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bqgkk.com,三国之董卓之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人喜欢看《三国演义》、《三国志》以及各种版本关于描述三国那段历史的书,以及各种穿越三国的小说。
其中,董卓这个人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存在,这段历史总是绕不过他。
关于董卓的记载以及评价在现存的史料中大多都是比较负面的,很少有正面评价,窃以为这种情况是有失公正的,但是历史总由胜利者书写,这是千古不变的事实,即便是像司马迁那样的人也无法做到完全的公正,或者说连相对客观的公正都做不到,当然在这里不是诋毁司马迁,而是其所在的立场以及所在的政治环境所限制。像袁绍,曹操,孙坚及其子孙,勉强再加上刘备等,都是董卓的政敌,无论最后谁取得天下,都会不竭余力地抹黑董卓,毫无缓和的余地。就像现在不能正视国+军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一样,都是政治问题。
在这里,也简单来谈谈董卓。此人汉羌混血,勇武异常。出身边地西凉,为陇右豪杰所识,其为人豪爽,名扬羌氐,知名西陲。膂力无双,弓马娴熟,善于骑射,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汉桓帝时,以六郡良家子被征召为羽林郎,参与对东汉朝廷对西羌的战争中。在战斗中作战英勇,表现出色,被当时的大汉名将张奂看重。
张奂是朝廷重臣,是凉州三明之一,广有战功,其对董卓的提携,在董卓仕途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后董卓不断立功,不断升迁,其主要活动范围都是在西凉,也就是参与朝廷对西羌的战争。西羌叛乱自汉武帝起便存在,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朝廷也为此花费巨大的精力,消耗巨额的钱粮。董卓便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在王粲的英雄记里这样记载: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王粲的记载只是略微提及,相对简略,咱们从前后百余战这几个字中也不难想到战事的激烈。在这百余战中,董卓恐怕有无数次历经生死考验的时候,即便是后来的一代军事大家曹操一生中恐怕也不一定有百余战。
从这百余战中,也可以猜度出,董卓在西羌战场上的作用,以及其在东汉朝廷镇压西羌叛乱中的积极作用。
写到这里,董卓的形象以及定位应该是一个长期活跃于西凉战场的武人、将领,或者是再加上个“豪右”的称号。
不久黄巾之乱爆发,动摇了东汉朝廷的统治,当时朝廷派皇甫嵩、卢植、朱儁为中郎将率领中央军出战,后来卢植因为得罪宦官而被免职。董卓便被朝廷派遣代替卢植主持对冀州黄巾的战事。从皇甫嵩、卢植、朱儁这些人的出身来看,皇甫嵩是累世为将,其叔父皇甫规也是凉州三明之一卢植是天下知名的大儒,朱儁是出身江东的士族。这几个人都是士族出身,而董卓却是边地豪右,用现在的话说,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按照传统的观点来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不难想象,董卓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人的排挤。
卢植这个人能力很强,很得人心,部下对他也十分地拥护,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任其副手,在卢植离任后,董卓的到来应该是引起了此人的不满,其对董卓应该是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这一点也导致后来董卓兵败冀州。按理说,董卓在西羌战场久经考验,经验丰富,对上泥腿子黄巾军应该是手到擒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其中宗员的不合作恐怕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毕竟宗员以及卢植留下的军队不是董卓的嫡系,指挥起来无法做到得心应手,再加上二号人物宗员的不合作,所以,董卓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这一情况的出现,恐怕董卓当时也是恼怒异常,郁闷不已,兵败的结果便是被罢官,还好董卓在此时搭上了十常侍这条线,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等到李文候、韩遂等在西凉起兵作乱时,朝廷再次启用董卓,董卓因此得以东山再起。此时的董卓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对朝廷以及士族有了防范之心。很多人说董卓完全可以在西羌战场把李文候、韩遂这些叛乱者一网打尽,我也比较认同这种观点,觉得董卓也有这种能力。所以很多人说,董卓是养贼自重,这一手,很多人也做过类似的事儿,毕竟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董卓有这样的举动,也是为了自保。以及到后来的朝廷想要夺回其兵权,被其拒绝,恐怕都有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争权,何进征召地方实力派进京帮忙,董卓也在此列。之后何进意外身死,京城大乱,一个天赐良机摆在董卓的面前。董卓瞅准机会,把这一天赐良机掌握手中,进而获取了朝廷的最高权力。
进入洛阳之后的董卓,迅速收拢何进、何苗兄弟的旧部,扩充实力,稳定洛阳政局。之后经过一番争斗,袁绍等人退出洛阳,以袁绍叔父袁隗为代表的世家大族选择与董卓妥协、合作。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便是董卓在废黜天子刘辩时,袁隗亲自动手将刘辩从皇帝宝座上拉下来,将其弟汉献帝刘协扶上宝座。
现在董卓在洛阳最强劲的对手出现了,那就是同样的地方实力派,手握重兵的丁原。董卓对丁原的安抚是封其为执金吾。关于执金吾这个职位可以用光武帝刘秀的一句话来解释:为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丁原对于现状并不满意,当然这种情况搁谁身上也都会想搏一把。所以董卓将其视为眼中钉,想要除掉他。董卓选择的刀是丁原手下的马仔吕布,这也成为吕布千百年来受人诟病的原因。其实,事情很简单,远没有那么复杂,董卓也没必要用什么金珠宝马,只要一直诏书即可。
前文提到,董卓与袁隗合作,离刘协为天子,所以刘协、董卓为代表的朝廷是当时的合法政府,得到了大部分人物,以及势力的认同。所以,董卓拿着小皇帝盖章的招数找到吕布让他做了丁原,吕布只能同意。大汉养士四百载,丁原即便是对吕布再好,也比不上小皇帝的一纸诏书,即便这招数是董卓写了,吕布也只能认了,违抗皇帝旨意只有死路一条,吕布没有其他的选择。
丁原死后,董卓收编了其部队,势力更加强大,对朝廷的掌控也更加稳固。此时关东群雄举旗讨董。以当时的实力对比来讲,联军军队数量应该是高于董卓的,因为自从刘焉建议汉灵帝设立州牧以来,地方军阀的实力迅速膨胀,无论是董卓、丁原还是刘焉都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
董卓率领的西凉... -->>
本人喜欢看《三国演义》、《三国志》以及各种版本关于描述三国那段历史的书,以及各种穿越三国的小说。
其中,董卓这个人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存在,这段历史总是绕不过他。
关于董卓的记载以及评价在现存的史料中大多都是比较负面的,很少有正面评价,窃以为这种情况是有失公正的,但是历史总由胜利者书写,这是千古不变的事实,即便是像司马迁那样的人也无法做到完全的公正,或者说连相对客观的公正都做不到,当然在这里不是诋毁司马迁,而是其所在的立场以及所在的政治环境所限制。像袁绍,曹操,孙坚及其子孙,勉强再加上刘备等,都是董卓的政敌,无论最后谁取得天下,都会不竭余力地抹黑董卓,毫无缓和的余地。就像现在不能正视国+军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一样,都是政治问题。
在这里,也简单来谈谈董卓。此人汉羌混血,勇武异常。出身边地西凉,为陇右豪杰所识,其为人豪爽,名扬羌氐,知名西陲。膂力无双,弓马娴熟,善于骑射,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汉桓帝时,以六郡良家子被征召为羽林郎,参与对东汉朝廷对西羌的战争中。在战斗中作战英勇,表现出色,被当时的大汉名将张奂看重。
张奂是朝廷重臣,是凉州三明之一,广有战功,其对董卓的提携,在董卓仕途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后董卓不断立功,不断升迁,其主要活动范围都是在西凉,也就是参与朝廷对西羌的战争。西羌叛乱自汉武帝起便存在,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朝廷也为此花费巨大的精力,消耗巨额的钱粮。董卓便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在王粲的英雄记里这样记载: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王粲的记载只是略微提及,相对简略,咱们从前后百余战这几个字中也不难想到战事的激烈。在这百余战中,董卓恐怕有无数次历经生死考验的时候,即便是后来的一代军事大家曹操一生中恐怕也不一定有百余战。
从这百余战中,也可以猜度出,董卓在西羌战场上的作用,以及其在东汉朝廷镇压西羌叛乱中的积极作用。
写到这里,董卓的形象以及定位应该是一个长期活跃于西凉战场的武人、将领,或者是再加上个“豪右”的称号。
不久黄巾之乱爆发,动摇了东汉朝廷的统治,当时朝廷派皇甫嵩、卢植、朱儁为中郎将率领中央军出战,后来卢植因为得罪宦官而被免职。董卓便被朝廷派遣代替卢植主持对冀州黄巾的战事。从皇甫嵩、卢植、朱儁这些人的出身来看,皇甫嵩是累世为将,其叔父皇甫规也是凉州三明之一卢植是天下知名的大儒,朱儁是出身江东的士族。这几个人都是士族出身,而董卓却是边地豪右,用现在的话说,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按照传统的观点来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不难想象,董卓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这些人的排挤。
卢植这个人能力很强,很得人心,部下对他也十分地拥护,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任其副手,在卢植离任后,董卓的到来应该是引起了此人的不满,其对董卓应该是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这一点也导致后来董卓兵败冀州。按理说,董卓在西羌战场久经考验,经验丰富,对上泥腿子黄巾军应该是手到擒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其中宗员的不合作恐怕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毕竟宗员以及卢植留下的军队不是董卓的嫡系,指挥起来无法做到得心应手,再加上二号人物宗员的不合作,所以,董卓的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这一情况的出现,恐怕董卓当时也是恼怒异常,郁闷不已,兵败的结果便是被罢官,还好董卓在此时搭上了十常侍这条线,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等到李文候、韩遂等在西凉起兵作乱时,朝廷再次启用董卓,董卓因此得以东山再起。此时的董卓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对朝廷以及士族有了防范之心。很多人说董卓完全可以在西羌战场把李文候、韩遂这些叛乱者一网打尽,我也比较认同这种观点,觉得董卓也有这种能力。所以很多人说,董卓是养贼自重,这一手,很多人也做过类似的事儿,毕竟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董卓有这样的举动,也是为了自保。以及到后来的朝廷想要夺回其兵权,被其拒绝,恐怕都有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争权,何进征召地方实力派进京帮忙,董卓也在此列。之后何进意外身死,京城大乱,一个天赐良机摆在董卓的面前。董卓瞅准机会,把这一天赐良机掌握手中,进而获取了朝廷的最高权力。
进入洛阳之后的董卓,迅速收拢何进、何苗兄弟的旧部,扩充实力,稳定洛阳政局。之后经过一番争斗,袁绍等人退出洛阳,以袁绍叔父袁隗为代表的世家大族选择与董卓妥协、合作。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便是董卓在废黜天子刘辩时,袁隗亲自动手将刘辩从皇帝宝座上拉下来,将其弟汉献帝刘协扶上宝座。
现在董卓在洛阳最强劲的对手出现了,那就是同样的地方实力派,手握重兵的丁原。董卓对丁原的安抚是封其为执金吾。关于执金吾这个职位可以用光武帝刘秀的一句话来解释:为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丁原对于现状并不满意,当然这种情况搁谁身上也都会想搏一把。所以董卓将其视为眼中钉,想要除掉他。董卓选择的刀是丁原手下的马仔吕布,这也成为吕布千百年来受人诟病的原因。其实,事情很简单,远没有那么复杂,董卓也没必要用什么金珠宝马,只要一直诏书即可。
前文提到,董卓与袁隗合作,离刘协为天子,所以刘协、董卓为代表的朝廷是当时的合法政府,得到了大部分人物,以及势力的认同。所以,董卓拿着小皇帝盖章的招数找到吕布让他做了丁原,吕布只能同意。大汉养士四百载,丁原即便是对吕布再好,也比不上小皇帝的一纸诏书,即便这招数是董卓写了,吕布也只能认了,违抗皇帝旨意只有死路一条,吕布没有其他的选择。
丁原死后,董卓收编了其部队,势力更加强大,对朝廷的掌控也更加稳固。此时关东群雄举旗讨董。以当时的实力对比来讲,联军军队数量应该是高于董卓的,因为自从刘焉建议汉灵帝设立州牧以来,地方军阀的实力迅速膨胀,无论是董卓、丁原还是刘焉都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
董卓率领的西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