念之间,绝不会像光海君这般鲁莽行事。
这一路上,李秘也终于是见识到了甚么叫人间炼狱。
虽然他体内有龙血,不畏严寒,可朝鲜百姓却是没有的,他们衣不蔽体,就这么暴露于冰雪之中。
大明这边也是仁至义尽,军士们尽量收纳平民,给他们搭建窝棚,给他们发放食物,此时朝鲜民众几乎都往鸭绿江畔流亡,在岸边扎起一座座低矮的窝棚。
这些窝棚被冰雪压得快垮塌,但没人会在意这些,他们只求有个容身之处,相较之下,压在他们身上的命运之刃,才是最致命的。
朝鲜本来就不是个富足的国度,因为山地很多,所以种植很少,大多靠渔猎为生,不少人在鸭绿江上凿冰捕鱼,但大多都冻死在了冰面上。
难民营区连烟火都生不起,偶有火堆,也是里三层外三层,靠得越近,活得越近,不少人恨不得直接扑到火堆上。
一些个孩儿哭着哭着便没了声音,父母却是一脸麻木,以为他们根本没时间悲伤,等待他们的同样是死亡。
李秘并非铁石心肠,见得这场面,又岂能不伤感,然而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所以更加不能放过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
见识这一路的悲剧,甚至一度让李秘萌生了放弃议和,直接攻打倭奴的想法。
然而李秘也知道,拖延时间是为了一鼓作气,将日本侵略者彻底抹除!
他知道历史上的抗倭援朝战争是以大明和朝鲜联军取得胜利而告终的,但李秘的目标绝不仅限于此,他要借助这个时机,将倭奴彻底打灭!
倭奴的百姓也是无辜的,但倭奴的军队却不是,既然他们发动侵略,就要做好被灭亡的心理准备,又岂能用大明的仁慈来担当他们犯下的罪行!
义州只是个小地方,李昖也老了,遍地残土,饿殍连营,这样的朝鲜已经是千疮百孔,让人不忍直视。
行宫只是竹楼,城垣也已经破残不堪,国王垂头丧气,整个民族被笼罩在冰冷苍白的死亡气息之中。
李昖接见了李秘,中殿和尚宫们都一并出来迎接上国天使,王子们一个个流着鼻涕,也实在是可怜,此时李秘才意识到朝鲜只不过是个小国,与大明的差距实在无法言表。
要知道大明朝即便是亡了国,可流亡的皇族仍旧能够享受帝王般的生活,只要还有大臣,还有一个士兵,只要人间还有百姓认同大明朝的存在,皇族仍旧是皇族,老百姓甘愿拿出维持生命的粮食,来构建皇族们最后的奢侈。
国可亡,文武大臣可以死,百姓也可以为国捐躯,但只要皇族还在,皇族的尊威和颜面就必须保持,礼还在,国就还在。
很多人都说,封建社会,朝廷凌驾于百姓之上,鱼肉百姓,甚至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奴役百姓思想,但反过来想一想,没有信仰的百姓,何尝不是依靠着君主的礼教,来摸索自己的存在意义?
没了国,没有了皇族,他们的存在感又从何而来?
这就是百姓的可敬和悲哀之处,宋亡了,他们成了遗老,不愿投降元朝,元亡了,他们又不愿信奉明朝,明亡了,他们又不接受满清,民国来了,他们又不愿剪掉辫子。
归根究底,老百姓支持这些皇族,何尝不是为了自己的立身根本?
华夏民族正是讲究这个“根”字,才有了延续几千年的族谱,才有了千劫万难都截不断的古老文明!
然而朝鲜却没有,因为他们从生蛮开始,就崇尚华夏民族的文化,他们没有本土的文明,他们的文明是构建在模仿华夏文明的根基之上的。
所以当他们遭遇到危难之时,就会变得不知所措,或许这也正是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朝鲜国仍旧奉行大明制度,仍旧以明臣自居,不愿认可满清的原因吧。
彼时朝鲜三京八道陷落大半,全罗道庆尚道江原道这种靠海的道府几乎第一时间陷落,平安道紧挨着大明边境,这才得以保全。
日本大军眼下大部分驻扎在平壤,那已经是平安东道,而李昖只能躲在平安西道,随时准备进入大明避难,朝鲜情势岌岌可危,随时有灭国的可能。
李昖并无交谈的兴致,听说李秘是要去“劝降”日本人,就更是心灰意冷。
不过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